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為什麼能夠如此健康?(圖)

發表:2010-09-03 19:5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乾隆皇帝,25歲登基,當了60年的真龍天子,又做了3年的太上皇,最終活到了89歲,是中國歷史上200多位帝王中壽命最長的。根據檔案文獻記載,乾隆80多歲時,身體狀況依然相當地好。乾隆85歲那年去避暑山莊,路上還騎了幾十里路的馬,還能開弓射箭,在園子裡帶著玄孫打獵。86歲那年秋天,乾隆在避暑山莊還用火槍打死一隻園子裡的鹿。說明乾隆這個八十五六老人,身子骨還很硬朗,視力和聽力還都很好。

乾隆為什麼能夠如此健康?如此長壽?大致說來有這樣幾個因素:第一,乾隆先天條件好。乾隆出生時,父親雍親王34歲,正當壯年,母親出身平常,身體健壯。第二,乾隆一直堅持鍛練,鍛練的方式以騎馬為主。乾隆天南海北地出巡活動,平均每年兩次還多,他的大部分時間,不是住在紫禁城,而是外出巡幸,因此人們把乾隆王朝稱為「馬上朝廷」。乾隆出巡,主要是騎馬,在他65歲前,幾乎每年一次從北京到避暑山莊,都是全程騎馬。後來年事高了,也是騎到清河,再改坐轎子。第三,乾隆很注意調整心態,節制自己,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事煩心不亂」,不因為喜怒哀樂過度而傷身。第四,乾隆生活很有規律,終生保持著卯刻,也就是早晨5-7點起床的習慣。第五,特別重要的一點,就是飲食結構合理。

下面,就讓我們透過清宮檔案,來窺探一下乾隆皇帝的吃與喝是怎樣安排的。

膳房特供,玉泉山的水和豐澤園的米

宮廷飲食,是皇權的體現,是等級最高、烹飪最精、用料最好的飲食。

乾隆皇帝曾說,「水之德在養人」。他對北京玉泉山的水情有獨鍾,並總結玉泉山的水有兩大特點:一是味道甘美,二是質地最輕。乾隆曾把北京玉泉山、濟南珍珠泉、揚州金山泉、杭州虎跑泉的泉水分別取來,用特製的銀斗進行測量,結果玉泉山的水最輕。乾隆認為,味美質輕的水才是上品,所以他欽定玉泉山為「天下第一泉」。於是,乾隆在宮中御膳房、御茶房所用的水,要全部從玉泉山運來。就是外出巡幸,只要不是太遠,也要有幾輛水車跟著,專門拉著玉泉山的水供乾隆爺使用。

乾隆的主食,御用米也是極其講究的。御用米分為黃、白、紫三色,專門指定在玉泉山、西苑豐澤園也就是今天中南海豐澤園、以及湯泉這三個地方種植。當然,各地進貢的上好稻米,乾隆也是吃的。

乾隆皇帝享盡人間美味佳餚,他的餐飲支出有多大?根據檔案記載,乾隆的御膳房、御茶房,每年的餐飲支出是4萬兩白銀,這還不算封疆大吏們不時進獻的山珍海味和干鮮果品。若是說乾隆吃掉的是金山銀山,那是毫不過分的。而且,這4萬兩白銀還只是乾隆個人的餐飲開銷,因為按著清宮的規矩,皇帝與后妃、皇子們分別有自己的膳房,他們是要分灶做飯、分開用膳的,只有逢年過節才到一起舉行家宴,所以清朝皇帝吃飯是很少有天倫之樂的。

葷素搭配,白菜、豆腐少不了

我們先來看一下乾隆臨死前2天,也就是嘉慶四年(1799)正月初一日御廚房的「膳單」:燕窩肥雞絲熱鍋一品,燕窩燒鴨子熱鍋一品,肥雞油煸白菜熱鍋一品,羊肚片一品,托湯雞一品,炒雞蛋一品,蒸肥雞鹿尾一品,燒狍子肉一品,像眼小饅頭一品,白糖油糕一品,白面絲糕糜子米面糕一品,年糕一品,小菜五品,咸肉一碟,攢盤肉二品,野雞粥一品,燕窩八鮮熱鍋一品。

乾隆是這年正月初三早晨死去的,這個膳單,就是89歲的乾隆皇帝死前的晚餐情況。乾隆的這個膳單應該說是很有代表性的,至少它揭示了這樣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乾隆的御膳究竟有多少道菜?大年初一的這次御膳,連菜帶湯,還有糕點,總共22道。在民間傳說、影視文學作品裡,乾隆爺每頓吃的菜往往是要上百道。其實,乾隆每次用膳,所吃的菜一般是20道左右,基本上是在15—25道之間,葷菜不過十來種。不過,晚清的慈禧太后就奢華的多了,早晚兩次正餐,一般是48道菜,過年過節則達到108種。

