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漠與熱情是一對反義詞,多半是用來描述人與人在交往中所表現出來的態度。一個人是冷漠還是熱情,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性格,所以才會有生性冷漠或生來熱情之分野。
談到冷漠,人們自然會想到那些對他人不熱情甚至不友好的人及其行為。其實,從更深層的意義上講,冷漠是指人在處世當中所表現出來的那種決絕的態度。冷漠的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他清楚自己做事的目的,他的行為是絕對受理智掌控的。他不會輕易受外界的影響,也不會為他人的觀感情緒所左右,更不會出於愛「面子」而去違心地做自己本來不願意做的事。所以說,冷漠的人一定是理智的人。
話說到此,如果我說美國人中有相當一部分都屬於這種冷漠之人,不知道你會不會有太多的異議。說美國人冷漠,對於一個初來乍到美國的外國人來說,未必會接受。因為美國人的熱情是出了名的,走在路上連陌生人都會和你打招呼,搞得你心裏暖融融的,還有什麼比這更顯得熱情呢?然而,當你真正走近他們,情況便遠非如此。
從小事可識大體,美國人的心理就是這樣,他求你幫忙或捧場,選擇權在你手裡,你可以幫,也可以不幫。但如果你選擇幫忙,就說明你是情願的。所以,你就不能有圖報的心理,更不要推理說,將來你若求他幫忙,他也會痛快地答應。因為按照美國人的思維邏輯,這實在是兩碼事。這就是美國人的冷漠式思維,它很有邏輯,也不無道理,但就是令很多中國人想不通。
美國人在這點上做得不能不令人欽佩。比如,孩子課外參加的許多球隊,多半都是由家長志願參與的一種活動,一般家長要擔當教練,裁判,陪練,甚至清場,募捐,等等,這裡家長的參與就顯得異常重要。以前一向認為美國人是比較願意做志願者這件事的,但是有一些另類的美國人:他們絕不會做他們不想做的事,如果他/她認為那件事於己關係不大,或者覺得有別人替他們做了最好。儘管教練(也是家長)一再強調這類活動是volunteer base,他們也會全然不顧,絕對不像咱們中國人那樣,礙於面子怎麼著也去做點吧。
很多事情讓人感到一些美國人的冷漠是滲透到骨髓裡面去了。事實上,美國人的這種冷漠不僅表現在他們之間的社會交往中,也表現在他們的家庭關係中,夫妻之間,父子/母女之間,甚至在夫妻離異過程中,幾乎無處不在。說到底,都是由他們那種冷漠的思維方式決定的。
較之冷漠,熱情一直是為人稱道的一種品行。我們談論一個人有多好時,經常會說他多麼熱情友善。熱情自然也是有所不同的,有發自肺腑的,也有無可奈何的。後者多半就是出於面子,因為愛面子,或者說有時是迫於面子,人們不得不去做好多事。
說到這裡,就不能不提我們中國人的「面子」文化。不知道有多少人撰文抨擊過這種豆腐渣文化,把它說得一文不值。在面對美國人的冷漠思維和冷漠行為的時候,倒使我懷念起中國人的「面子」來。其實,凡事總有正反兩個方面,「面子」文化有它的弊端,但也有它良性的一面。至少,講究面子會使人感到什麼是難為情和不好意思,會使人產生羞辱感以及對不住他人的正常人的感覺。一個人如果全然不顧及面子,那麼,他從思維到行動都會無所顧忌,他既不會考慮別人的情感感受,更不會權衡別人的利害得失,而只要自己舒服暢快就行。這也正是一些美國人所嚮往的自由。說到底,美國人的冷漠思維和行為還是來源於他們對於個人自由的崇尚與追求。
中國人一向有愛面子的傳統,愛面子似乎已經成為我們思維習慣的一部分。有些事儘管認為並不是自己份內的事,可做可不做,但很多時候礙於面子,還是硬著頭皮去做了。這也是中國人總留給別人熱情的印象(當然,很多也的確是出於真誠)。這樣看來,中國人的熱情中就夾帶著許多盲從的成分,和美國人的冷漠中伴隨著堅定的理智,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當然,不可否認美國人當中也不乏熱情者;中國人當中也存在著冷漠之人。但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不在本文討論的範圍之內。
不管是美國人的冷漠,還是中國人的熱情,在它們的背後都隱含著兩種思維方式的巨大差異。前者是理性的,有明確方向的;而後者則是被動的,有時甚至是盲目的(真誠的熱情理當除外)。回顧歷史,這種思維方式上的反差,在中美兩國的許多外交事務中,不是也曾有過「令人刮目」的表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