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架構公寓
【看中國2013年11月29日訊】
「群租公寓」扎堆城鄉接合部
一棟簡易公寓租住數百戶 每月400至700元 租戶多為流動人口和北漂一族
調查發現,一棟鋼結構的「群租公寓」,通常租住著數百戶人家,但由於建築結構的簡單和人群聚集帶來的隱患,群租公寓還是顯得過於「粗糙」了。
對於中低收入的外來務工者來說,租房的需求卻不可能隨著群租房的消失而消失。「群租公寓」的出現,到底是鑽了政策的空子,還是一種「創新模式」,尚有待於時間的檢驗。
公寓的鋼結構「特徵」十分明顯
鋼架搭「群租公寓」 一棟租住超七百戶
沿著京哈高速出京方向走,出五環後,高樓建築漸漸變少。從高速公路的輔路駛出,進入附近的鄉鎮內,低矮的平房隱約可見,而一棟棟彩鋼板搭建的房屋夾雜其中,藍色的屋頂尤為顯眼。
記者走近一棟四層的公寓,公寓內部由鋼架和鋼板構成,房屋外側的旋梯不時有人上下。「400至700元每月,房屋對外出租。」公寓的工作人員介紹,出租價格對應不同大小和朝向的房間。
「這樓是去年8月修好的,」公寓的工作人員表示,樓內已經快住滿了,房間租住絕對物超所值。儘管公寓的工作人員介紹房屋是磚石搭建,但透過部分脫落的牆皮,依然能看到樓板裡,混在水泥中的鋼板。
記者在公寓內觀察到,四層建築每層的房間數量在180間左右,兩條過道將房間分割為三排,四層樓的房間數加起來超過700間。其中,空置的房屋已不多。
低價吸引大批租戶 每月房租僅數百元
今年8月份,25歲的吳女士和丈夫搬進位於市場內的這處公寓,擁有了公寓中一間20平米左右的房間。
「獨立廚房、衛生間、熱水器、供暖,全天監控」,在看到公寓這些出租的廣告詞後,吳女士和丈夫盤算很久,才決定搬出平房,換到公寓去。吳女士和丈夫來北京兩年多,丈夫在車隊跑運輸,吳女士無業在家,夫妻二人每月能有收入5000多元。為了盡量節省開支,此前一直住在鄉里一處平房裡。
由於此前租住平房的房東有嚴格規定,屋內不能生爐子,冬天很難熬。而吳女士去年9月份回老家甘肅生下兒子後,今年8月再度來京。平房顯然不夠一家三口住,加之冬天太冷,吳女士最終決定換房。
「最主要是裡面有供暖,」吳女士說,公寓的房租是一個月600元,相比以前租住的平房,房租貴了一倍。但吳女士考慮到自己剛滿一歲的孩子,覺得公寓的房間冬天更暖和舒適。
在該公寓附近,記者隨機採訪20多名租戶,租戶均表示,選擇這樣的公寓,主要是為了省錢。
與周邊小區1000餘元的房租相比,公寓的價格並未超出這些將豆各莊鄉暫當棲身之所的異鄉租客的支付能力。
公寓內擺滿架子床的房間
租戶為中低收入者 多是外來務工人員
與人們口中的「蟻族」不同,公寓的租客大多沒有太高的教育背景。吳女士只讀到初中,老公也只受過高中教育。採訪中的其他幾位租戶也大多都是初中或高中文化。
在採訪中,四個年輕人走過,記者詢問得知,他們年齡都在20歲上下,在雙橋附近一家餐飲店做服務生,每月工資有3000元左右。
在走訪中記者瞭解到,公寓內進出的租戶,年齡多在20歲到30歲之間,收入多在2000多元到5000多元之間。他們工作的地點從市區到五環附近,職業多數為餐飲服務員、收銀員、快遞等服務性行業。為了在距離和房租上找到一個平衡點,選擇了這樣的公寓。
「群租公寓」越來越多 扎堆城鄉接合部
行走在該處公寓的過道內,牆上掛滿了租戶晾晒的衣物,空氣中混著洗衣粉的味道和濕氣。電線沿著牆頭纏繞。房間內不時傳出租戶播放音樂或電視節目的聲音。
公寓一樓走廊盡頭,一間房內擺放著四張架子床,屋內空間被填滿,沒有其他任何傢俱。「住了四個人,」屋內一名男子正窩在床上,通過筆記本電腦看著國產抗日劇。
「這房最怕火,不讓用煤氣,只能用電,」一位正在用電磁爐炒菜的女士說出自己的擔心。在公寓裡,隨處可見房東張貼的提示,告誡租戶「小心用電」。「今年公寓變多了,」吳女士把自己觀察到的情況告訴記者。吳女士去年2月份回到甘肅老家時,公寓所在地還是一處被拆的商常今年8月返回,已經變為一棟公寓。
就在公寓不遠處,另兩家公寓也差不多在去年完工。「去年11月份修好的,」一家名為「金誠家園」的出租房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在向鄉政府報批手續後,他的公寓去年完工,400多間房中目前已經租出100多間。相距幾百米的「東村宿舍」,同樣也是去年修建完成,91間房中,只有三間空置。
記者瞭解到,在豆各莊鄉,類似的公寓還有好幾處。而這些公寓的生意似乎從未低迷過。而在海淀、大興等多個區縣,這樣的「群租公寓」近年來逐漸增多。
「群租公寓」是否該自生自滅
「群租公寓」的出現可以說是滿足了相當一部分中低收入外來務工人員的需求,而「粗糙」的「群租公寓」也確實存在一定的隱患。「群租公寓」是創新性地解決了問題,還是處於監管的空白點呢?記者調查發現,「群租公寓」目前仍然基本處於有需求、有許可、沒政策的「自生自滅」的狀態。
「建公寓為很多‘北漂’人員解決了住處。」一位公寓的經營者告訴記者。公寓的經營者介紹,自己的公寓建成不足一年,是將原有的市場改造而成。由於鄉里此前拆除許多平房和違建,租住在平房中的流動人口無處可去,而這些新修建起來的公寓正好解決了流動人口的住所難題。
以豆各莊鄉為例,目前該鄉的流動人口約有一萬人左右。這一群體主要從事衛生保潔、商業服務、建築施工和加工業。他們的收入和受教育程度偏低。
流動人口的聚集,使流動人口管理問題也隨之而來,「環境、治安、安全、醫療、教育以及計畫生育和管理服務等。」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群租公寓」多是由企業和個人修建的,這些公寓要對外出租,都要根據北京市房屋租賃管理規定辦理手續。
雖然目前「群租公寓」被允許存在,但是經營者卻也有擔憂。「如果不升級,這種公寓是要被淘汰的。」一棟「群租公寓」的經營者坦言,目前的出租公寓並不能永久下去,只能解決「燃眉之急」。「樓房的承重是沒有問題的,當初設計過。防範的是煤氣、燃氣引起的火災。」公寓的負責人說,自己考慮過按照更好的公寓標準進行升級改造,但難點出在錢和政策上。
「修建好公寓,需要審批,而土地使用要辦理相應的規劃手續。」這位經營者說,之前對公寓設計並建設都是自籌資金,此前已經投入改造花去300多萬,而修建更加「正規」的公寓需要更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来源:加拿大華人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