二是,乾隆的菜餚都有啥?乾隆皇帝大年初一的膳單顯示,既有燕窩、鹿尾、袍子這些高熱量、高營養的菜餚,也有煸白菜、炒雞蛋這樣的大路貨。從清宮《膳檔》來看,乾隆平時所吃的,最喜歡的是燕窩。乾隆吃的肉,主要是雞、鴨、魚、鵝以及羊肉、鹿肉、豬肉。乾隆不吃牛肉,也很少有魚翅、海參之類的東西。像豆腐、白菜這樣的家常菜,倒是乾隆的膳桌上必不可少的。檔案記載,乾隆下江南隨行帶了大批廚師,其中專門做豆腐菜的廚師就有3個。乾隆三十年第四次南巡,三月十八日在淮安的早膳,總共十幾道菜,就有豆瓣燉豆腐、炒豆腐兩種豆腐菜。在乾隆晚年的膳單中,幾乎每天的菜餚中都有「炒豆芽菜一品」,豆芽菜清淡爽口,對脾胃特別有好處,老年的乾隆是很愛吃的。

乾隆也常吃五穀雜糧,每年春天榆樹發芽的時候,乾隆都要吃榆錢餑餑、榆錢餅。還有煎餅、粽子等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間粗食,乾隆也按時令吃上一些。

應該說,乾隆用膳,雖然不乏帝王氣派,但也並不像人們所想像的那樣全是山珍海味。就飲食而言,乾隆最主要的是從養身的角度來考慮的,吃的東西不過冷過熱,精粗搭配,葷素相宜,注重實際營養,膳食結構很合理。這種良好的飲食習慣,對乾隆的健康長壽無疑是有著奇妙作用的。

一日兩餐,從不暴飲暴食

清朝皇帝吃飯有特別的叫法,稱為「用膳」或「進膳」。因為以天子之尊叫「吃飯」,太俗了;也可能這個「飯」字,與犯人、犯罪的「犯」同音,而特意避開的。皇帝的御膳房有官員、廚役370人,御茶房有120多人。

從現代科學養生的角度來看,晚餐不宜吃的過飽。乾隆皇帝,也包括整個清代的皇帝,他們不存在晚飯暴飲暴食的問題。因為清朝皇帝用膳,也就是正餐,一天只有兩次,分別叫早膳和晚膳,早膳在早晨六七點鐘,晚膳在下午一兩點鐘,這裡的晚膳實際是午餐。

在早膳前和晚膳後,各有一次小吃,皇上隨叫隨到。乾隆皇帝的早點很有規律,一年四季,每天早晨起床後,都要先喝一碗冰糖燕窩粥。到了晚上6點多鐘,有一次酒膳,也是小吃夜宵之類的,只是一些點心,沒有大魚大肉。這樣,睡覺前不存食,對身體養生自然是有好處的。

融會南北,蘇州廚子進宮掌杓

建立清王朝的滿族,興起於東北的白山黑水之間,漫長寒冷的冬季,需要鹿肉、熊掌這些高熱量的食物來補養。清朝入關後的初年,在順治、康熙兩朝的皇宮,還以關東貨為主。到乾隆時期,清王朝經過近百年的統治,與中原文化越來越融合,宮廷飲食也打破了「關東貨」一統天下的局面,從飲食結構到烹飪技術上,乾隆皇帝都有重大調整。形成南北融會,滿漢合璧的餐飲結構。

乾隆六下江南,喜歡蘇杭天堂一般的景致,喜歡江浙別具風情的園林,也很喜歡南方口味的飯菜。因此,乾隆不時把蘇、杭兩地的廚師帶回宮裡,江南廚師在乾隆的御膳房裡越來越成為最為重要的掌杓者。

乾隆三十年(1765年),在第四次南巡期間,有個叫張東官的蘇州廚子,做的菜很合乾隆的口味,乾隆不僅傳旨賞銀子,而且還把這個張東官帶回皇宮的御膳房。從這以後,蘇州廚子張東官給乾隆爺掌杓整整20年。乾隆出巡東北盛京等地,也點名讓張東官這個江南廚師跟隨。張東官在宮裡的御膳房一直待到 70多歲,腿腳實在不利索了,乾隆才與和珅商量,讓張東官回到蘇州老家。

