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中國國內對通脹成因的評述日益集中到政府不太願意承認的一個「點」上,即政府發行貨幣過多,僅2010年前三季度就超發43萬億元。
持此論者其中就有中國的金融官員。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院長吳曉靈直言:「過去30年,我們是以超量的貨幣供給推動了經濟的快速發展。」根據官方數據,2009年,中國GDP總量為33.5萬億元,廣義貨幣供應量為60.6萬億元,是GDP的1.8倍,多出了27.1萬億元。中央政府承認這一事實是通過總理溫家寶的兩次講話——從今年兩會期間要「消除房價物價上漲的貨幣基礎」,到4月13日溫相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調「消除通貨膨脹的貨幣因素」,正式承認發行貨幣過多。
應該說中國政府很清楚地知道通貨膨脹會動搖經濟基礎、民心,一想到半個世紀之前國共內戰的關鍵時刻,中共通過經濟學家冀朝鼎(中共黨員、派到國民黨政府的「臥底」)向宋子文提出發行金元券的建議,搞垮了國民政府的金融體系這一歷史經驗,中共可不敢繼續玩通脹這把火。因此將控制通脹當作今年頭號大事來抓,甚至放在比調整經濟結構更優先的位置上。問題是,通貨膨脹這隻老虎一旦放出籠,還能再將它關進籠子裡嗎?
釋放外匯儲備壓力當然是辦法之一。今年4月初,中國外匯儲備已經突破30,447億美元,這對中國來說不僅不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相反還是包袱。因為按照中國的外匯制度,外儲每增加一元錢,央行就得相應地發行約6.5元左右的人民幣。外匯儲備越多,央行在國內注入的貨幣越多,造成通脹持續上漲。所以,中國正在想辦法釋放龐大的外匯儲備壓力。除了繼續採取「藏匯於民」的方式分散風險之外(即境內個人年度購、結匯額度由2萬美元提高到5萬美元);還採取了一些新的辦法:
一是鼓勵中國資本到境外投資並放寬限制。就在今年3月14日,國家發改委宣布將公布新的《海外投資條例》,從本月起對資源類境外投資重大項目需要審批的金額起點從3,000萬美元提升到3億美元,非資源類境外投資重大項目需要審批的金額起點從1,000萬美元提升到1億美元。央企限額以下均適用備案制,不需要經過審批。這一新規定使國家發改委的核准許可權從金額上放寬了十倍。
二是大量購買歐元債券,中國已表示將購買40億至50億歐元的葡萄牙國債,中國還表示將分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拯救歐元危機應對基金總額2,500億歐元中的155億歐元。此外,中國還大量提升對歐洲部分國家的投資,目前投資的項目主要有:希臘港口、塞爾維亞橋樑、波蘭高速公路、羅馬尼亞能源網路以及葡萄牙海運公司。
但通過這些辦法釋放出去的外匯儲備壓力畢竟有限,尤其是第二種方式還得考慮歐洲的態度。由於中國增持歐元區國家國債以及在歐洲投資的快速增長,已經引起歐洲部分人士對中國經濟實力強大之後的擔憂,「中國威脅論」冒出苗頭。再投往美國國債,則是中美兩國都不希望看到的情況,截至今年1月底,中國的美債持有量為1.15萬億美元,外界稱中國為美國的第一大債主。這種狀況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都很不放心。對於美國來說,總有點擔心這種債務關係可能構成種種牽制,儘管後來有文章稱中國並非美國第一債主,因為中國的持有美國債務在其中所佔的比例不到10%,美國的負債多半都是國內的債務(見「美國的大債主真是中國嗎?」《華爾街日報》2011年4月15日)。但美國似乎也不希望中國多購國債了;對於中國來說,也不想將雞蛋全放在美元這隻籃子裡,它希望分散風險。
上述數種方法消化掉的外匯儲備並不能達到令中國完全減輕通脹壓力的程度。不少專業人士測算,認為中國只需要約7,800億美元的儲備,能夠支付三個月的進口並支付中國所有的短期外債即足夠。這個標準通常是一個國家需要持有多少儲備以防備金融危機的標準尺度,中國現在的外匯儲備擁有量遠遠超過這一標準。
這種釋放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外匯儲備過於龐大帶來的困擾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中國現有的人民幣匯率機制與貿易收入將促使外匯儲備持續攀升。如果改革匯率機制,讓人民幣升值,中國的對外出口將受到很大影響,而出口又被認為是中國的經濟支柱。更何況這個重大決策將受到中國國內各利益集團的影響,並非央行這一機構就能夠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