他們希望達到的理想狀態是:在山中自力更生,並觀察和及時反饋遇到的問題。迄今,他們已經在深山生活了3年。
【看中國2014年04月14日訊】在嶗山的一個村子裡,一對年輕夫妻創建了一個名為「自給自足實驗室」的天然模擬生活區,裡面的「裝置」都是為瞭解決基本生活需要而設計的,有發電機、污水淨化器……甚至還有滾筒洗衣機。他們希望達到的理想狀態是:在山中自力更生,並觀察和及時反饋遇到的問題。迄今,他們已經在深山生活了3年。
初見唐冠華,是在2011年。我們四個互不相識的年輕人在藝術家尤良誠的組織下,舉辦了一場名為《現場》的當代藝術四人展,冠華那次帶來了一些自己製作的奇怪零件,組成了展覽中的「藝術裝置」部分,而他現在的妻子,當時還是女朋友的邢振在現場為來參觀展覽的觀眾們現場理髮,並分享了製作手工皂的經驗。
生於1989年的冠華說,他在青島嶗山的一個村子裡創建了一個名為「自給自足實驗室」的天然模擬生活區,這些「裝置」都是為瞭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基本問題而設計的,有發電機、污水淨化器,甚至還有滾筒洗衣機。希望能達到的理想狀態是,在山谷中進行自力更生活動,並觀察和及時反饋遇到的問題。從那時起,我的腦海中就有了一個如他描繪的世外桃源般的田園美景。
2011年秋天,我跟著冠華和邢振去山上走了一趟,這個「田園美景」就有如泡沫一般被打破了。三棟小破房子,一塊還不到三十平方米的小菜地,幸虧那時候天還沒開始變涼,不然連過夜都困難。
冠華倒是不在乎這個,把東西放下後,就在菜園裡忙著澆水捉蟲,還時不時開著玩笑。他早已經把困難都想在了前面,所以面對這些的時候,根本不算什麼。「事情不能一個人做,但又不能沒有一個人先來做。這就充滿了困難。對我而言,那座生活的山谷就是問題之山。上山之前我就知道,去就是與問題相遇的。」冠華說。
後來,冠華就和邢振在朋友們的幫助下,一點一滴積累,就像兩只要過冬的松鼠,一刻不停地準備著。冠華和朋友們一起研究房屋的搭建、收集塑料瓶子製作保溫層、用鋼筋一次次做實驗;邢振也學會了剝麻紡線、動手做鞋子和衣服,他們甚至還能用最原始的打火方式生火……經過了三年的努力,那個描繪中的田園美景確確實實地出現在人們眼前了。再次上山,冠華還在田裡種著菜,還和上次一樣有說有笑,彷彿什麼都沒有變,只是這三年的艱辛,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所有來過這裡的人都會用「烏托邦」這樣的詞彙來描述,冠華說他並不喜歡這樣的說法,烏托邦是一個虛幻的空想,而他們是實實在在做事情。我說如果當人們認為城市中的生活是理想中的生活,未來科技發達、各種功能完善、社會問題也都不存在的美好之地,那你這裡也許就是「反烏托邦」的。冠華說:「沒有你想的那麼殘酷,我並不反對任何一種和我不同的生活方式。是什麼不重要,能解決問題就行了。況且人類是不可能開倒車的,沒有倒退的能力。我們的每一點行動都是進步。只不過每一步都決定著我們的未來有多遠。」
冠華和邢振在去年結了婚,他們下山的次數越來越少,時間也越來越短。中午的時候,邢振從山下回來,上午她被自己養的小狗「坨坨」咬破了手,剛去打了狂犬病疫苗。到家就張羅著和我一起去打水。
取水的地方是一個小河溝的低窪處,這裡積了一些水,但是遠遠不夠,帶去的兩個水桶只打滿了一個,水也不乾淨,只能澆地。邢振說:「今年特別旱,用水是個問題。沒有雨水,飲水就不能解決,打井的話費用還是比較大,先不考慮。」
現在,他們在等一場雨,冠華需要把雨水送去做一個飲用水指標測試,他已經解決了水的收集和過濾問題,但是不知道能不能達到飲用的標準,但是現在願意給他們免費做檢測的單位不好找。
邢振打回了水,去後面的菜園把在集市上買的西紅柿苗移栽了,一共九株,種完後一桶水也用完了。然後,她又把在集市上買的蚯蚓倒在垃圾箱裡,據說可以分解有機物並且不產生異味。
邢振在山上學會了製作各種紡織品,蠶絲、氂牛毛、麻線,可以用來做衣服,她給冠華做了好幾件單衣,還給自己做了棉襖。「明年我想養蠶寶寶,這樣就有蠶絲了,可以做些蠶絲衣服。」邢振說。
忙完了農活兒,冠華讓我看一部短片,是他製作木炭的過程,用動畫的形式展示出來,準備放在網站和別人共享。「交流,思考,哪怕是簡單的關注都是一種參與,希望有一天,可以把自給自足工藝的實踐效果用圖片、文本、視頻綜合的形式,製作一本《自給自足手冊》,實現生活必需品方面的免費開源」。這是冠華和邢振對未來的規劃。
種菜、養雞、做鞋、製衣、做肥皂、發電、紡線織布……這種「你耕田來我織布,我挑水來你澆田」的田園生活似乎離現代人越來越遠了,然而,一對年輕的80後藝術家夫妻在嶗山深處辟了幾塊地租了一個小院兒,還利用一間已經倒塌廢棄的石屋建起一間實驗室,打造了自己的理想國。穿衣吃飯、油鹽醬醋……一切都是自給自足,唐冠華和邢振已經在嶗山清涼澗「隱居」了三年。
沿著李沙路向北行駛至漢河社區,拐上一條村中小路,就到了清涼澗,再穿過一片農宅和一片櫻桃林,在這片農宅的最高處,就是唐冠華和邢振的「生活實驗室」。這里民風淳樸、環境幽雅,夫妻倆一個主外,一個主內,邢振負責生活用品的實驗開發,做鞋、縫衣、做肥皂、熬糖、制鹽,唐冠華則負責實驗室的設計和基礎建設,還要在自己的網站anotherland.org上分享成功的生活實驗,幫助更多嚮往田園生活的人少走彎路。
除了電,這裡似乎與現代生活格格不入,即便是電,他們也開始實驗用太陽能發電和自行車人力發電。一個小院兒和半山腰的一間實驗室,雖然簡陋,但是承載了夫妻倆「生態環保」的生活理念和田園夢想。「5年內,我們要出一本覆蓋建築、能源、農業和油、鹽、醬、醋、糖等日用品簡明製造工藝的技術讀本 《生活必需品自給自足手冊》。」唐冠華說,他們倆的終極目標,就是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生態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