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uters
二月,深圳一家電子工廠新招募的農民工在排隊。
人短缺和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揚會意味著中國出口奇蹟的終結嗎?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今年第一季度對87家製造業公司進行的調查顯示,工人的工資在不斷上升,但卻不是許多人所害怕的大幅飆升。中國2010年出現的製造業公司罷工浪潮以及許多省份大幅上調最低工資標準使許多人擔心,中國勞工的低成本時代正在結束。
儘管中國一半以上的人口仍居住在農村,但30年來的經濟發展以及勞動人口的日漸老化,卻使能從農村轉移到工廠工作的年輕力壯勞工越來越少。
但渣打銀行的調查顯示,2011年的工資增幅為9%至15%。這比2010年10%的工資增幅略高,但比20%至30%這一許多人曾經預期的漲幅要低。
鑒於中國的勞動力總數超過7.9億,僅對87家製造業公司進行的調查可能涵蓋面還是太小。但中國央行的家庭工資期望值調查也顯示,今年的工資水平只有溫和增長,增幅略低於上年同期。
中國勞工觀察(China Labor Watch)的李強估計,製造業農民工的工資水平繼去年上漲10%後,今年將增長15%。中國勞工觀察是一個調查中國出口行業工人狀況的組織。由於中國沒有關於農民工工資的官方數據,能得到些這方面的調查和估計數據就不錯了。
對中國經濟來說,工資增幅低於預期短期看是好事,長期而言卻是壞事。至少眼下,這意味著工資對通脹壓力的推動作用會小些,而出口商的成本壓力也會得到控制,人民幣升值和原材料價格高企目前已經把出口商搞得苦不堪言。過去一年中,紡織品生產商不得不消化高達150%的棉花價格漲幅。
但中、長期而言,出口商的所得就是工人的所失。工資水平的溫和上漲對於增加工人實際收入、實現中國政府讓海外需求與國內需求實現再平衡的目標都起不了多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