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ty Images
明崇禎末年,清軍攻陷揚州、南京。學問一流、忠貞愛國的少年英雄夏完淳,在民族危急關頭與父親奔走江東,組織反清義軍……
去年曾有個新聞報導,說現今國、高中生的愛國心蕩然無吁,令人感慨。也常見媒體報導男性逃避兵役,或是軍紀散亂、當兵像度假等等。
不論媒體是否過度渲染,事實上不論是軍紀或是青少年對國家的認同問題,其根源都來自教育。現代父母和教師多半並不重視公民道德、愛國情操等看似八股的精神教育,甚至認為青少年只管唸書、考試就好,以便畢業後繼續出國留學深造,日後謀得一官半職。國家大事與我何干?
「愛國」和「用功讀書」真的不相幹嗎?這可不見得。中國歷史上就有個品學兼優的「神童」夏完淳,不但學問一流,更是個忠貞愛國的少年英雄。
愛國神童 繼承父志抗清到底
夏完淳為中國明朝末年詩人,祖籍浙江會稽,生於松江。天生聰穎的他,五歲時即讀「五經」,七歲能寫詩文,九歲撰《代乳集》一書,是個難得一見的神童。
夏完淳的父親夏允彞是福建長樂縣令,勤政愛民、擅斷冤獄,是明朝末代難得的好官。因深受父親影響,夏完淳性格光明磊落、道德高尚、忠貞愛國。他師從雲間詩派的陳子龍,之後又結識學術社團「復社」領袖張溥。兩位前輩都是愛國文人,對夏完淳的文章風格與氣節影響至深。十一、二歲時,「抵掌談烽警及九邊情形,娓娓可聽。」年紀雖小,卻能瞭解民族大義,談論國家大事。
明崇禎末年,清軍進攻北京之後驅兵南下,揚州、南京相繼失陷。在民族危急關頭,夏完淳與父親奔走江東,組織反清義軍。之後松江淪陷,父親死於家鄉。揹負著國仇家恨,十五歲的夏完淳發誓繼承父志,抗清到底、至死方休。明亡後,他「揭竿報國,束髮從軍」,投入抗清行動,但終究勢單力薄,又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痛罵洪承疇 殺身報國
夏完淳抗清失敗被捕。被關在監牢八十天的日子裡,他給親友與妻兒寫了許多詩篇和書信。他知道自己終究必須與故國同亡,卻毫無恐懼,只是遺憾自己沒有實現保衛民族、恢復中原的壯志。
負責審訊夏完淳的是有名的漢奸洪承疇,他原是明朝重臣,之後與滿清在松山大戰時敗降。洪承疇假傳死訊,實則投靠清朝。
洪承疇知道夏完淳是江南出名的「神童」,便問道:「聽說你給魯王寫過奏章,有這事嗎?」
夏完淳回答:「有。」洪承疇打算誘之以利,以溫和的態度勸服:「我看你年紀輕輕,會起兵造反應是受人指使,本官可以不計較,只要你肯歸順大清,我不但不殺你,還能賜予高官厚祿。」
夏完淳明知這審官是洪承疇,卻裝作不認識,大聲說道:「我大明朝有位洪亨九(洪承疇的字)先生,是個豪傑人物,曾經在松山與清賊一戰,為國捐軀,震驚中外。如此忠烈令人敬佩。我年紀雖輕,但是殺身報國、捨身取義的精神,又怎能落人後?」
這番話讓洪承疇感到慚愧,滿頭冷汗。一旁的兵士以為夏完淳真的不認識洪承疇,就告訴他:「上面坐的就是洪大人。」夏完淳怒罵:「胡說!洪先生為國犧牲,天下人誰不知道?先帝曾經親臨祭壇,龍顏滿淚,滿朝官員也為他痛哭哀悼。你們這些叛賊,居然冒充先烈、污辱忠魂!」
這番話把洪承疇罵得面色如土、無言以對,立刻叫人把夏完淳拉下去。之後在南京西市斬首示眾。臨刑時,他立而不跪,道貌凜然,使得劊子手戰戰兢兢,不敢正視,過了很久才行刑。這年,他十七歲。
英雄少年今何在?
不但是愛國英雄,夏完淳也是一位傑出的文學家。明亡後,他的文章大多抒寫國破家亡的悲痛,飽含血淚、悲壯淋漓。
夏完淳在獄中寫了兩封遺書:〈獄中上母書〉、〈遺夫人書〉,流傳千古。在〈獄中上母書〉裡,充分表達了自己對母親的懷念和以死殉國的豪情,其中「人生誰無死,貴得死所耳!」一句,更是表達了生命不在於長久,而是必須死得有價值的豪壯思想;〈遺夫人書〉則是對剛成親不到三個月的妻子表達無限的遺憾,其中「去年江東儲貳,誕生各官。封典具有,我不曾得。夫人,汝亦明朝命婦也。吾累汝,吾誤汝,復何言哉!嗚呼!見此紙如見吾也。」一段話表達了自己身為忠魂卻使妻兒孤單一生無法言語之愧疚。
兩封遺書的情感與成熟,難以想像是出自一個十七歲的青少年之手。其高尚的道德與精神流芳百世……
在功利主義挂帥的當今社會,夏完淳的行為可能讓人覺得匪夷所思,或覺得不值得。道德左右著人的作為,現代人精神逐漸麻木,卻又時常感嘆世風日下、社會敗壞。或許除了鼓勵孩子擁有豐富的學問,同時教育他具有高風亮節,才是導正社會風氣的良方與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