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希望生活在物價穩定的社會裏,但物價穩定如果要付出失去企業與消費者、失去市場定價權的代價,將得不償失。
據媒體披露,4月13日上午,全國工商聯將召開新聞發布會,各個商會可能集體宣布,為了抑制通脹預期,保證重要消費品不漲價。
該消息並非空穴來風,因為行政控價之風愈演愈烈。4月2日上午,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再次會同國家發改委經貿司、商務部市場運行司約請17家協會負責人,召開了重要消費品行業協會座談會,強調維護價格穩定。4月8日有報導稱,生產金龍魚等小包裝食用油的益海嘉裡已被要求暫緩漲價,這一措施還將影響到其他食用油同行。去年11月,相關企業被要求在今年3月前不要漲價。更確鑿的信息是,繼康師傅宣布暫緩桶裝面漲價後,跨國日化企業聯合利華3月31日傍晚也發表聲明稱,「暫緩原定於4月1日執行的價格調整。」
行政控價得不償失。
通脹得不到有效控制,抑制消費品價格無法持久。此輪消費品的漲價風由通脹導致,通脹導致企業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漲,去年製造企業人力成本大約上升30%、原材料價格上升30%~50%,企業依靠內控已經無法消化成本上漲因素,最終出現沒有定價權的下游終端消費品企業的漲價風。抑制消費品價格上漲,其實質是讓企業為通脹買單,為原材料價格上升買單,為社會轉型買單。
長期控制終端消費品價格只能導致以下結果:或者是資金力量較為薄弱的企業倒閉,短缺經濟回潮;或者政府進一步控制上游原材料價格,最終使所有的價格都處於行政控制之下;或者企業陽奉陰違,表面不漲價,實際上質量下降短斤缺兩,形成實質上的漲價。
行政控價在內部將使經濟模式回到計畫經濟時代、回到大家憑票購買平價產品的短缺時代。從外部而言,即便我們想回去也已經回不到過去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除非中國閉關鎖國,否則無法避免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升的影響,更不可能免受英美等國寬鬆貨幣政策的衝擊。4月11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秘書處公布,市場監督原油一攬子平均價上週再創新高,達到每桶117.39美元,是自2008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行政控價必然顧此失彼,終端消費品價格受到嚴格控制,而重要的原材料價格照漲不誤。就在央行宣布加息的次日,4月7日,發改委宣布再次調整汽柴油價格的通知,其中,汽油每噸上漲500元,約合人民幣0.37元/升;柴油每噸上漲400元,約合人民幣0.34元/升。這也是發改委今年以來的第二次上調成品油價格,國內成品油價格創出歷史新高,成為國內日用品價格上漲的重要推手。人們有理由質問,為何石化巨頭能漲價,日化巨頭卻漲不得?這正是阿Q的不平,和尚動得,我動不得。不公平感加劇,惡性影響不在通脹預期之下,發改委偏袒到極點的父愛主義,將使市場的定價體系徹底失衡。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將宣布重要消費品不漲價的是全國工商聯,而不是行政機構,或許是試圖最大程度地消除行政控價的負面影響。如此一來,恰恰暴露了全國工商聯名為會內企業的娘家人,關鍵時刻卻成為企業的敵人。這個民間社團組織,其民營企業的娘家人的身份受到嚴重質疑,表面上由全國工商聯下屬的商會出面進行行業價格自律,實際上是由行政機構操縱全國工商聯出面進行實質上的行政控價。無怪乎,越來越多的商會自謀出路,按照國家民政部一份文件的要求,全國工商聯下轄的28家全國性行業商會正在進行脫鉤。這些商會涵蓋了冶金、石化、基礎設施、醫藥、房地產、環境水務、紡織服裝等行業的民營企業。
抑制通脹的治本之術,一是控制氾濫的貨幣,二是建立正確的激勵機制鼓勵企業提高效率。前者意味著嚴厲而明確地加息,直接改變目前的負利率狀況,後者意味著中國市場改革的深化,最大程度地減少不勞而獲的市場食利階層。
溫家寶總理近日在調研時指出,穩定物價總水平是當前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並稱將綜合運用多種價格和數量工具,消除通貨膨脹的貨幣因素,這是治本之術之一,而盡快落實非公經濟三十六條,是另一個重要的抑制通脹手段,兩者不可偏廢。
消費品不漲價效果最多隻有幾個月,既不能說明企業愛國,也不能說明市場寬鬆,更沒有顯現政府通過貨幣與市場改革從根本上抑制通脹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