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6月11日訊】戲曲舞臺上的人物形象,既有靜止狀態下的,更多的是藉助唱、念、做、打等表演手段活動於台上的藝術動像。對戲曲的審美,主要是通過這些藝術動像的,所以,戲曲的舞臺從不講究設佈景、燈光,而是以表演為主。「立像以盡意」(《易·系辭·上》),觀眾觀象知意,因為意就在像中。戲曲舞臺的空蕩蕩狀態——一般至多放一桌二椅——正體現著戲曲藝術的審美特徵。戲曲植根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土壤中,現簡略地就儒、道、釋三家思想,剖析一下戲曲舞臺呈「空」相的道理。
舞台上空蕩蕩才體現出「大象無形」(《老子》)的「沖(盅)」的功能。《老子》:「道沖而用之,久不盈。」沖,即虛也,不盈則沖,「大盈若沖,其用不窮。」看似沖虛的舞臺,實是充滿了生機的!也就是它具有「易」性、「易」道的,它同「易」那樣「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的表面現象,只要鑼鼓聲一起,只要演員一上場,它立即「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系辭·上》。故,事也。)劇情的時、空,立即顯現於觀眾的心中,令觀眾如「看到」其境。這是它的至上至美之處——能誘生觀眾的想像,難道不是至上至美的藝術嗎?用一堆景片子去註明環境,靠燈光去表示時間變化,能誘發觀眾什麼想像?一覽無餘的玩意兒!只有戲曲舞臺才能具有詩的意味!《馬思遠》裡的賊、《巴駱和》裡的胡理立在「三張半」上,觀眾就知道他們在房樑上;《打店》的武松、孫二娘打鬥,觀眾就知道他們在黑屋裡打;《夜奔》的空蕩蕩舞臺,觀眾知道那是曠野,《秋江》的空蕩蕩舞台上,觀眾「看」到了「水」;一把椅子,可以顯示低矮的窯門;一張桌子可以顯示為山岡、點將臺……演員走邊、趟馬,使空間隨之變移;演員做開門、上樓、出窖、哄雞等身段,舞臺即應感而生境!就是颳風、下雨、天宮、地府,空虛的舞臺也能「無」中現「有」!
中國戲曲真正成形於佛教興盛於中華之後,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三大主流之一,中國佛學思想潛移默化地影響戲曲審美特徵的形成是勢在必行,且不說許多戲裡有僧尼的角色,就是取自變文、佛經故事的戲也不少,如教人尊崇三寶的《滑油山》、宣示大乘空宗思想的《天女散花》,迄今不絕於舞臺。仍說舞臺的虛空相,它的審美也與中國佛學思想有關聯。主張「‘無’在元化之前,‘空’為眾形之始」的西晉釋道安在《安般注·序》裡說:「無為,故無形而不因」,「無形而不因,故能開物。」虛空的舞臺不就處於「無為」的狀態,使劇中動像能「因」之而展開劇中情境嗎?無為才能無不為!空中見色,無中生有。這「見」和「生」,即藝術的抽象顯現,它只作用於觀眾的形象思維。東晉僧肇在《維摩經注》裡說的「空洞無像,應物故形」八個字,恰可為戲曲舞臺為什麼呈虛空相作註腳!
要保持戲曲藝術的審美特徵,就必須維持其舞臺的空相。堆佈景,玩燈光,學話劇那一套,是對戲曲藝術的破壞!
来源:鄭州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