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華媒:赴日中國遊客可以適當有點「距離美」

發表:2012-08-20 21:0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目前,「中國觀光客效果」已經波及到全世界,為各國經濟做著不小的貢獻。對日本來說也是一樣,每年約有140萬中國觀光客來到日本。日本的旅行社、零售業店家等雖然很歡迎中國觀光客,但普通日本民眾卻經常對中國人敬而遠之,有的人甚至嗤之以鼻。

日本的網路或是電視採訪可以看出,日本人對中國人最大的牢騷就是:「不守規矩」。我本人就曾經歷過這種事,招待「後爹」來日本玩,本想趁機拍拍馬屁,搞好一下關係。結果就因為一些很小的規矩,惹怒了他老人家。我本是好意,為了不讓他受日本人的白眼,舒心旅遊,但他卻覺得都這麼大的人了,為何要去守別人的規矩?

其實在異鄉外國,沒什麼必要非得做得盡善盡美。但是看看全世界的旅遊者們可以發現,除了一部分亞洲國家和地區的人是「為了守規矩而守規矩」外,大多數歐美國家的人卻能將自己的行為通用到別國。這又是為什麼呢?

有一次在游泳池遇到這麼一件事。一對中國父母帶著3、4歲大的小孩在兒童泳池玩耍。他們旁邊有一對日本夫婦,帶著兩個年齡相彷的孩子在練習浮水。這兩個孩子在不寬的泳池兩頭沿一條「看不見的直線」來回來去,從沒有偏離過這條線。而那位中國小孩的走位則非常飄忽,經常「入侵」到這兩個日本小孩的直線中。這對中國夫婦完全沒有阻止,也沒覺得有任何不妥。

從這個小事中能看出中國和日本的文化差異。這無可厚非,誰也沒有做錯。但有的日本人就是不理解,為什麼中國人說話大聲、不喜排隊、與旁人離很近也不知避退。這事發生在別人身上還可事不關己,等發生到自己身上時,很自然就會產生對中國人的牴觸。而這些對中國人不喜的元素,全部都能從中國觀光客身上找到蹤影。

拋開「群體」概念不談,如只從個人習慣上找原因,恐怕就是中國人對彼此「個人空間」的概念比較淡泊。按照美國人類文化學學者愛德華•霍爾的理論,人與人之間分成4種「距離」關係,即親密距離(15-45cm)、個人距離(45cm-1.2m)、社交距離(1.2m-3.6m)、公眾距離 (3.6m以上)。人與人之間關係不同,應保持的距離自也不同。關係沒到位,距離卻先「越位」,那就等於侵犯了他人的「個人空間」。上述的說話大聲、不知退避等,都是侵犯他人空間時的「手段」。

麻煩的是,每個國家民眾的「個人空間」範圍都不一樣,而且複雜不好歸類。比如在日本公共場合,大家離得老遠,規規矩矩地交流。但到了小酒館裡,喝上一兩杯之後,如果你還跟人家那麼老遠,就會被討厭。

當然,我們中國的觀光客沒有必要去研究這個,因為我們平時生活中很少在乎。像我「後爹」就根本就沒想到這一層,自不必為此煩惱。中國人有自己的禮儀,貫徹下去就很好。日本在這方面也不是絕對的「懂禮貌」、「守規矩」。日本觀光客在英國就經常會被嫌棄,因為英國人對「個人空間」和「距離」的感覺比日本人更甚,日本人覺得安全的距離,在英國人眼中就是侵犯。不過中國遊客們適當地有點「距離美」也不是壞事。



来源:資料來源:《日本新華僑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