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沒有點名批評《環球時報》
《中國青年報》星期三(5日)在頭版發表署名文章,罕見地批評《環球時報》拿「愛國」當生意做。
文章說,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到訪中國之日,有報紙社評直接稱她是「深度強化中美互疑的人」。
《環球時報》在4日晚刊發了題為《希拉里,深度強化中美互疑的人》一文。
《中國青年報》不點名批評《環球時報》狹隘:為了自家那點兒零售量,拿「愛國」當媒體生意做。
這篇文章署名徐百柯,題目是《媒體別拿「愛國」當生意做》。
《中國青年報》是共青團中央機關報紙,不清楚刊登這篇文章有何背景,但是針對《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提出的批評實屬罕見。
文章稱,希拉里曾表示:「南太平洋足夠遼闊,可以容下美國和中國共存」,與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訪美前接受《華盛頓郵報》書面採訪時說過的話:「寬廣的太平洋兩岸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的核心內容的高度一致性,這說明中美兩國的決策層在達成根本共識方面有了新的推進。然而遺憾的是,當中美雙方決策層已經開始以這樣一種新的言說方式進行溝通時,某些「建言者」卻還停留在陳舊的語境中。
在評論「深度強化中美互疑的人」一文時,《中國青年報》說,作為美國國務卿,希拉里的外交風格與我們有衝撞,某些言論「愣」甚至拙劣,這些都是事實,中國人可以不喜歡她。但中美決策層是否就「互疑」了呢?在問題的核心層面,國內一些戰略專家、評論者的種種意氣之論,恐怕並不成立。進而,成天把「霸權」、「主宰」、「圈套」、「野心」掛在嘴邊,難道就不是在強化互疑嗎?什麼叫「互」,一個巴掌拍不響,單方面的極端也難成氣候。
《中國青年報》的文章還提到「中國學者致希拉里公開信:君子不成人之惡」。公開信也是刊登在環球網上的。
《中國青年報》指責這篇文章的言說方式,依舊屬於以鬥爭性詞彙進行描述、氣勢洶洶地給予譴責這樣的「革命語態」,其背後的對抗性心態顯而易見。
該報說,解析那些逞勇鬥狠的話語,其背後邏輯,一是舊思維,二是新市場。舊思維根深蒂固,摒棄不易,但開放社會與開放心態乃是趨勢,理性的回歸大可以指望。更值得警惕的是另一種狹隘:為了自家那點兒零售量或收視率,拿「愛國」當媒體生意做。近年來媒體市場的一個新動向是,先放狠話挑動公眾情緒,以此「培育」市場,再接連放狠話,來迎合這種被裹挾的情緒,收穫市場大賣。
《中國青年報》最後說,「不管是報紙版面上,還是電視播出時段裡,在公共輿論場中渲染對抗乃至戰爭情緒的,要麼是臆想的受虐狂,要麼就是利用商業民族主義來消費愛國。前者可悲,後者可惡。」
原題目:團報批《環球時報》拿「愛國」當生意做
来源:BBC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