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是你想像的那樣:不只有情色和奢華
日本高知縣有個名叫「馬路村」的小村。馬路村四周被上千米的高山所圍繞,面積有166平方公里之廣,96%為山林,國有林佔75%以上,人口卻不滿1000人,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6人。連服務網路遍佈日本各個角落的大小配送公司都曾嫌馬路村的交通實在不便,一度沒把這個小山村列入他們的服務網路。可以說,山高、林深、雨多、人煙稀少,是對這個小山村最簡潔的概括。
兩年前,我應邀訪問高知縣時,就提出想訪問馬路村的願望。縣裡的工作人員很吃驚,不明白我為什麼會對這麼一個小山村感興趣,因為時間關係沒有安排我訪問。今年初我再訪高知,縣觀光振興部這次特意為我安排了訪問馬路村的時間。
那麼,我為什麼會對馬路村如此感興趣呢?其實,馬路村在日本有著極高的知名度,這是一個以林興村取得成功的典型。
早在上世紀60年代,馬路村為了擺脫貧困局面,開始種植香橙。香橙古時從中國經韓國傳入日本,富含各種健身美容等成分,香味獨特,如今在市場上常用做香味食材,韓國的蜂蜜柚子茶葉多用其做原材料。
但是,馬路村起步並不順。不知道為什麼馬路村產的香橙形狀不好,無法作為水果投放市場。1975年開始馬路村用香橙來加工果汁、果醬,並嘗試著生產香橙味噌等加工食品。1988年開發的「暢飲馬路村」香橙果汁大獲好評,村營事業走上發展的快速道。香橙產品的銷售額在1980年還只有3000萬日元,而「暢飲馬路村」獲得《日本101村展》最佳獎的1988年一舉突破1億日元。兩年後的1990年,「暢飲馬路村」再獲農產部門獎,銷售額也隨即飛漲,1993年超過10億日元,1998年突破20億日元,到2005年打破了30億日元大關。
馬路村的另一個成功之處,就是有著明確的品牌意識。廣告、照片、海報、甚至銷售用的小冊子,都有著統一的文體和宣傳口號,不僅熱情地推銷馬路村產的香橙,還真誠地推崇山村的生活。許多人不辭辛勞地慕名而來,就是為了到馬路村來體驗一下城市裡早已忘卻了的山村生活。
因為成功地樹立了品牌,馬路村和它的一系列的香橙產品沒有曇花一現,而是持久地延續了下來。如今馬路村的顧客網路人數達20萬之多,每年有300來個團體組織來訪問或取經。而這麼多來參觀訪問的人又自然而然地激活了馬路村的旅遊市場。
日本許多農村地區因為老年少子化現象,村民的人口嚴重老化,在村裡很難看到青壯年。面對著老年少子化的社會趨勢,馬路村的人口也從當年鼎盛時期的3000多人,減少到了如今的不滿1000人。可是,在馬路村裡,我卻驚愕地發現有很多年輕人在工作,村幹部也很年輕,迥異於我在日本其他地方所看到的景象。一問才知道,原來一些在日本關西地區大城市的大專院校畢業的年輕人主動選擇來馬路村就業。山村的品牌效應在年輕人挑選就業崗位時也顯現了它的威力。
聯想到中國在經濟方面取得較大成功的村莊多集中在沿海的大城市鄰近地區,它們的成功經驗並不適用於位於內陸深處或山區的大多數農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從這個意義上講,地處深山密林裡的馬路村的成功為中國的廣大農村也提供了一種可資參考的成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