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12-09-25 04:43:46作者:
2008年,一位外來工羅煉失蹤,臨走時他留下一張紙條,寫著《莊子》的一段話:「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人謂之不死,奚益!」「羅煉為何出走?」成為社會沈重的發問。
在城市中,我們每天都與像羅煉一樣的年輕外來工擦身而過,他們的衣衫沾滿石灰或油漆,散發著不那麼好聞的味道,在公車上,在地鐵裡,人們會嫌惡地避開。有多少人會在意他們對自己未來的想像?包括他們的父母和身邊的人。
「窮二代」,這個稱呼本身很諷刺,似乎為貧窮打上了一個烙印,代代相傳。是的,他們沒有顯赫的家世,沒有有關係的父母,甚至沒有讀書改變命運的機會,但他們對生活,仍有著與同齡人一樣的想像與渴望。
一個志願者說,在偏遠的山區小學,「我看到一個男孩子在揉得髒兮兮的紙上用半頭鉛筆畫太陽的時候,心裏有種說不出的滋味兒。還有一個漂亮的女孩兒,用不大標準的普通話和我說,姐姐我想學跳舞。」他們心中也埋藏著與城裡的孩子一樣的夢想:當科學家、工程師、醫生、宇航員……
在北京的唐家嶺和地下室,「蟻族」青年大多住在不到10平方米的黑暗空間中,但他們依然會穿著整潔打扮潮流地出門。他們在困頓中唱起《蟻族之歌》:「我們雖然沒有什麼,可是我們依然有堅強,我們雖然沒有什麼,可是我們依然還在幻想……」
我們在鏡頭中看到了太多對「窮二代」的特寫:目光呆滯、笑容僵硬,似乎貧窮的生活剝奪去了他們所有的一切。然而,周慶輝的影像記錄,讓我們看到西北小山村黃羊川這些「窮二代」小孩的內心:他們一樣充滿想像力和創造力,他們一樣擁有夢想。
但丁說:「生活於願望之中而沒有希望,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只希望「窮二代」的想像不會淪為這種無法實現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