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6月14日訊】中國貨幣市場利率節前飆升令市場恐慌,由此產生的負面情緒也瀰漫在整個端午節假期。市場人士在交流中除質疑央行不作為之外,也引發了對銀行業盈利模式,以及央行在貨幣政策管理中應充當角色的反思。
他們的普遍擔憂在於,央行為避免市場「大而不倒」的預期而採取的「模糊」政策管理意圖,會不會讓個別機構的流動性危機成為那只引發風暴的「蝴蝶」,從而導致整個金融市場的系統性風險?而一旦流動性危機爆發,央行又該如何行動?
不過,儘管對央行的抱怨尤存,但市場仍可初步達成共識,在中國經濟下行週期明確,且央行收縮流動性意圖明顯的狀況下,銀行業特別是股份制銀行中流行的以短期同業資金匹配較長期限資產的盈利模式,將開始一段去槓桿之旅。
而央行在此次的貨幣政策預期管理上,即不說救、也不說不救的「模糊」境界,顯示其正努力規避市場方面「大而不倒」的道德風險預期外,也傳遞出敦促銀行業去槓桿的決心。
可見,6月仍將是資金面頗不樂觀的一個月。
「上週貨幣市場利率飆升,央行沒有出手救援,看起來是做壓力測試。」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博士稱。
而一位銀行交易前線的人士也稱,「更像是央行拉了一次空襲警報。」鑒於此次市場風波牽扯數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央行,多數受訪人士都不願署名。
這位銀行的交易人士還表示,央行絕對看得到底牌,所以沒用動SLO(公開市場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或逆回購。而最終貨幣市場利率回落,也說明流動市場總量沒有問題,只是個別銀行個案而已。
中國端午節休假期間,亞洲金融市場出現劇烈動盪。泰國、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股票市場均暴跌,11日,泰國股市暴跌4.97%,創2011年10月以來最大跌幅,菲律賓股市暴跌4.64%,創2011年9月以來最大跌幅。印尼股市暴跌3.9%。
次日凌晨,對盧布貶值倍感不安的印尼央行,則意外宣布將隔夜存款利率上調25個基點。
所有一切,都讓市場人士驚恐,是否又一輪新的金融危機正悄然臨近?
**禍起**
據業內人士介紹,此次風波因一家股份制銀行分行約80億元的同業資金違約引起,同時牽扯其他兩家股份制銀行。但由於銀行從業人員將此消息在網路上迅速傳博,以及媒體的放大作用,讓這件普通事件迅速擴大成為整個銀行間市場的風波。
端午節前的銀行間貨幣市場一片狼籍,隔夜回購利率連續兩天盤中觸及15%,6月8日當天的加權平均利率一度達到9.81%,至少創11年來的高位;當天的拆借加權平均利率也達到9.69%,至少創13年高點。
由於資金緊張,不少機構賬面出現赤字,央行大額支付系統也連續數日延長關閉時間,以避免大面積違約。
微博上交易員群中廣為流行以下填詞:你發央票我發狂,鬧錢荒,債滿倉。隔夜難求,拋券最心傷。燒香哭求逆回購,幾時有?問周郎。 一念頭寸就發慌,天蒼蒼,野茫茫。黑白照片,怕要掛上牆。垂死病中驚坐起,西北望,跪央行。
「當天的資金市場就跟突然凍著一樣,借不到了...,我們最後還是靠手裡的國債,弄到了點錢。」一位股份制商業銀行的交易人士稱。
但回頭細看,此次市場資金短缺完全有跡可尋。央行在4月發布的「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就明確提出,要注意「預先防範通脹風險,前瞻性引導、穩定好通脹預期」。央行也開始合理適度調控銀行間流動性,4月初以來隔夜回購加權利率則從低點逐漸抬高,5月初,已暫停近一年半的央票重啟發行。
在此期間,則爆發了自基金黑幕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市場風暴--債市掃黑,各監管部門紛紛出臺措施,加以對債市風險進行清查及規範,機構的去槓桿化已成一種顯像。
此時,中國外貿連續數月異常出口數據則讓相當規模的套利交易進入人們的視野,外管局5月下文,不僅收緊了金融機構的外匯綜合頭寸下限,也開始了一場嚴格清查虛假貿易的行動。
