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裁統治者卡扎菲的死代表著利比亞將迎來一個新紀元。但同時,該國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德國之聲記者Rainer Sollich發表評論。
他曾經在電視演說中將反對他的人比作老鼠,現在這些老鼠們報了仇,取了他的性命。穆阿邁爾·卡扎菲已經在逃出蘇爾特市的路上身亡,而那座城市曾經是他的支持者所佔據的最後一塊陣地。現在,反對派已經佔領了這裡,而這位69歲的老人明顯是死於戰鬥中留下的重傷。與他曾經慷慨激昂的宣誓詞中所描寫的一樣,卡扎菲的確當了一把「烈士」。就當全世界都還在猜測他究竟是死了還是被俘虜的時候,從首都的黎波里已經傳來了第一波慶祝勝利的槍聲。
不僅是利比亞,就連整個阿拉伯世界也很少有人會為卡扎菲的死感到惋惜,在西方世界就更是如此。他在這裡不僅僅被看作為一名恐怖份子的支持者,打劫者和軍政獨裁者。由於歐盟在外交政策上步調不一,並缺乏對人權的關注,致使卡扎菲曾經一度能夠大搖大擺的遊走於巴黎和布魯塞爾之間。他曾經受到像貝盧斯科尼這樣的歐洲領導人的熱烈歡迎,因為卡扎菲曾經一度用充滿非議的方法阻止了非洲難民大量湧入歐洲。當他的人民開始起身反抗的時候,歐洲和美國人才改變了這種試圖與他接近的政策。就算是西方國家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利比亞的政治變革,我們還是不能忘記曾經發生的這一切,並應該以此為鑒,反思以後應該如何與獨裁政權打交道。而到目前為止,歐盟對此隻字不提。
卡扎菲的死訊傳出後,蘇爾特市歡呼的人群
利比亞新一輪領導層並不輕鬆
卡扎菲的死也省去了他究竟應該受到本國法庭還是國際法庭審判的討論。但仍然重要的問題時,利比亞新一屆領導層將怎樣面對這位獨裁者留下的政治殘局。他給國際社會留下的跳梁小丑的印象不能掩蓋他曾是阿拉伯世界中最殘忍、野蠻的獨裁者之一的事實。酷刑、刺探、騷擾和暴政是他統治時期的家常便飯。所有的這些必須得以澄清。這也就意味著那些曾經服務於卡扎菲暴政統治機器下的官員必須接受正義的審判。而這一過程必須在法制國家的框架中進行,不能摻有復仇情緒。
卡扎菲的死為利比亞未來的發展掃清了障礙。他戛然而止的生命代表了這個北非儲油豐富的沙漠國家終於迎來了新的時代。但利比亞所面對的政治挑戰也異常艱難,該國即沒有通過事實檢驗的政治文化,也沒有運行有效的政府公務機構,一切需要從零開始。過渡領導層必須準備開展民主選舉,並同時平衡各個衝突派別以及部落的利益,這其中包括推崇歐洲式民主制度的政治人士和伊斯蘭宗教力量。利比亞自己無法做到這些。它必須找到屬於自己的發展道路,同時也不得不求助於國際社會的支持。當然,它也應該毫無避諱的接受這樣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