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軍於9日在拉斯拉努夫近郊與政府軍展開激戰,圖為反抗軍在濃煙掩蔽下正向前挺進。(Photo by John Moore/Getty Images)
【看中國記者萬厚德綜合報導】在卡札菲頑強的抵抗下,效忠卡札菲的政府軍與反抗軍持續混戰,利比亞局勢因此陷入僵局,茉莉花的效應順勢進逼沙特,抗爭在利雅德正集結醞釀,所導致逐日翻升的油價趨勢,令全球坐立難安。專家評估,一但沙特不保,油價每桶將達250元美金,全球經濟勢必哀鴻遍野。
卡札菲的佣兵軍團在3月7日對反抗軍佔領的石油重鎮米斯拉塔與拉斯拉努夫展開了陸空襲擊,政府軍雖裝備精良,但反抗軍在人多勢眾的優勢下,讓雙方陷入拉鋸戰。渾沌的亂局,使得大批百姓流亡失所,結至目前為止難民人數已超過百萬人。這也同時造成義大利等地中海沿岸歐洲國家空前的緊張局勢,卡札菲以據此要脅北地中海濱的歐洲國家,一旦他垮臺,「你們就必須面對難民潮,成千上萬難民將會從利比亞大舉湧入歐洲。」
色厲內荏卡札菲尋下台階
雖然卡札菲在軍事武力上仍有一定的能耐,但是在面對人多勢眾的反抗勢力和國際一面倒的制裁聲浪下,卡札菲也不得不開始尋找可能的下台階。同時也有消息指出,利比亞國防部長尤尼斯和革命指揮委員會一名將軍因拒命攻擊國人而在首都的黎波里遭到軟禁。若消息屬實,意味卡札菲在政權生死存亡之際,政府和軍中都出現了反對他的力量。
兩家阿拉伯文報紙與半島電視臺(al-Jazeera)7日報導,利比亞強人卡札菲正謀求和解下臺,不過當局未證實這項說法。半島電視臺指出,卡札菲已經向反抗軍提案召開國會,為自己下臺前能獲得某些保證鋪路。
報導說,卡札菲已經向由反抗軍組成的臨時委員會提出要求。報導援引委員會說法指出,卡札菲希望自己和家人安全獲得保障,也不用受司法審判。不過據稱已遭到拒絕,理由是這會讓卡札菲「光榮」下臺,對於犧牲者是種侮辱。另一方則提案由卡札菲把政權交給國會領袖,帶著獲保障的部分金錢離開國家,委員會認為,整個談判過程,錢是個障礙。冥冥中,利比亞的結局似乎已經成了定數,焦點開始轉移到了沙特。
抗爭蔓延沙特美國兩難
沙特的異議人士在上週五於利雅德發起了「週五動員日」的示威活動,這也是首都首次爆發反政府示威活動,同時也在東北部什葉派省分集會。不過在沙特當局的嚴控下,示威未擴大,人數也不如預期。6日,沙特當局為了平息反對派後續推動的「憤怒日」所可能引發的大規模抗爭行動,釋放了一名於2月底逮捕的什葉派教士。不過反對派人士已開始透過網路號召包括遜尼派在內的穆斯林教徒在11日走上街頭,推翻沙國王室。他們揚言,將讓婦孺站在示威最前線當人肉盾牌,以阻絕保安部隊的武力相應。反對派希望能號召至少2萬人在11日起集結於首都利雅德與東北部什葉派省份的城市,要求沙國王室停止貪瀆惡行,甚至推翻。
沙國安全部隊已在多數沙國什葉派所居住的東部省卡提夫區部署重兵,滿載士兵的巴士塞爆通往港都達曼與其他城市的國道上,據估計這次的佈署兵力達1萬名。沙國當局仍企圖說服民眾不要支持311抗議,理由是許多抗議者是「伊拉克人與伊朗人」等外國勢力。沙特也同時警告巴林的遜尼派王室,如果無法鎮壓巴林什
葉派動亂,將「協助」出兵平亂。
沙特回教什葉派人口主要集中在石油資源豐富的東部省分,佔沙特總人口約10%。他們投訴被回教遜尼派建制邊緣化。
