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13-05-13 13:10:01作者:林宜瑾
「傷口發炎時,要不要使用抗生素?」「感冒的時候,要不要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可以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嗎?」這是許多人常有的問題,抗生素是治療細菌感染的良方,但如果未建立正確觀念,濫用抗生素,可能導致具有抗藥性的病菌越來越多,終至藥石罔效,民眾不可不慎。
抗生素的使用時機是當人體受到細菌感染時(例如:皮膚擦傷或器官受到感染)或依醫師診斷有需要使用時,以抑制或殺死細菌;但如果用於非細菌造成的感染(例如:病毒引起的感冒),則無法發揮效果。
民眾在「用」與「不用」抗生素之間,須謹守「三不」政策:
1.「不」自行購買:抗生素為處方藥,需經醫師處方才可取得。
2.「不」主動要求:經由醫師評估,確定為細菌感染或有需要時,才能發揮療效。
3.「不」隨意停藥:抗生素對於不同的細菌有一定的療程,隨意停藥容易增加體內殘留的細菌產生抗藥性的機會。
當醫師開出抗生素處方時,患者常會詢問藥師:「抗生素就是消炎的?」答案是:「是的!」但不是所有消炎藥都是抗生素。必須釐清的是,不同的發炎種類,會使用不同的藥品。
有菌的發炎:症狀為細菌感染、傷口感染/發炎,使用抗生素抑菌或殺菌。
無菌的發炎:症狀為肌肉拉傷發炎、風濕性關節炎,使用非固醇類消炎藥(NSAIDs)消炎、止痛。
患者也常問:「使用抗生素後,是不是症狀緩解就可以不吃藥?」答案是:「不可隨意停藥,除非吃了藥之後有不良反應,此時應聯絡醫師或藥師進一步處置,否則應吃完整個療程的抗生素,以達到抗菌、殺菌的效果。」
抗生素不能和奶類、胃藥等並服,因含有鎂、鋁、鐵、鈣等金屬離子,會和抗生素結合,降低藥品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