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來,全球發生了很多次經濟、金融危機,而這些危機幾乎都與債務有關。如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1998年的俄羅斯債務危機等等。
以前的危機主要集中在發展中國家,原因是發展中國家大量舉債發展民族經濟,由於投資巨大而效益低下,造成無力還本付息,最終演變成債務危機。而最近幾年的債務危機,則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展開。究其原因,在於這些國家在次貸危機發生後,實施了擴張的財政政策和積極的貨幣政策,加之高福利遭遇人口老齡化問題的障礙,最終演變成棘手的債務危機。
這些危機似乎都與中國無關。當中國從一場又一場債務危機中走出來,委實給各級當政者帶來了很多自信。
但是,這絕不可以成為漠視債務危機的資本,恰恰相反,中國既有發展中國家債務危機的隱患,也有發達國家債務危機的隱患。
為什麼?在中國的出口、投資和消費三駕馬車中,政府主導的投資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前,地方政府可以通過賣地、稅收等方式,籌集投資所需的資金。而現在,賣地的收入由於高房價的常年透支,空間已經越來越小。事實上,北京等地的賣地收入較之往年,已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在這種情況下,放行地方債乃不得已而為之。問題是,一旦放開,還能夠確保地方債不失控嗎?畢竟,地方政府舉債搞投資的動力永遠都是非常強烈的。
中央級的投資項目,同樣負債纍纍。2008年國家4萬億投資中,有1.12萬億元流入鐵路,儘管投資巨大,仍然滿足不了龐大的資金需求,中國鐵路負債已高達2萬億,如果不繼續融資,相關建設將半途而廢,如果繼續追加投資,負債勢必會進一步增加。
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公共福利體系不完善,這方面的投資少,似乎沒有高福利催生出債務危機的隱憂。問題在於,脆弱的社會保障體系將減弱抗風險能力,一旦經濟出現問題很容易演變成社會性危機。而且,中國原本應該表現為負債的項目,實際上是以增發貨幣的方式完成的。從本質上來說,這也是一種負債,是對國民的隱性負債——截至今年9月末,中國的廣義貨幣供應量餘額折算成美元後,已經超過美國28.2%,成為世界第一貨幣供應大國。隱性負債一旦爆發危機,將與歐美的債務危機呈現出不同的形態,即表現為貨幣的突然貶值。貨幣超發必然導致民眾購買力的下降,從而影響到內需的拉動。
從這個角度來看,隱性債務的危害性更應引起高度重視。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永遠都是必要的。
来源:上海證券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