在埃及的革命過程中,美國總統歐巴馬一直到當局開槍鎮壓才轉而支持抗議民眾,促成穆巴拉克的下臺。這項拋棄穆巴拉克的作法令阿拉伯盟國同感緊張,他們擔心,若歐巴馬政府也如此對待巴林國王,將會引發連鎖反應,增添中東動盪。為此波灣合作理事會國家發動遊說,警告美國不要輕忽巴林王室垮臺的後果。然而沙特一但開槍鎮壓,勢將迫使歐巴馬做出選邊站的抉擇,無論哪邊,也都將產生不利的影響。同時,根據美國情報單位的資料顯示,沙特極有可能出兵目前美軍第五艦隊總部所在地的巴林,國務卿克林頓.希拉里與國防部長蓋茲也均表示支持巴林王室,阿拉伯國家的遊說因此奏效。《華爾街日報》5日報導,歐巴馬政府正在擬定新的中東策略:只要盟邦願意改革,美國就會助其繼續掌握政權。日前,美國已告誡巴林領袖避免以暴力鎮壓反對派後,開始要求巴林抗議者支持王室併進行協商。除巴林外,美國也把這套巴林模式,用在摩洛哥與葉門之上。
對沙特王室的支持還兼具另一項因素考量。對於利比亞的局勢,美國在當今國際氛圍下,實難以軍事干預,即便是飛航禁令都有所顧忌。但是與美國保有密切軍事合作關係的沙特,倒是可以協助提供反抗軍軍火設備,在1980年代阿富汗抵抗蘇聯軍隊時,沙特就曾應美國要求,對阿富汗游擊隊,甚至塔利班組織提供武器,以協助對抗入侵的蘇聯部隊。據英國《獨立報》週一報導,美方已要求沙特提供利比亞武器,包括可以對付卡札菲裝甲部隊的反坦克火箭、迫擊炮、以及可以擊落政府軍戰機的地對空導彈。一但同意,將可於72小時內將軍火送達反抗軍所在地班加西。卡札菲曾企圖暗殺沙國國王阿布都拉,也因此,一般預料沙國將不會拒絕美方的要求。
部落矛盾利比亞陷內戰危機
觀察家認為,沙特暴發如利比亞或埃及般全面性的動亂局面機率不高,這是因為沙特什葉派人數比例甚低,遜尼派為主的社會與政治結構基本上算是穩固。不過雖然如此,沙特當局仍不敢掉以輕心,畢竟,網路的力量無遠弗屆,獨裁政權最終還是得接受人民的檢驗。至於利比亞的局勢,無論卡札菲的去留與否,轉型為內戰已成必然的結局。
分析指出,利比亞的部落色彩十分濃厚,三大主要部落再分成14個大型部落,再細分成500多個大小不等的小型部落,而沙漠部落的生存法則就是「沒有誰是誰非,只有成王敗寇」。彼此常為了爭奪資源而力拼存亡,只有勝利才有生存的機會。也因此,卡札菲在過去41年的統治期間,不斷透過各種手段肅清敵對部落的勢力,以經濟與政治酬庸等方式,輔以合縱連橫的手法達成部落間彼此制衡的恐怖平衡關係,並借由彼此間的矛盾與衝突獲得穩固政權的機會。其實,一旦各部落長老、民主化人士、穆斯林主義者與被推翻的王室後裔能夠統一陣線,卡札菲政權根本無法維持,只是要這些族群推舉共同的領導人根本不可能,這也是卡札菲「舍我其誰」的猖狂緣由。
《紐時》評論指出,基本上,看似現代化國家的利比亞,實則是實行部落統治,也因此,保留了較多的原始部落的傳統作風。
此次利比亞的動亂,雖源自於人民對獨裁近41年的卡札菲政權的極度不滿,但隨著時間的推長,失控的部落勢力再次崛起,局面已然演變成為各部落間的戰爭,雖然一時間各部落為了推翻卡札菲所代表的卡達法部落而暫時凝聚力量,可一旦革命成功,各作風傳統的部路勢必掀起另一波資源爭奪戰,局面或許正如卡札菲三子薩迪所稱,成為另一個索馬里。
由於利比亞內戰危機升高,市場擔心全球供油出現缺口,國際油價屢創新高,紐約指標原油期貨大漲至每桶超過104美元,累計兩週漲幅暴沖20%。市場專家都認為,全球新一波原油震撼即將引爆;英國國際發展部長警告,最壞的情況油價可能飆到每桶25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