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撤換總編輯一事持續引發各界關注。
【看中國2014年01月23日訊】《明報》更換總編輯事件引發香港各界關注新聞自由。明報數十名員工關注組數成員趁立法會討論捍衛編輯採訪獨立自主的動議,到會場外請願。此外,七個網路媒體週二連同立法會議員召開記者會,抗議政府限制網路媒體採訪權。各界人士憂慮政府利用換總編和限制採訪同時打壓傳統媒體和新媒體。
《明報》管理層撤換總編輯劉進圖,安排不熟悉香港情況的馬來西亞報人鐘天祥接任,引發港人對新聞自由被收窄的憂慮。在各界的持續關注下,《明報》週二宣布管理層與員工談判破裂,更引發了逾百員工默站抗議。
週三,趁立法會討論捍衛編輯採訪獨立自主的動議,明報員工關注組數十名成員手持張健波暫兼明報總編為題的報紙,在立法會外抗議,呼籲議員支持新聞自由。
員工代表稱,新總編輯兩、三星期就會履新,如果仍保持沉默,香港新聞自由則無保障。
提出上述動議、參與抗議行動的立法會議員梁家傑週三接受本臺記者採訪時稱,員工關注組早上到立法會外派發藍色絲帶,象徵採編自主,並呼喊口號,多名泛民主派議員到場默站以示支持。
「他們在活動當中給每一位議員都派了一個藍色絲帶,表達我們對捍衛新聞自由跟編採自主的立場。明報的事件絕不是一個單一的事件。尤其在2014年,在香港還是一個很關鍵的年份,這一年我們要討論政治改革,還有‘佔中’的運動也很可能在這一年進行。所以這個時間出現一些比較有公信力的傳媒機構,受到莫大壓力,覺得這個不是偶然。」
梁家傑還表示,香港的新聞自由面臨危機,可能所有的電臺都變成中央臺,或是所有的報紙都變成《人民日報》。
「回歸以後,香港的新聞自由不斷收窄,這是不爭的事實。從香港主要的報章,比如說《南華早報》、《經濟日報》、《信報》等等換了一些領導編採的人員,他們都對於一些比較敏感的報導有些自我約束。比如《南華早報》2010年宣布由吉林省政協(委員)王向偉先生出任總編輯以後,處理李旺陽先生的事件,篇幅收窄到100字的簡訊。」
此外,七個網路媒體週二連同立法會議員召開記者會,抗議香港政府拒絕新媒體進入政府活動現場採訪,又拒向網上媒體發出採訪通知及政府總部記者證,令人憂慮政府通過收編、撤換編採高層的方式(如近日《明報》事件)對付傳統媒體;對新媒體則採取限制採訪的方式進行打壓。
香港人權監察總幹事羅沃啟週三對本臺表示,記者的採訪自由是憲法規定的權利,政府限制這項權利須有法理依據或一定必要性。
「如果沒有採訪自由,新聞自由也是空話。根據國際人權標準,《公民權利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十九條及《人權宣言》第十一條,人人有尋求、接受、傳播消息、思想的自由,新聞自由基於這個基礎產生的,它包括和個人和傳媒機構,而他們對形式方面沒有特別限制,沒有規定是傳統的電視、電臺,還包括形形色色的新媒體,強調的是資訊流通的自由,而不是對資訊流通的管制。可以說政府的做法是非法的,而且是違反《人權公約》下的國際責任。」
原標題:香港各界擔憂新聞自由 明報員工、網媒與議員齊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