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世界範圍內一個突出的現象是,世界經濟的重心正在緩慢地向有利於以中國為首的「金磚國家」的方向轉移。不過,專家們認為,金磚國家表面看起來似乎是一個很明確的五國集團,實際上距離發出一個整體性聲音的時間還很遙遠。
的確,金磚集團經濟上的發展是神速的,最好的例子就發生在幾週前,巴西,這個十幾年前還深陷於「拉美綜合症」—曾經一度繁榮,後來經濟上疲軟不堪的國家,取代全球第六大經濟體英國,一舉排在了美國、中國、日本、德國和法國之後。
按照這樣一個速度,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及經濟和商業研究中心的估計,再過十年,俄羅斯和印度也很有可能超越那時已排在第五位的巴西,分別成為全球第四大和第五大經濟體。
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和南非目前的國內生產毛值佔全球18%,人口佔全世界的40%,貿易佔全球15%,貨幣儲存佔全世界的40%。
如果把五國的國內生產毛值加在一起,那就是一個相當於140000億美元的天文數字,自從高盛銀行在2001年創造了所謂「金磚四國」的概念後,這些經濟體代表了全球大約30%的經濟成長率。
巴西駐美國前大使巴赫博沙對法新社表示,與發達國家比較起來,金磚五國中的每一國都很好地抵抗了經濟危機的衝擊。這位前外交官認為,僅僅作為屬於金磚國家的成員這一點,就使得將在2014年舉辦世界盃足球賽和在2016年舉辦夏季奧運會的巴西獲利匪淺。對他而言,巴西從今以後,已被視為是與中國、印度和俄羅斯平起平坐的新崛起的大國。
當然,有些人看到的更多的是另外的一面,比如金磚國家內部因各自的利益、以及有時互相充滿矛盾的關係而內鬥不已。不過,總的來說,由於這個金磚俱樂部之間互補性比較高,因此整體上關係比較牢固,而且經濟都在增長。
中國、印度都從俄羅斯,從巴西和南非獲取了巨大的能源資源和農業資源,與此同時,中國向其它的合作國家的中產階級提供了廉價的消費品。
然而,金磚國家的利益有時仍然是互相衝突的。巴西經濟學家佩爾伊拉女士對法新社表示,巴西使自己的農業更加自由化,但中國和印度卻在這方面傾向於保護主義。
她認為,中國對巴西對其它國家的出口是有不良影響的。中國讓大量廉價品佔領市場的傾銷政策影響到巴西的某些工業領域,比如紡織業。
不過,五個國家在尋求建立一個多極世界的新秩序方面卻團結了起來,包括在國際性的金融機構,比如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增加他們的份量方面。
但是佩爾伊拉認為,金磚國家應該學會用一個聲音說話。她認為這是一個緩慢而漸進的過程。「漸漸地,當各自國家的利益交叉時,金磚國家應該能夠用同一個聲音發言。」
下一屆金磚國家峰會三月份將在新德里舉行,金磚五國政治中心協調員阿德裡安娜•阿卜杜努爾認為,這次會議將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看看集團成員之間有關合作的修辭能否真正轉變成具體的行動,並且清楚地找到他們共同的立場和定位。
她並且認為,金磚五國的信用也同樣建立在它能否有能力幫助歐洲解決主權債務危機上。
在外交層面,巴西、印度、與南非都在爭取獲得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儘管他們的角色在全球越來越吃重,但距離獲得常任理事國席位的前景似乎仍很遙遠。這是因為,目前在安理會擁有否決權的國家分歧嚴重。這些國家是:美國、中國、法國、英國和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