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J先生八點後的私人生活時間裏,常出現的問題,套用一句莎士比亞戲劇的老台詞,那就是陪還是不陪,這是個問題。
中式娛樂,陪還是不陪?
還沒和英國當地人撞出思想火花之前,首先遭遇到的卻是和同胞們在交流上的冰點。
和在英國生活日久,或是享受當地文化,或是永遠在心理對洋文化設起高牆壁壘的兩種態度截然不同的華人相比,J先生屬於生活騎牆派雖然自己對當地文化生活興趣挺大,但無奈身邊親友都不是同道中人。但為了保持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步調一致,J先生不得不常常選擇隨大流,這樣的華人在英國不多不少,卻始終存在。
太太喜歡看中國內地的娛樂綜藝節目,而我更想追著皮囊之類的英劇不放。J先生說,家裡雖然有電視機,也有電腦,原本可以各取所需。但是太太是個堅持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人,所以總想拉著他一起看綜藝節目。我覺得的確有點弱,但是又不忍她一個人坐在電腦前賭氣看節目,所以常常會放棄自己心愛的美劇英劇,跟著她看相親搞笑兼手舞足蹈。
J先生說,其實讓他做出讓步的還有不少身邊人。每當父母從國內來探親,他總想帶著二老把倫敦最有意思,最值得玩的去處轉個夠。可是當他提出一家去看看舞台劇《歌劇魅影》時,只聽到母親幽幽地說了一句聽不懂啊,還花錢這句話頓時讓他放棄了這個讓自己之前興奮了幾天的計畫。
年紀坐三望四的J先生來英國快十年,雖然不是土生土長的BBC,但對於英語文化中的戲劇、電影、音樂以及建築等等都有些愛好,憑著早年在國內讀書時獲得的些許心得,一直在歐洲城市行走時,抱著尋根而來的心態。但面對周圍親友們的不捧場,J先生也常常不得不以大局為重,因為家人們常常對他開玩笑地說上一句:我們才來幾天,等我們回國了,你一個人慢慢看你的英超,看你的英國脫口秀吧。
在英國生活時間越來越長,對於周邊生活越來越瞭解,不少年輕的華人都漸漸地習慣了英國式的休閑生活。看古典音樂會,參加一個當地作家的對話會,或是參觀新落成的藝術展覽,這些往往都需要花上一天的功夫。但這些對英國文化越來越習慣,越有興趣的華人在還沒和英國當地人撞出思想火花之前,首先遭遇的卻是和同胞們在交流上的冰點。
有華人抱怨說,自己常常高興地在網路上對朋友說,自己在某某影院門口拍到英國某位名演員的照片。不料對方沉默半晌,說了一句是男是女,雙方聊天氣氛立刻變得尷尬。
這時,英國文化愛好者往往會先打個圓場:我最近也看了國內熱播的某某諜戰劇,拍得還行這才讓雙方的對話重新熱絡起來。
中餐,吃還是不吃?
她選擇不堅持,主要還是不想讓老友團聚時,惹得大家不開心。
在英格蘭中部城市利茲當地一家銀行擔任客服工作的W小姐,她的問題是在 吃上,因為她總是和身邊的中國朋友吃不到一起去。
和中國國內晚上享受食文化的同齡人一樣,W小姐也把下班後的夜生活,主要放在了品嚐各類歐式美食上了。別人總說在英國實在是沒什麼可吃的,但我從來不這麼認為,從無錫來英國移民發展的W小姐在利茲也有一幫華裔閨中好友,但大家可以一起去唱歌,也可以去逛街購物,但很少有人願意陪她把時間放在品嚐各種非中餐之外的美食上。
我的不少朋友一到晚上聚餐就想到中餐館,要麼吃火鍋,要麼吃海鮮,即便是點幾個炒菜也好過去市中心的義大利餐館嚐嚐最新推出的通心粉。W小姐說,她自己卻一直喜歡嚐嚐法式的牡蠣、義大利的魚子醬拌通心粉,或者是吃一個瑞士的巧克力火鍋,雖然會花一些錢,但她算過其實偶爾消費一下,也還是能夠負擔得起,況且檔次好一些的中餐在英國也不便宜。
其實我覺得身邊的朋友,總是不願意嘗試新事物,那麼還出國做什麼呢?我們這些年輕人既然是出來闖,國外的苦辣酸甜都該嚐嚐,否則但說歸說,W小姐其實常常經不起好友的推搡堅持,最後還是一起進了中餐館。在英國待的時間越來越久,而身邊相識的老朋友能夠留在英國的卻越來越少。加上見面時間其實一個月也沒幾次,因為大家都需要上班養家餬口,W小姐說,她選擇不堅持,主要還是不想讓老友團聚時,惹得大家不開心。
沒人能夠給出具體的民調,讓我們知道究竟在這個國家有多少這樣的生活騎牆派,但這些人始終是夾在西方文化就是有意思和西方文化就是無聊透頂之間的群體。
其實和其他兩種文化態度的堅持者們相比,這樣的第三類人的心思才最複雜,最難以解讀。西方五光十色的生活對於他們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是羨慕還是青睞,還是為嚐嚐鮮而來?中國文化,家庭觀念對他們來說究竟是束縛還是依賴?是抱怨多還是珍惜多?實在是很難用一種說法去界定他們在英國的生活觀。
来源:大地360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