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當
人們常把受騙叫做「上當」。其實「上當」的原意是指到當鋪去典當東西。
清朝末年清河地方有一個大戶人家姓王,世代經營當鋪,家大業大,生意興隆。
生活富裕了,各房的族人開始懶於經營了,就把資金吁入當鋪作入股的股東,日常的典當營業事務全交給一個名叫壽苧的年輕人來主持。壽苧酷愛讀書,喜歡校刻書籍,對生意卻並不精通,處理典當業務非常隨便。
王氏族人見此情景,都認為有機可乘,不約而同地從自己家中拿一些無用的東西到當鋪來典當。各人估定了高於物品本身的價格,要夥計如數付給,夥計不敢得罪股東老闆,壽苧也心不在焉,不加阻攔。
就這樣,沒過兩個月,典當的資本就被詐騙得差不多了,一家資金充足的當鋪破產了。因此,當時流傳著這麼一首民謠:清河王,自上當,當得當鋪空了檔。
「上當」原指去當鋪典當東西,後來人們就把受騙叫「上當」。
書香
「書香門第」中的「書香」是什麼意思?許多人不太清楚。
其實原來是古人為防止蠹蟲咬食書籍,便在書中放置一種芸香草,這種草有一種清香之氣,夾有這種草的書籍打開之後清香襲人,故而稱之為「書香」。
芸香草亦稱芸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產於我國西部,有特異的香氣,可以入藥,嚼之有辛辣和麻涼的感覺。因為古人常在書籍中放這種草避蠹驅蟲,所以除「芸人」指農人,「芸芸」指眾多外,與「芸」宇有關的詞多與書籍有關,如「芸編」指書籍,「芸帳」指書卷,「芸閣」指藏書之閣,「芸署」為藏書之室,「芸香吏」則指校書郎。
杜撰
「杜撰」一詞的意思,大家是知道的。打開詞典查一查,注曰:沒有根據地編造。但是杜撰這個詞的來歷,卻有一段軼聞,這倒是很少有人知道的。
古時候,有個叫杜默的人,喜歡做詩。但是,他寫的詩,內容空乏,不著邊際,毫無真情實感。而且,他的詩不講韻律,有人說他寫的東西,詩不像詩,文不像文,實在是不倫不類。因此,人們每逢看到不像樣的詩文就脫口而出:「這是杜默撰寫的。」後來這句話逐漸簡化為「杜撰」。再後來,「杜撰」又被引申為不真實地、沒有根據地編造的意思了。
掛歷
現代家庭中使用掛歷的越來越多,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掛歷竟是從古時的討債本深化而成的。
在古羅馬,有一批專門從事放高利貸的人,他們按月向借戶收取利息。為了防止差錯,他們往往使用一種特殊的小本子,以月為單位,按日期排列,何月何日什麼人該還多少債,收多少利息,都一一記在小本子上,還附有記事欄,一覽無遺。
後來,這一簡便的方法逐漸為其他行業所借鑒,作為記事備忘之用,流行開來。
香港著名英商太古洋行第二任華人買辦莫藻泉上任後,興建了一家糖廠。1884年,他推出一種類似海報廣告式的「月份牌」,用以宣傳太古糖廠的產品。莫藻泉特意聘請設計師關蕙農設計畫面,內容多為花卉、吉祥人物、福、祿、壽、喜、中國古代天官賜福、迎春接福及仕女圖等。凡購買太古糖者,贈送「月份牌」一幀。
後來,許多廠商競相印製免費贈送「月份牌」,並不斷改進形式。隨著歲月的流逝,一些人把月曆訂在一起,一年一本,「討債本」和「月份牌」便逐漸演化成今天的掛歷。
借光
戰國時期,秦國有個大臣叫甘茂,因遭奸臣陷害,不得已逃往齊國。
當甘茂逃出秦國的邊境函谷關時,正好遇到當時很有名的縱橫家蘇代。蘇代問甘茂要到哪裡去,甘茂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給他講了一個「借光」的故事:
