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丟了,雖然玄宗不認為她會丟,但是她還是丟了,而且丟得很快很迅速。究其原因,一是因為黃河天險根本就沒有發揮出預期的作用;二是因為封常清用人不當,選了達奚珣這麼個兩面三刀的混球來守城。
玄宗的如意算盤完全落空了。
本來呢,依照他的想法,只要黃河擋上安祿山一下下,只要封常清在洛陽堅守一下下,那麼高仙芝的東討大軍就可以迅速趕到洛陽。到那個時候,高仙芝和封常清聯手,再加上十一萬大軍,不僅可以確保洛陽不失,說不定還可以反攻叛軍,一鼓作氣將安祿山趕到黃河裡面去餵魚。
可是,黃河和封常清都辜負了他的期望,就因為差了這麼兩下下,所有的一切都變了。
高仙芝剛剛走到陝郡,便碰上了剛剛從洛陽逃出來的封常清。封常清滿身血污地站在了高仙芝的面前,聲淚俱下,極言叛軍實力之強悍。
這種話如果是從別人說出來的,高仙芝絕對不會相信。但是,說這個話的人偏偏是他的好僕人兼好兄弟封常清。別人不瞭解封常清,難道高仙芝還不瞭解嘛。他深知,以封常清的為人,絕不會胡言亂語來為自己開脫。看來,安祿山的範陽鐵騎果然是厲害得很啊。
高仙芝的腦子很亂很亂,形勢的發展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洛陽已經丟失了,現在的問題是:下步該怎麼辦?
封常清有話說,他提出了一個建議:馬上回軍潼關,堅守待援。理由很簡單,繼續東進,與叛軍決戰,那鐵定是自殺。不如退守潼關,只要扼守住潼關這個咽喉要道,叛軍就無法西進關中,同時也能為各路援軍贏得寶貴的時間。
對於封常清的這個建議,高仙芝打從心底兒認同。可是,他猶豫了,因為玄宗給他的命令是:向著太陽升起的地方,前進前進再前進。如果他採納了封常清的建議,無緣無故地放棄了大片國土,一旦朝廷怪罪下來,那該如何是好。
殘酷的現實反倒讓封常清變得異常清醒,這一輩子,他從來就沒有這麼清醒過。他提醒高仙芝叛軍崔乾佑部正在向這裡火速推進。而以唐軍當下的實力,根本就無法與之敵對。此時與崔乾佑交戰,必定不勝,而且還會損兵折將。這還不是最麻煩的。最麻煩的是,萬一讓崔乾佑搶先襲佔了潼關。那麼,大軍的歸路就被切斷了。屆時,敵人兩路夾攻,情形可就不妙了。
封常清所言非虛,因為他這一路都是被崔乾佑攆著跑的。此時此刻,崔乾佑正在率領三萬精兵向陝郡飛馳而來,其先鋒部隊距離陝郡已經不足四十里。高仙芝如果再猶豫這麼幾個小時,那他就不用猶豫了。
封常清的這段話重重地敲打著高仙芝的心頭。一邊是帝國的存亡大計,一邊是個人的生死安危,這種抉擇確實很難做。
高仙芝從來都不是一個膽怯的人。但是,這一刻,他膽怯了。他的膽怯拯救了帝國,卻害了自己。
他馬上下令,全軍火速撤往潼關。
陝郡的倉庫當中,糧食器物,堆積如山。高仙芝命令軍士打開倉庫,裡面的所有糧食器物,任將士自取,想拿多少就拿多少,拿不走的就全部燒掉,絕不能便宜了崔乾佑。一時間,陝郡亂成一片,幾萬人馬亂哄哄地向長安奔去。一路上,到處都是唐軍丟棄的糧草軍械。不知道那時候有沒有收破爛的,如果有的話,跟著唐軍一路撿東西,保準能一夜暴富。
然而,即便如此,撤退得還是稍稍地晚了一些。叛軍的前鋒尾隨而來,殿後的部隊光顧著逃跑了,遭到了敵人的突襲,傷亡慘重。我們不妨大膽地假設一下,要不是因為此時此刻叛軍的主力都停留在洛陽,那麼高仙芝必定會全軍覆沒。但不管怎樣,唐軍最終還是擺脫了敵人的追擊,成功地撤到了潼關。
潼關,一座在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城池。
潼關之所以有名,其原因用一句不是套話的套話來說,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學過高中地理的朋友們都知道,黃河發端於青藏高原的高山大川,本來是沿著西北東南走向的溝壑向南洶湧而下。豈料,黃河在南下的過程當中,卻與橫貫秦川的秦嶺相撞。因為受到了秦嶺的阻擋,黃河只得改道東流。但是,黃河也給秦嶺留下了一處紀念傷。我們的母親河還是比較厲害的,她將秦嶺沖刷出了一個豁口。這個豁口成為了由東方進入八百里秦川的唯一路徑,她的名字就是潼關。這潼關就夾在崇峻的秦嶺與湍急的黃河之間,所以地勢極為險要,素有「關門扼九州,飛鳥不能逾」的說法。
崔乾佑很厲害,但他只是個人。鳥都飛不過去,更何況是他呢?
高仙芝的五萬大軍如果在平原上與叛軍決戰,根本都不夠崔乾佑塞牙縫的。但是,用來守潼關,那絕對是綽綽有餘了。崔乾佑幾次來攻,都是損兵折將,不能越雷池一步,無奈之下,只好引兵退回陝郡,相機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