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酒不可多得,假酒照樣辦事,當假拉菲與很多人的生計和富貴掛起鉤來,便假作真時真亦假,招搖過市禁絕難。
口岸均價僅為15元的進口紅酒,在國內零售市場上平均價格高達562元。中國市場一年消費「拉菲」數百萬瓶,但是在拉菲的產地法國,一年拉菲的產量僅有二十多萬瓶。進口紅酒價格飆漲,山寨「拉菲」橫行市場,構成了紅酒消費的怪現象。
歐洲紅酒一進入中國便身價倍增,這似乎還可以用旺盛的市場需求推高價格來解釋。而遍地「拉菲」上餐桌,則是大量的假貨流入了市場。自從「拉菲」熱銷,這種酒便成為山寨酒廠爭相攀附的對象。利用中文和法文之間的語言隔膜,憑藉國人對法國紅酒文化的陌生,假酒生產者編造出種種古色古香或者浪漫香艷的故事,讓消費者誤以為其產品也是拉菲家族的一員。而究其實質,這些酒要麼是進口低價無名葡萄酒原漿加工而成的,要麼是一滴葡萄汁也沒有,純用化工原料勾兌而成的。只要貼上以假亂真的商標,或者乾脆裝進高價回收的「拉菲」空瓶子,便價格不菲,銷路通暢。
真拉菲年產二十多萬瓶,國人年消費幾百萬瓶「拉菲」,這樣的黑色幽默上演,是以畸形的市場需求和鬆弛的市場監管為基礎的。中國經濟的繁榮,催生了消費能力超強的富貴人群。有的人腰纏萬貫,買什麼奢侈品都不在話下。有的人身居要職,多高消費都無需自己埋單。其中當然有人有品位、識真假,不會以喝假拉菲為榮。但也有的人要的就是豪氣,喝的就是排場,是不是真拉菲搞不清楚,甚至並不重要,只要氣勢如虹地撐住場面便是勝利。有這種炫耀性消費打底,有這種畸形的紅酒文化,以中國人口之眾,市場之大,真拉菲供不應求,假拉菲遍地漫遊,便不奇怪了。
真正的拉菲忍無可忍,開始尋求司法解決。他們第一步劍指「拉菲世族」,一番較量之後獲勝。第二步起訴「拉菲帝國」,卻被拖入複雜的技術謎陣,纏鬥多時才一審告捷。拉菲方面本以為,這兩場針對山寨「拉菲」的官司能夠震懾假冒偽劣,事實卻是「一個假拉菲倒下去,一批假拉菲站起來」,維權之路艱辛而漫長。
假拉菲的生命力如此旺盛,真拉菲的打假行動如此坎坷,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假拉菲的生產銷售已是一門牽涉面甚寬的灰色產業。絕大多數假酒在口感和包裝上都有破綻,很難騙過紅酒業內人士和紅酒愛好者,但不法商人就是有辦法把假酒賣出高價。這是因為酒固然是假的,但在假酒通往宴會的鏈條上,每個環節的人都能得到真正的利益。賣假酒的自不必說,白菜賣了人參價。買假酒的可能也不傻,不管真酒假酒,能讓被招待的人滿意而歸,進而簽下定單或者得到照拂就行。普通的銷售員、採購員、運輸員,還有手下留情的監管者都能從中獲利。真酒不可多得,假酒照樣辦事,當假拉菲與很多人的生計和富貴掛起鉤來,便假作真時真亦假,招搖過市禁絕難。
多年以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在這種背景之下,中國對知識產權和商標權的保護力度勢必加大,不可能總是縱容山寨拉菲遍地飛。為今之計,一方面要加強監管,在生產、運輸、銷售各環節上嚴密盯防,重加處罰,不讓冒牌貨們在市場中暢行無阻;另一方面,要對機關企事業單位的招待費用嚴加審計,不讓公款流向奢侈品消費市場,間接封堵假拉菲的銷路。長遠來說,國民素質的提高也是重要的一環,「以喝假酒為恥」的觀念一旦確立,假拉菲便從根本上沒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