此舉直接導致跨境資金流入的減少,外匯佔款增速放緩。已公布的外貿數據大幅縮水則給予證實。中國5月出口同比僅增長1%,進口同比下降0.3%,遠低於市場預期。
而對6月初銀行間市場將集中出現的疊加緊張因素,包括存款準備金清算補繳、企業上繳稅金等,央行並未因此放水,而是繼續以央票發行+正回購的回籠操作,向市場釋放了明確的信號。
欲瀏覽最近半年來中國央行公開市場單周資金流向變化圖表,請點選(link.reuters.com/fyc58t)
「商業銀行早就在這麼干了,央行也心知肚明。但忽踩急剎車,把乘客撞的滿頭是包。」一位銀行業的資深人士則表示。
**模糊管理與蝴蝶效應**
對於貨幣市場利的飈升,市場對央行的不作為發起了激烈的正反兩方辯論。反方認為這次事件是央行操作的一次失誤;正方則認為央行不救是意圖讓市場吃一塹長一智,管理好自己的流動性。
反方最具代表性的辯手,是在微信圈中流傳的一份資深業內專業人士題為「關於小型流動性事件(危機)」的思考。該著名基金從業人士在文中提到,由於此次錯誤操作,令市場對央行調控銀行間流動性的能力和水平產生懷疑,這一信任度的降低將產生一系列後果。
「將導致市場對流動性變化更加敏感,流動性需求可能會經常意外上升或下降,將令預測更加不准,因此銀行間流動性波動將加大。」他認為。
包括有過國際資本市場操作的專業人士也表示,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職責一是要保持市場平穩運行;二是有效傳導政策意思。「按這兩條標準,央行是不是失職?」
「什麼亂搞同業業務的調控,都不應是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職責。」 上述國際市場中的專業人士則稱。
但也有不少業內人士則充當了央行堅定的守護者,他們認為經濟下行週期中,企業到銀行的去槓桿已成必然,且央行已通過不同管道發出了緊縮的信號,商業銀行要做的就是逐漸減少標桿操作。
「但有的銀行卻不顧政策面的改變和央行頻頻發出的警告,仍逆市加槓桿,這自然讓央行不爽。」他稱,「不聽話的孩子一定要被懲罰。」
路透資深債券分析師曹巍浩也指出,節前市場的情緒起了很大的作用,會出現「你說他有錢,讓我找他借,但他不借給我」的情況,尤其是在線下違約事件暴露後,市場的情緒壞掉了,自保情緒濃重,進一步加劇了緊張。
對於上述描述,某資深業內人士也給出了評語,「這就是所謂的資流性的摩擦成本。由於近些年的同業業務越做越大,每天在市場中滾動的流量高達數千億元,稍有縫隙接不好,就會導致混亂。」
而一位接近央行的政策層人士則表示,為規避市場對「大而不倒」的預期,央行在掌握底牌的情況下不可能輕易出手,不希望市場誤以為央行總會出手,從而引發市場的道德風險。「摸糊」管理在全球央行都是一樣的。
至於提到會不會爆發「蝴蝶效應」,該人士只回應到,「央行有的是辦法.」
**去槓桿**
如此深刻的痛苦記憶,會敦促銀行做出去槓桿的實質舉動嗎?
「去槓桿是必然的。」一位股份制銀行高管就指出,按年初國務院到央行的口氣,今年基本確定的社會融資總量也就在18萬億,但截止到5月底,已經都9.11萬億了,再不管,豈不要到20萬億了?
2012年,全社會融資總規模為15.76萬億元,比上年多增了2.93萬億;但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5月底的全社會融資規模已達9.11萬億,同比多增3.12萬億。
參看M2及新增信貸圖表,請點選(link.reuters.com/mud78t)
「無論是實體,還是銀行業,對於這個體量根本就hold不住的。必須盡快修正因槓桿擴大而導致的期限錯配、貨幣錯配的局面。」他稱,「所有錯配都是危機的起源。」
在基本面基本確定的情況下,6月流動性面臨的難題就更為凸顯。月底將有逾7萬億銀行理財面臨資金池監管後的兌付缺口,而難看的外貿數據讓資金流入也頗不樂觀,這都提醒商業銀行,特別是靠同業短期資金匹配長期資產的銀行,6月將面對最難的流動性管理局面。
端午節後首個交易日,央行暫停公開市場操作一次,在幾乎近一個小時無人報價之後,回購利率市場按節前的加權報出了第一筆價格,但隨後則小幅上漲。其中質押式回購一天期利率高達6.79%,七天期則高達6.31%。
原題:中國貨幣利率飆升 央行拉「警報」 防蝴蝶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