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特權才能徹底反腐敗(看中國配圖)
與仰望星空談「政改」一樣,「反腐倡廉」是溫家寶總理一直大聲疾呼的關鍵詞。
今天出版的《求是》雜誌,發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重要文章:《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文章分三部分:一、政府改革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成效;二、2012年政府反腐倡廉建設的重點任務;三、把反腐倡廉部署落到實處。文章指出,一個政府要讓人民滿意,必須做到為民、務實、清廉。溫總理此文其實無異於政府國情咨文,總結成績,佈置任務,展望明天,從政治理念上並無凸顯之處,但有兩句話,點出當下中國反腐倡廉的要旨,值得深入解讀。
其一是,標題「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溫總理此文標題,是對十七大報告的強調。他在最後一年任期,再次撰文吶喊,反襯了權力常常穿行在陰霾裡而鬼魅屢屢作怪的現實焦慮。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首先要體現「權為民所賦」,兌現「利為民所謀」。黨政人事制度要改革,官員要樹立正確權力觀。權力運行不透明,歸根到底是政治體制不透明,是官員權力觀不透明。在錯誤權力觀誘導下,一些官員忘記了權力的本源;或在傳統官本位思想支配下,顛倒了自己和人民的主僕關係,對人民群眾橫眉冷對;或在金錢美色誘惑下,把權力看作為個人牟取私利工具,大搞暗箱操作、權錢交易、權色交易。
陽光權力的至關重要一條,在於官員財產和幹部任用的公開透明,要求權力運行內容公開、程序公開、結果公開,接受人大、民眾和新聞監督。如果公共權力對公民不予公開或公開力度不夠,不僅公民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無從談起,而且也極易為某些個人搞暗箱操作或貪污腐敗提供現實的土壤。十七大報告明確把完善制約和監督機制寫進報告,並設置了「高壓線」,充分表明瞭黨在堅決懲治腐敗的同時更加註重治本,更加註重預防,更加註重制度建設。總而言之,用溫總理的話說,就是「創造條件讓人民批評政府、監督政府」。
現代法治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以憲法和法律約束權力。基於對人性弱點的認識,力圖建立一種能有效約束權力的制度安排,建立一道阻止權力濫用、權力腐敗、權力侵犯公民權利的屏障。在現代政治文明的範疇裡,政府的權力是有限的,是「有限政府」,即政府的權力只限於憲法和法律明確賦予的範圍,憲法和法律無明確規定的權力,政府絕對不可以行使。否則,就是越權、違法、違憲。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最好的陽光,就是基於民主和法治的現代政治文明。
其二,是反腐倡廉「注重從源頭上防治腐敗」。
當前國內腐敗的形式五花八門,且在不斷翻新,呈現出相對明顯、穩定的時代性和隱蔽性特徵。其中,最凸顯的是「權力性」。權力總是和腐敗聯繫在一起,哪裡有權力,哪裡就容易有腐敗。要說掌握公共權力者一定腐敗,是不客觀的;要說掌握公共權力者可能腐敗,確是現實的。權力腐敗:一是,指濫用權力謀私利。如權力尋租,即:通常所說的買官賣官、權物交易、權錢交易、權色交易等。二是,掌握公共權力人員通過不作為獲取不當利益。如行政審批中的層層拖延,法官在辦理案件中遲遲不審理、不結案,就是不作為行為,直至獲得某些「好處」,事情才能辦妥。
由於權力的一貫性驕橫,腐敗出現「公開性」特徵。一方面,政府不再迴避腐敗這一現象,公開承認腐敗的危害性、嚴重性,通過整個社會向腐敗展開鬥爭,這是社會發展進步的表現。另一方面,腐敗分子不再羞羞答答,公開行賄、索賄,謀取個人、家族、小集團的私利。腐敗已由「潛規則」變成台面上的東西,由隱性變為顯性。腐敗不再是一種秘密,它時刻都在相關利益者之間進行著,儘管形式也許是隱秘的,但當大家都明白了「潛規則」之後,其實就已經公開了。
在權力性與公開性的雙重逼仄下,中國腐敗呈現「普遍性」。當前的腐敗,在行為上普遍存在,在思想意識上普遍承認,某種程度上具有了普遍的「合理性」,「全民腐敗」正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並非危言聳聽。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自覺不自覺地做這樣認為「對」的事。在醫院動手術之前,要給主刀醫生遞上一個紅包;去駕校學車,要給教練遞上一條香菸,去政府部門辦事兒,要托熟人;小孩上學,去開家長會,要給班主任送點禮物;這些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幾乎成為我們中國人生活中的常規。為什麼這些應該辦的事都要有些金錢來做「潤滑」,事情才能辦得「圓滿」?因為,他們手中有權,有特權。舉目四望,腐敗幾乎無處不在,官員腐敗、國企腐敗、教育腐敗、學術腐敗、醫生腐敗、司法腐敗,所有人都在腐敗中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當社會處在這種狀況中時,危機已經不遠了。
特權是人類政治史上一個生命力很強的怪胎。在專制制度下,統治集團依據其壟斷的政治、經濟地位,擁有某些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殊權利,這就是特權。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從根本上否定了特權。但由於舊社會習慣勢力和專制思想的影響,在一部分官員中仍然存在特權觀念、特權現象。胡星斗教授認為,目前中國最大問題是特權橫行,中國現代化的最大障礙是特權制度。不鏟除特權腐敗制度,中國的現代化其實是無望的。正如胡錦濤曾經指出的:腐敗、濫權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主要敵人,是社會矛盾激化、危機叢生的主要源頭,是政府面臨著亟待解決的主要課題,是廣大人民群眾對政府是擁護、信任還是反對、不信任的主要呼聲。
18世紀法國著名政治家、革命活動家西耶斯在《論特權》中指出:「所有的特權都是不公正的,令人憎惡的,與整個政治社會的最高目的背道而馳的。」他將特權階級比為盜賊同夥、一個可怕的聯盟、一個巨大的政治贅疣。1893年的法國大革命是人民無法忍受封建貴族特權的恣意妄為而引發的,它造成了社會大動盪、階級大屠殺、生產力大倒退。1990年蘇共的垮臺是人民不滿官僚特權階層的肆意掠奪,官僚特權階層為了逃避改革而圖謀破產國家的結果,蘇聯的解體導致最強的軍隊崩潰、最大的政黨垮臺,曾經的超級大國立即淪為二流國家。由此可見,一個國家若特權氾濫,輕者觸怒民怨激發民憤,重者亡黨亡國。
溫總理說,要從源頭上防治腐敗。這個源頭,就是「特權」。不反特權,反腐敗就是隔靴搔痒,無濟於事。溫總理倡導「陽光權力」,這個「陽光」,一方面來自「權為民所賦,利為民所謀」,反特權反霸道,破除各種腐敗保護傘,給人民一個公平正義的清明社會;另一方面來自民主法治,營造一個干乾淨淨的廉潔官場,不要變成腐敗大染缸,不要讓好官都墮落成貪官。反特權才能徹底反腐敗,才是人民之幸,也是官員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