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月20日起,央行正式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其中,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均上調0.25個百分點。這是央行近3年來首次加息。雖然受此影響,20日A股出現震盪走勢,但加息並不會改變A股的總體走勢,甚至有助於A股市場由「輸入型上漲」向「結構性牛市」的轉變。
今年十一長假過後,A股市場迎來井噴式上漲。股指由9月29日的2610.68點,上漲到10月20日的3041.15點。10個交易日大漲430.47點,漲幅達到16.49%。其漲勢之凶猛不遜於2007年的大牛市。難怪有人驚呼:大牛市來了。
大牛市並沒有來,來的是「輸入型上漲」。換一句話說,A股市場的這波上漲,主要是由外部因素引發。自9月份以來,美國政府為轉嫁本國危機,開足馬力印鈔,導致美元的持續貶值,並導致了以美元為計價單位的黃金、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暴漲。而日本等國家,為了減輕本國貨幣升值壓力,同樣加大了本國貨幣的投放量,日本甚至實施零利率政策,從而進一步加劇全球貨幣的流動性過剩,進一步推高大宗商品價格。正是受此影響,A股市場在十一長假過後,終於走出了井噴式的上漲行情。特別是10月18日,A股市場創下成交4886億元的天量,更是流動性氾濫的最好表現。
但這種「輸入型上漲」是不可能持久的。從外部環境來說,由美國政府加大馬力印鈔引發的這場貨幣大戰,是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巨大破壞,這場戰爭不可能持續。美國政府之所以掀起這場貨幣戰爭,實際上是美國黨派之間政治鬥爭的一種需要。因為今年11月2日,美國將進行中期選舉。為了贏得這場選舉,歐巴馬政府自然會採取各種手段(包括美元大幅貶值)來為民主黨爭取更多的選票。一旦中期選舉結束,美元大幅貶值的趨勢將會放緩,大宗商品價格將會面臨著大幅回調的壓力。
而就國內宏觀形勢來說,更不支持這種「輸入型上漲」。流動性氾濫、資產價格的上漲,不僅加劇了資產泡沫的形成,而且加劇了通脹壓力,嚴重危及宏觀調控目標的實現。尤其是日前召開的五中全會,進一步明確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並將「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作為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央行面對人民幣升值的巨大壓力,仍然義無反顧地高舉起加息的大旗,向流動性氾濫宣戰,以應對中國經濟發展所面臨的通脹風險。
而與此相對應的是,中國股市更應該走「結構性牛市」之路,這是與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相對應的。尤其是五中全會閉幕之日,國務院下發的《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明確指出,至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要達到8%;至2020年,這一比例將力爭提升至15%。其中,到2020年,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因此,該「決定」的發布,為A股市場指明了投資目標。加上五中全會公報提到的擴大內需戰略以及區域發展總體戰略,這也使得大消費概念及區域經濟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結構性牛市」圍繞著這些熱點而展開,並輔以資產重組概念及每年的業績浪,以此形成股指緩慢上漲、而個股輪番走牛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