據說,在一條江邊住著許多人家,每天晚上,各家的姑娘們各自帶著點燈的油聚在一起把油倒進一盞大燈裡,一起在燈下做針線活。而有一個姑娘家裡很窮,出不起燈油。所以,其他姑娘就討厭她,準備把她趕走。窮人家的姑娘卻對大家說:「我確實不能拿燈油來,可是,如果每天我早早地趕到這裡,大家回家時我晚點走,替大家打掃打掃屋子,安置一下桌凳,這樣對你們會有好處的,你們為什麼還吝惜這照在四周牆上的一點餘光呢?如果借點光給我,我同你們一起做針線,這樣對你們也不會有任何妨礙的。」姑娘們覺得她說的話很有道理,就把她留下了。
蘇代聽了甘茂的這個故事後,明白了他的意思,於是他們倆一齊去了齊國,蘇代在齊王面前竭力推薦甘茂,於是齊王拜甘茂為上卿。
現在,我們經常聽到「借光」一詞,就是從這個故事裡來的,指請求別人給自己方便。
染指
人們用「染指」指分取不應該得到的利益,也指插手某件事情。典出《左傳•宣公四年》。
春秋時期,有一天,公子宋和子家去見鄭靈公。將進宮門公子宋忽然停住腳步,抬起右手,笑瞇瞇地對子家說:「你看!子家莫名其妙地看著公子宋的手,只見他的食指一動一動的,不禁搖了搖頭,也伸出自己的右手,卻了動食指,說:「這誰不會!」公子宋哈哈大笑,說:「你以為是我讓食指抖動的嗎?
不!這是它自己在動。不信你再仔細看看!」子家認真地觀察了一會兒,再動了動自己的食指。果然,公子宋的食指的抖動與自己食指抖動的狀態不一樣。公子宋得意地晃著腦袋說:「看樣子,今天有好吃的在等我們哪!以往每當我這食指動起來以後,總能嘗到新奇的美味!
子家將信將疑。兩人進宮,發現廚子正在把一隻已經煮熟了的甲魚切成塊兒。這隻甲魚特別大,是一個楚國人進獻給鄭靈公的。鄭靈公見這隻甲魚很大,可以分給好多人吃,決定把它分賜給大夫們嚐嚐、子家忍不住朝公子宋翹了翹大拇指。公子宋笑著晃起了腦袋。鄭靈公見這兩人這麼沒規矩,不禁皺了皺眉頭,問:「你們在笑什麼?」子家就把剛才宮門外的情況講了一遍,鄭靈公聽了,含含糊糊地說了句:「喔,真有這麼靈驗?」便不再說什麼。
過了一會兒,大夫們到齊了。那只已經切成塊兒的大甲魚入在鼎(當時用來煮食物的青銅炊具)內由廚子裝進盆子,先給鄭靈公,然後給各位大夫。鄭靈公先嘗了一口,稱讚道:「味道不錯!」示意大家一起吃。大家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但是,公子宋卻呆呆地坐著。原來,他面前的桌案上什麼也沒有。
顯然,這是鄭靈公安排好的。公子宋窘迫不堪,臉上紅一陣,白一陣。他看著鄭靈公,鄭靈公正吃得很香,一邊和大夫們說笑,似乎根本沒有注意到他。他又看看子家,見子家也吃得起勁,一邊還朝他扮鬼臉。公子宋再也忍不住了,忽地站起來,走到大鼎面前,伸出指頭往裡蘸了一下,嘗了嘗味道,然後,大搖大擺地走了出去。
倒楣
「倒楣」一詞本是江浙一帶的方言,指事不順利或運氣壞。
此語產生的時間算來不長,大約在明朝末年。那時候,中於「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嚴重地限制了廣大知識份子的聰明才智的發揮,加之考場舞弊之風甚盛,所以一般的讀書人要想中舉是極不容易的。為了求個吉利,舉子們在臨考之前一般都要在自家門前豎起一根旗桿,當地人稱之為「楣」。考中了,旗桿照豎不誤,考不中就把旗桿撤去,叫做「倒楣」。
後來,這個詞被愈來愈多的人用於口語和書面,直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