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記者楊蓉真採訪報導】25日、26日,有17位大學生到北京南站瞭解訪民情況,並且將訪民的案情進行登記。對於有大學生關注訪民情況,訪民們非常高興。著名維權人士胡軍表示:這體現大學生對社會責任的覺醒,是一件很好的事。
大學生對社會責任覺醒
25、26兩日,一群大學生來到北京南站與訪民接觸,據知情者表示,他們詢問訪民的案情,記錄了他們的材料。對於此一現象,著名維權人士胡軍表示:這體現大學生對於自己所負社會責任的覺醒。胡軍並認為,從近來司馬南在公開場合上演講遭到大學生不同意見的質問看來,大學生是越來越走入這個社會了。他說:「從司馬南遭大學生質問的事件後,我們突然發現,原來這些學生比我們還出色。很多人責怪80後、90後的學生對社會沒有責任感,但其實不是他們沒有責任感,是因為我們把他們隔絕,但現在不斷的感覺到他們變化很大。以前我們可能對他們不瞭解。」
六四天網負責人黃琦認為,大學生從書齋裡面走入社會,深入訪民當中,瞭解訪民事件、上訪構成的原因、發展的趨勢,這本身是一個好事。此外,他認為需要有更多人從「在書齋裡討論、在研討會上商量、著書、立說之外,轉變為在實際行動當中去推動社會的發展。」
網路起關鍵作用
胡軍認為,大學生的覺醒,很主要的原因應該是網路的作用,因為突破了中共的封鎖,大學生能夠脫離教科書自己思考。他說:「網路上的一些新的媒體、新的工具誕生後,使得這種隔絕力道越來越弱。這些學生一定在我們不知道的情況下,已經突破封鎖不斷的接觸外面的世界了。所以,有一天我們才發現,原來這些學生還是非常出色的。面對司馬南的時候,他們非常平靜、沉穩,表達的思維特別清晰,而且知識面也非常廣,這些肯定不是教科書上的。這個是以前我們不具備的,因為網路,使他們有這樣的認識。」他認為,未來應該更多的跟學生面對面的接觸。
維權族群逐漸融合
除了大學生的轉變,長期接觸訪民的胡軍表示,目前訪民的維權也有了一些轉變。他觀察訪民間的融合越來越多。他說:「過去維權有地域的分別,也有性質的分別。像是拆遷的、老知青、軍人維權、民師等等,現在不同的群體產生一種融合,這個是一個很大的轉變。大家認識到:原來大家都是為了維權。現在基本上這些不同的群體有了更多的互動與互助,無形中形成一個較強的凝聚力。」
黃琦也表示,在成都,可以說基本上打破了訪民間的界線,大家已經融合在一起。「可以說這種融合是一個好事,正是這種融合可以促進中國大陸民主、人權、法治的進展。」
除了融合,訪民對自己的問題在認識上也有所轉變。胡軍說:「過去,一些訪民認為政策是好的,是底下的人搞壞了;現在都知道是體制的問題了、知道司法制度的黑暗。一些訪民自己寫的東西,都可以看出他們對司法制度的譴責相對多了,瞭解到整個體制相互推諉、一層騙一層所造成這些災難,大家都認識到了。」
「此外,他們更多的是曝光這些現象,他們現在的訴求不是給你官員看,這些訴求被放到網上去,給大眾看,而不再是將這些問題反應給官員。這個就是讓更多的人來瞭解司法體制、瞭解這個政府。」
整合能夠產生更大的力量,這是他們對維權的體會,胡軍認為,現在就是希望文人、學者、律師能夠更多的參與進來,當然學生群體、以及工人群體也是很大的一個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