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奧胡會」 難除關係陰霾


美中關係被視為是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不過,兩國之間近來問題不斷,在人民幣匯率、對臺軍售以及朝鮮局勢等問題上分歧明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奧胡會」能達成怎樣的成果呢?看看各界輿論是怎麼說的。

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於1月18號到22號訪問美國,他的美利堅之行受到全球各方的關注。

《德國之聲》報導,德國漢堡全球和區域研究所的中國問題專家帕斯卡.阿布(Pascal Abb)表示,貨幣匯率等爭議,顯然無法通過胡錦濤的一次出訪就得到解決。他認為,"奧胡會"只是行禮如儀,不會有重大的突破。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發表在BBC中文網上的文章,表達了他的觀點:中共妄自尊大,過度自信的力量評估,導致過去兩年中國的外交政策日趨強悍,已經影響到它和美國以及其他國家的關係。

約瑟夫舉例中共咄咄逼人的外交表現有:2009年11月,中國(共)編導、操控了歐巴馬總統對北京的訪問;對歐巴馬會見達賴喇嘛,以及早就簽訂且相對較小規模的對臺軍售反應過激。

此外,中共在南中國海的政策令東盟成員心生恐懼;對中日釣魚島海域撞船事件的過激反應,導致菅直人政府重新強調日美安保同盟。還有,北京對朝鮮炮轟韓國島嶼之後對平壤不加批評,因此疏遠了韓國;在邊界和護照事件上,招惹印度惱火;在歐洲和其他地區,又因為對諾貝爾和平獎做出過激反應而使自己丟臉、難堪。

18號,中國國家形象的宣傳片在紐約時代廣場的戶外大螢幕上滾動播放,為「奧胡會」「造勢」。

德國波恩大學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學武認為,中國實際上對於美國沒有任何'軟實力,因為以共產黨集權體制主導的國家模式對美國人而言是非常反感的。

他指出,現在美國人最關心的是兩個問題:一個是中國人民幣匯率,另一個是在朝鮮問題上是不是站在美國這一邊。這兩個問題胡錦濤肯定不會答應美國的要求。而美國也不會在停止對臺軍售等問題上對中國(共)做出承諾。那麼,「奧胡會」到底應該談什麼呢?美國幾乎所有各大報刊的社論和署名文章都一致認為,不應當只談經濟,而忽視政治和人權。

據《美國之音》消息,美國外交政策分析人士約瑟夫.鮑斯科(Joseph Bosco)在《基督教箴言報》(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上發表評論說,我們應當呼籲中國民主化,只有一個民主的中國,才會是美國的真正的朋友和戰略夥伴,只有民主的中國,才會讓中國人民充分展現他們的才華和潛能。」

《德國之聲》援引《柏林日報》的預測說,新的不愉快事件注定要發生。據瞭解,美國國防部向臺灣供應武器一事已達成新協定。而歐巴馬在胡錦濤訪美前,曾邀請一批中國人權人士到白宮會談。
 



来源:新唐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