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12月15日訊】他10天只花10元錢,干兼職月賺3000多元;他從小養成節約習慣,穿的衣服都是別人捐的;她向奶奶學到變廢為寶妙招,自己改衣服;她的生活用品從不買貴的,20元一瓶的洗髮水能用一個半學期。
他們都是「90後」,是大慶職業學院的學生,他們的勤儉節約,讓同學們敬佩、稱讚,也改變了人們以往對部分「90後」大學生花錢大手大腳、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印象。
12月11日,記者來到大慶職業學院,見到了這4名同學。
4個人吃兩份菜,喝著免費的湯,能節約不少錢。
10天僅花了10元錢
宮昭明是大慶職業學院工商管理系大二的學生,今年21歲的他看起來有點少年老成,說起話來拿捏有度,完全讓人感覺不出來他是個20歲出頭的學生。「也許是因為我的閱歷比較豐富吧!」宮昭明對記者說。
說起勤儉有道,宮昭明有一件事很讓他自己驕傲,「我曾經用10元錢生活了10天。」
今年暑假期間,宮昭明在大慶找了份假期兼職的工作,做起了市場推廣員。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因為公司的財務放假,連續10天沒有給我發工資。那時我兜裡只有10元錢,還不想伸手跟家裡要,所以心一橫,打算用10元錢生活10天試試。每天只買兩個饅頭吃,喝水就喝公司飲水機裡的水,最終度過了10天的時間。一個假期的兼職讓我瘦了十幾斤,回到家爸媽都快認不出我了。」宮昭明笑著對記者說。
「那時候爸爸給我打電話問我吃的是什麼,我就說吃肉呢,當時特別心酸,但是後來發了3000多元的工資,就覺得吃再多苦都無所謂,一下子人就長大了。」宮昭明說。
最後,宮昭明用自己賺的錢給爸爸買了一個剃鬚刀,給媽媽買了一件毛衣,還給奶奶買了一個按摩器,剩下了幾百元錢,他又當做開學後的生活費,一點都沒浪費。
捐來的衣服每天穿
鄒洪義給記者的第一印象是樸實,淳樸的樣貌、淳樸的穿著和淳樸的笑容。跟宮昭明一樣,鄒洪義也是個品學兼優的90後大學生,不一樣的是,他的家庭條件更差。
貧困的家庭,讓鄒洪義早早獨立,從小受父母的耳濡目染,勤儉節約成為他的一種生活習慣。
鄒洪義有幾件非常喜歡的衣服,一件是運動服,一件是夾克衫,還有一件是T恤衫,但是它們都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別人捐給他的。
「我很感謝給我衣服的人,這讓我省下了很多買衣服的錢。一般的同學買衣服一年得好幾千元甚至上萬元,有了別人給我的衣服,我可以把生活費省出來。」
小鄒還告訴記者:「我的生活費最少的時候一個月只花了500多元錢,平均每個月大概800元,而別的同學一個月的生活費可能要1800元。」
男孩子都比較愛玩電腦遊戲,鄒洪義也不例外,但為了省錢,每次想玩遊戲的時候,他都會用打籃球和跑步代替,既省錢又健康。
變廢為寶省錢不少
楊思佳看起來有些靦腆,但是她的行動力卻很強。
她告訴記者,同學逛街買衣服回來時,有一些紙質購物袋不要了,她就會將袋子上的手提帶子拆下來一段一段地接上,變成一條繩子,用來捆綁東西。繩子不僅結實耐用,還可以循環使用,這一招變廢為寶是奶奶教她的。同樣,自己和室友有壞掉的鞋子,她也會把鞋帶取下來留著,「說不定會有用呢!」楊思佳說。
「夏天的衣服樣子不喜歡了,我就自己動手改造,改出來的衣服既變了樣,還省下了買新衣服的錢,一舉兩得。有的學姐會把不要的衣服給我送來穿,省了我一大筆開支。」楊思佳告訴記者。
現在她每個月的生活費是800元左右,而身邊的同學多的要達到2000元一個月。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3年下來,她比別的同學最多能省近3.5萬元,這對於她這樣家庭條件不好的學生來說,就是給家裡最大的幫助。
湯多的菜省錢又能吃飽
對於這些平時很勤儉的學生來說,每個月最大的開銷應該是吃飯。在平均一頓飯就得8元錢左右的大學生中,蘆穎滌卻能一天吃飯只花10元錢左右。
「早飯只吃一張餅、喝一杯豆漿,一元五角就夠了,我不吃配菜和烤腸。中午和晚上打一份飯和一個最便宜的菜,4元錢就夠了,食堂有免費的湯,所以不需要買飲料,就又省下了一部分錢。如果感覺菜不夠吃,那就打湯多的菜,把湯倒在米飯上,不僅夠吃,還省錢。」蘆穎滌說。
對女生來說,生活用品的開支肯定不能少,面對同寢室的人都在用沙宣、歐萊雅之類比較貴的洗髮水,蘆穎滌淡然地說:「能洗乾淨,用什麼都一樣,我用20元錢一大瓶的洗髮水,洗得乾淨不說,還能用一個半學期。別的同學好幾十元的洗髮水兩個月就差不多用沒了,太費錢了。」
看著開朗熱情、克勤克儉的蘆穎滌,很難把她跟單親家庭聯繫起來。她對記者說,爸爸告訴她,選擇不了家庭,但是可以選擇自己以後的路。她也相信,勤儉節約的日子鍛練出來的性格,將是她一生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