乾隆喜歡吃蘇州廚子張東官做的菜,並不是就專門喜歡蘇州菜,而是這個張東官很會迎合乾隆的口味,把蘇杭的南方菜與北方菜、特別是滿族的傳統菜恰到好處地融合在了一起。像乾隆特別愛吃的「野雞湯」、「野雞絲酸菜湯」、「清蒸鴨子」等等,都是南北融會、滿漢合璧的全新菜餚。這也正是「王天下者食天下」的真實寫照。

歷史上,一直以來都是南方菜清淡,北方菜味重,而滿族傳統菜又大多是燉煮。乾隆的口味,雖然受南方的影響,但仍然保留著滿族飲食的傳統特點。實際上,乾隆的口味很寬,他御茶膳房的高級廚師,滿、蒙、漢、回不同民族的都有。乾隆注重吃,更注重吃出文化,吃出健康。

節制喝酒,每天2兩不過量

清朝乾隆年間來中國的朝鮮使節在記述乾隆的飲食時,曾寫道:乾隆「平生不飲酒」。這個記載,也對也不對。說它對,乾隆確實不飲烈性酒、不喝過量酒;說它不對,乾隆並不是一滴酒不沾,他每天還是要少喝一點的。

乾隆飲酒,以健身為本,根據不同季節喝不同的酒,而且很有節制。比如,春節喝屠蘇酒、端午節喝雄黃酒、中秋節喝桂花酒、重陽節喝菊花酒。此外,還有一些滋補藥酒,如龜齡酒、太平春酒、狀元酒等等,每次只喝一小杯。

根據檔案記載,乾隆最常喝的是玉泉酒,每天下午的晚膳,要喝2兩玉泉酒。這是一種度數很低的糯米甜酒,少量飲用很利於養身。這種酒是專門用乾隆最欣賞的北京玉泉山的水釀造的,所以也就叫玉泉酒了。

我們說乾隆喝酒注意節制,還有個比較,乾隆的兒子嘉慶皇帝的酒量就相當的大,有點像酒鬼了。嘉慶皇帝每天最少要喝六七兩,多的時候要喝十四五兩,比他的父皇乾隆是能喝多了。

乾隆不僅自己飲酒很節制,還對宮廷宴會的酒量一減再減。清宮原有定制,宴會活動每桌8兩玉泉酒,乾隆後來改為每桌只供4兩。

適當補養,人參、鹿肉及八珍糕

清宮藥養之品,首重人參。乾隆皇帝曾將人參稱為「仙丹」,還曾親筆寫過一首《詠人參》的詩,詩中說:「性溫生處喜偏寒,一穗垂如天竺丹。」說明乾隆很注意用人參補養龍體。據乾隆朝《上用人參底簿》記載:「自乾隆六十二年十二月初一始,至乾隆六十四年正月初三止,皇帝共進人參三百五十九次,四等人參三十七兩九錢。」這樣算來,晚年的太上皇乾隆,每天吃人參約5克之多。

乾隆很注意隨著季節的變化調整飲食。春天來了,就去掉火鍋,換上涼菜;夏季三伏天,必喝綠豆粥、糊米粥;鹿肉、羊肉、熊掌這些熱量較高的補養食物,主要是在秋冬季節吃。

說到乾隆注重補養,我們看看他的「八珍糕」,就更能有所瞭解了。八珍糕是乾隆皇帝晚年常吃的一種點心。用什麼料,每種料各放多少,都是乾隆親自指定的。檔案記載,其原材料有人參、茯苓、山藥、扁豆、芡米、蓮子、薏米、粳米面、糯米面、白糖等。乾隆專門讓一個叫胡世傑的太監向御廚房的師傅們傳旨,完全按這些材料配好,研成細末後,蒸成糕點,每天午後隨著熬茶送上。可見,乾隆對自己的吃,確是相當上心的。

還有,乾隆的御用果品是一天也不能斷的。北方的桃、梨、杏、葡萄,南方的橘子、橙子、荔枝等等,經過御茶膳房的精心烹製,時時擺在乾隆的膳桌上。為便於儲存並保證水果蔬菜的新鮮,紫禁城內特設5所冰窖。

中國有句古話,叫作「美食不如美器」。乾隆皇帝的飲食器皿也是非常講究的,他用的碗、盤、碟子,都是用黃金、白銀以及琺琅特製的。乾隆每次用膳,大大小小几十件金銀器皿擺在餐桌上,光是這些賞心悅目的金碗銀盤,就是無價之寶了!



来源:久久健康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