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楚漢相爭,只當是故事,卻不曾想過,原來當歷史之輪到了春秋戰國的時候,就開始從楚國延續中國的血脈了,從南方為華夏民族注入新鮮的血液。
楚國,一個從蠻荒之地崛起的國度,延續了七百多年。憑著世代人民的艱苦創業,楚國步入中原霸主的行列,國土面積高達五千里,幾乎佔當時中國國土面積的一半。楚人居漢南,素有異志,「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楚國人對國家的忠誠及勇於面對困難的精神,擊跨了不可一時的秦王朝。
一、熊繹建國,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史記·楚世家》中記載:「當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
可見楚國是從熊繹開始的,熊繹的曾祖父叫鬻熊,是黃帝后裔,時為周文王之師。楚先人從北方遷徙至「丹陽」,這是楚人首次自中原南遷,也是楚國首次得到周王室的正式承認。
周成王盟會諸侯,熊繹以楚國諸侯身份參加,但被譏為「蠻夷之族」受到冷遇。熊繹回來後告之群臣,周王室欺他國小位卑,不給席位。於是楚國上下立志圖強,擴大疆土。
《左傳》昭公十二年:「昔我先王熊繹辟在荊山,篳路藍縷,以處草莽,跋涉山川,以事天子。」《左傳》宣公十二年:「楚自克庸以來,其君無日不討國人而訓之於民生之不易,禍至之無日,戒懼之不可以怠。在軍,無日不討軍實而申儆於勝之不可保,紂之百克而卒無後。訓之以若敖、蚧冒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左傳》的記錄,指的是楚國熊繹至熊儀(若敖)、熊眴(蚧冒)等十餘代君王,推著柴車、穿著破爛的衣服,開山伐木創業。由此可見楚國在建國以後的相當長的時期,都過著艱苦奮鬥的窮日子。也正是「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精神傳承奠定了楚國的根基。
二、楚莊王一鳴驚人問鼎中原
楚莊王熊旅之前,楚國一直被排除在中原文化之外,楚莊王勵精圖治,最終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楚莊王的崛起,促使先進的中原文化與個性獨特的荊楚文化水乳交融,為先秦時代華夏文明的民族大融合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其豐功偉績足以永載史冊,千古傳頌。
楚穆王去世後,楚國內部亦處於一種不安定的狀態之中,楚莊王繼位三年以來,沒有發布一項政令,在處理朝政方面沒有任何作為。有一擔任右司馬官職的人,他給楚莊王出了個謎語:「臣見到過一種鳥,它落在南方的土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飛翔,也不鳴叫,沉默無聲,這隻鳥叫什麼名呢?」楚莊王知道右司馬在暗指自己,就說:「三年不展翅,是在生長羽翼;不飛翔不鳴叫,是在觀察民眾的態度。這隻鳥雖然不飛,一飛必然衝天;雖然不鳴,一鳴必然驚人。你放心吧,你不一定瞭解我啊。」半年以來,楚莊親自處理政務,廢除十項不利於楚國發展的刑法,興辦了九項有利於楚國發展的事物,誅殺了五個貪贓枉法的大臣,起用了六位有才幹的讀書人當官參政,把楚國治理得很好。不久,楚國稱霸天下。
公元前606年,楚莊王借伐陸渾之機,把楚國大軍開至東周的首府洛陽南郊,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周定王忐忑不安,派王孫滿去慰勞。莊王藉機問王孫滿:「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言外之意,要與周天子比權量力。王孫滿委婉地說:「一個國家的興亡在德義的有無,不在乎鼎的大小輕重。」莊王見王孫滿拿話擋他,就說:「你不要自持有九鼎,楚國折下戟鉤的鋒刃,足以鑄成九鼎。」善辯的王孫滿避開莊王的話鋒,大談九鼎製作的年代和傳承經過,最後才說:「周室雖然衰微,但是天命未改,寶鼎的輕重,還不能過問啊。」莊王不再強求,揮師伐鄭,以問鄭背叛楚國投靠晉國之罪。
楚國雖然一直受到周王室的蔑視排擠,但在強大之後,依然克己復禮,沒有對周王朝動粗。
三、楚漢過渡
秦國是虎狼之國,不講信義。前懷王熊槐被秦國虜走,由於不願意割地,死在了秦國,楚國人非常悲痛,「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為此,楚南公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熊槐死後二十年,楚國被秦所滅,是年,屈原投江殉國。
此後,楚人開始了亡秦之路。陳勝揭竿而起,成立「張楚」政權,開啟了全國反秦的浪潮,啟蒙了民眾反抗的意識。陳勝兵敗後,反秦事業急轉直下,楚人項梁繼承陳勝之志,採納范增的建議,擁立前懷王熊槐的孫子熊心為後楚懷王,以激楚人憐熊槐入秦不返之鬥志,樹立起一面反秦義軍的旗幟。熊心以楚王的身份,有效聚集了楚國各路反秦力量,擁有相當的號召力和凝聚力,反秦勢力日益壯大。項梁失敗後,楚國兵力大不如前,懷王聚集項羽、劉邦、呂臣等部,重新對秦作戰,直至秦朝滅亡。
楚懷王與諸將約定「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及秦亡,項羽因晚於劉邦入關,差人報懷王要求改變先前「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的約定,懷王不允,項羽懷恨在心,佯尊熊心為義帝(「義」即「假」),自立西楚霸王,後放殺義帝於江南。
漢王劉邦得知義帝被殺,十分悲痛,令三軍發喪,縞素三日。發檄文佈告全國:「天下共立義帝,北面事之。今項羽放殺義帝於江南,大逆無道!寡人親為發喪,諸侯皆縞素。悉發關內兵,願從諸侯王擊楚之殺義帝者《史記·高帝本紀》」。天下諸侯響應,漢王得各路大軍,殺奔彭城,討伐項羽,揭開三年楚漢之爭的序幕。
項羽從此由盛轉衰,直至滅亡,漢王劉邦平定全國,成為天下新主,由此楚國過渡到了漢朝,華夏民族從此也有了新的稱謂:漢族。陳勝、項羽、劉邦皆為楚人,此三人成就了亡秦的事業,應驗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預言。
劉邦、項羽都曾大興楚文化,漢武帝獨尊儒術後,楚文化溶入傳統中原文化,形成了新的漢文化。
點擊與作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