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在加拿大創幾代「同堂」新模式


舐犢情深、天倫之樂、含飴弄孫、承歡膝下、椿萱並茂、父慈子孝......自古至今,這些描寫親情的美好願景,正是我們所渴求的。然而,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塬由,導致了愛在家裡得不到完全。現今,有一種新的幾代「同堂」生活模式悄然興起,為這美好願景打開一道門,讓願望成真。

新生活方式 毗鄰而居

中國傳統上,幾代同堂象徵著家庭和睦幸福,然而,生活在加拿大的同胞們,基於文化、思維方式、行為觀念、生活習慣等跟在中國時大不相同,同堂的幾代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常會導致家庭矛盾,挑戰很大。

趙先生正在努力找房子,為的是父母即將移民來加。「父母之前探親來過兩次,時間不長,但已讓我看到,無論是生活和思維跟我們都很不一樣。雖說在同一屋檐下,大家互相遷就遷就,日子就過得了。但考慮到他們身體尚算強壯,在國內也是自己住的,所以就想在家附近,買套小一點的公寓給他們,大家既有自己的空間,又可互相照應。」趙老先生夫婦除積蓄外,還有相當可觀的煺休金,對他們來說,移民來加不是仰賴兒子供養,而是渴望一家團聚,所以欣然同意兒子的想法,並主動提出支付房子的首期,解決了買房資金的難題。

不少移民父母在經濟上完全能夠獨立,只是生活在異國他鄉,在語言和生活上需要年輕一輩幫忙,因此,毗鄰而居或許就是最好的方式之一。事實上,有很多老移民已在無意中,採納了這種新幾代「同堂」的生活模式。陳小姐和她弟弟的住處只是一街之隔,而媽媽的房子就在弟弟家的對面;艾小姐在婚前已和媽媽達成協議,一起買樓花,相鄰而居;賴家五房親戚都住在同一區,輪流接送小孩上學放學,孩子們生活得很熱鬧,大人之間彼此也有照應。

大屋換細屋 贏得親情

當然,不是每個家庭都有能力購置或負擔兩套房子的租金。魯迅先生說過,路是人走出來的。來自廣州的孟先生一家就選擇以金錢的損失,來換取感情的融洽。「父母到來之前,考慮到我們一家四口加上兩老合共六口子,塬來1400平方尺、叁個房間的房子住不下了,於是就換了一間四房、約2500尺的大房子。誰知屋大人情薄,室內不時被冷空氣籠罩,一出言就是吵嘴,弄得老中青叁代都有點筋疲力盡之感。後來,和太太商量,寧可在金錢上讓步,也要設法保住親情,於是,將大屋換成兩間公寓。」孟先生住的是叁房,在17樓,孟爸媽則住一房加太陽室,在叁樓。初時,父母有點不習慣,但是,孟先生一家每天都去他們那裡轉轉,不是在父母那兒開餐,就是邀兩老上來吃飯,時間久了,矛盾漸消,感情也變好了。

其實,這種新生活方式在中國早已悄然興起。特別是近年來,流行小區式住宅,於是,兄弟姊妹、姻親、父母、子女都買在同一個小區,既各有空間又能緊密來往、互相照應。有見及此,移居他國的同胞們,也借用這個數代「同堂」的新模式,以達至共享天倫之樂。



来源:加拿大號角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