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要降溫災難報導 學者怒批媒體控制(圖)

發表:2011-07-30 21:4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網上調查顯示98%的人認選擇「呸」來表達對政府處理7-23特大事故的滿意度

中共在重大鐵路事故的報導中仍強力控制媒體。法廣報導,7.23溫州動車追尾特大事故後第七天,中宣部連續下令,要求媒體停止報導和評論此事。報導援引中宣部禁令說:「鑒於7.23特大鐵路交通事故,境內外輿情趨於複雜,各地方媒體包括子報子刊及所屬新聞網站對事故相關報導要迅速降溫,除正面報導和權威部門發布的動態消息外,不再做任何報導,不發任何評論。」

官媒有否造假引關注

關注中國民主的山東大學退休教授孫文廣說,中宣部就是要讓中國的媒體服服貼貼做中共當局的傳聲筒和宣傳機器。

孫文廣對美國之音說:「中國的媒體全部有中共宣傳部管理、管治與領導,他們在中國報導的空間是很小的。基本上說,你歌頌共產黨、歌頌當局都沒問題,而你要表達一些批判性的意見,那麼輕的警告,重的制裁,不讓你在這裡幹了。所以中國的媒體實際上是官方或者說是中共當局的一個傳聲筒,一個宣傳工具,它沒有真正媒體的自由。」

他說,新華社就7.23溫州動車追尾特大事故最初報導,起因是雷擊、是天災。而日前爆出的最新消息說「紅燈錯便綠燈致追尾」,雷擊不會變紅燈為綠燈,顯然這是一起人禍。因此孫文廣質疑,「最初新華社是否造假?」

另外網上報導指出,中國官方在事故發生後稱,事故發生的時間為7月23日20點34分,網民上傳網友外拍照片顯示,確切的時間為20時27分,網民推測官方修改中間的7分鐘時間,將兩車間的時間差15分鐘縮短,為官方掩飾人為的調度錯誤。

孫文廣引述中國總理溫家寶在事故現場對媒體的話說,7.23動車特大事件「關鍵在於能否讓群眾得到真相,因此處理的過程應當及時、準確地向群眾發布信息。」

中宣部嚴控媒體使之成傳聲筒

他指出,獲得真相有幾種途徑,重要的是要有來自於獨立的媒體的調查報導。他說,中共當局要求全國報紙、電視發布消息都以新華社為準,如果「新華社造假掩蓋真相,就會造成全國媒體跟著造假,全國就會一片黑暗,誰也難於知道真相。」

就在他講這番話之前,東方網,德國之聲等網上多家媒體報導說,中央電視臺新聞節目《24小時》電視製片人王青雷被停職,原因是在7月25號的節目中完整報導了 7.23 動車事故,並指責鐵道部在事發後迅速將車頭掩埋的做法。

央視製片人說真話被停職

在王青雷製作的節目中,主持人評述事件時責問:「如果沒有人的安全,這樣的速度我們到底要不要?走得太快不要把人們的靈魂落在後面。」次日,節目組隨即受到整肅,王青雷作為負責人被停職。

有網友批評說,央視真實報導溫州追尾事件的製片人王青雷被停職,此事背後定「有上峰指令。這個上峰是誰?應該追究責任。」

王青雷週三在微博中寫道:「一個國家,只要還有一個不畏強權針砭時弊的記者,這個國家就還有靈魂。」  據報,這條微博已被轉發超過四萬次, 有網民稱王青雷為中國良心。

民眾需要真相,他們不滿官方及媒體的造假和掩蓋真相的做法。

新浪微博的一項調查顯示對政府救援行動滿意和比較滿意的各佔百分點一,而以一個「呸」字表示不滿的佔了98% 。11萬7000多人參與了此項調查,調查已於日前被「和諧」。

山東大學退休教授孫文廣說:只有揭露真相才能夠安撫民心,才能懲治腐敗官員,才可能制止災難重複發生。但是在事件報導中,中宣部要求媒體都使用新華社通稿的做法,只能導致千篇一律,甚至掩蓋真相。

他表示,「為了讓民眾瞭解真相,應該開放國外獨立媒體的採訪報導!開放網路上的報導和民意調查。讓民眾瞭解真相不能只靠政府公布,更重要的是依靠民間和獨立媒體的揭露。」

中國的現實是,國內媒體都受到控制,開放外國媒體報導談何容易。孫文廣深知達到這一目標的艱難,他對美國之音說:「我們應該發出的聲音還是要發出來,大聲呼籲,對他們施加一些壓力。他們聽不聽在其次。」

中國對媒體的壓制不能平息民眾瞭解真相的要求。就像央視被停職的電視製片人王青雷在微博中所說的一樣:老是這不讓報那不讓報,最後換來的會不會是中國民眾的「以暴易暴」?



来源: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