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記者甄貞綜合報導】據新京報6月1日消息,國務院5月27日轉發發改委《關於2010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這是首次在國務院文件中提出在全國範圍實行居住證制度。而相當多的民眾對此表示了質疑,居住證和暫住證究竟有何區別?
深圳一直為國人所關注。無論是對深圳速度和奇蹟的讚譽也好,對深圳被誰拋棄的質疑也好,深圳無疑是國內輿論的一座富礦。此次,深圳的「居住證」也被關注,在運行了20多年後,深圳的暫住證終於退出歷史舞臺,居住證制度將從8月1日起全城推行。
同城待遇「居住證」任重道遠
居住證的全面推行,引爆了社會各界的觀點交鋒,爭論的焦點集中在居住證和暫住證到底有多大區別。
官方的解釋為:居住證強化了服務功能,使來深建設者和戶籍人口同樣享受到了「同城待遇」。居住證被賦予的一系列功能,也成為居住證和暫住證在理論上的最大區別——暫住證只注重「管理」,而居住證是重管理更重「服務」,這樣的解釋,不勉讓人誤解是在和中國人民玩文字遊戲。
與官方和專家的樂觀不同,市民的反應卻遠未如此熱烈。記者在居住證辦理已經逾90%的試點區鹽田採訪時,幾乎所有的受訪對象都表達著同樣一個觀點——這些服務功能除了出入關時利於身份確認以外,目前並沒有發現和暫住證有太大的區別。
這樣一種反差的背後還有全國各地網友「拍磚」的推波助瀾。「換湯不換藥」,在新浪、搜狐等門戶網站以及深圳本地的奧一、深圳新聞網等網站的論壇中,網友對居住證的質疑幾乎成了壓倒性的聲音。
所有的質疑實際上仍然聚焦到了居住證產生與存在的依據上——「管理」和「服務」,誰是本源?而社會對於居住證的質疑也在於對其的期望值過高與居住證目前承載功能有限之間的矛盾。
在28年的發展中,深圳從一個邊陲小鎮一躍成為人口達1400萬的國際性城市,很多人在這座城市奮鬥了很多年卻仍然無法落戶,彷彿無根的浮萍,又似冬去秋來的候鳥。所以,即便是一字之變,也還是難以撫平人們心中的創傷,但這樣的變化,離真正成為深圳市民仍然有相當大的距離,畢竟居住證提供的服務現在還似漂在天上的浮雲,讓來深圳的人可見而不可及,因此很多人的態度仍然是失望。
在這些思想和觀點的交鋒中,有一點是確定無疑的:雖然居住證和暫住證在管理功能、服務功能、理念、信息含量上看似有了變化,但二者在目前的實施中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欲享受到與深圳市民同等的待遇,千百萬來深建設者大軍仍然只能翹首以盼。
背後深意戶籍制度堅冰待破
居住證,連接了幾個不同的時代。這頭是從1984年開始實施的暫住證時代,那頭是取消戶籍制度之後人人自由遷徙的時代。在中華大地自由遷徙,這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也是很多城市和地區在小心翼翼探索、一步一步靠近的過程。
成都、昆明、瀋陽的居住證分別在2005年2月1日、2005年10月、2006年5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成都居住證的服務功能僅限於「用於辦理或者查詢接受教育、人口和計畫生育、衛生防疫等方面的個人相關事務和信息」,可是,很多人都反映,這樣的「服務」根本很難實現,形同虛設而以。
流動人口問題,不僅僅是困擾著深圳,也是廣州、東莞、佛山、中山等一批珠三角城市需要共同面對的社會管理難題。先行先試的深圳,不管居住證制度的成功與否,都必將成為珠三角人口管理體制的探路者。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行居住證制度的同時,深圳市公安局也一直在強調,居住證不等同於戶籍,持有居住證的年限和加入深圳戶籍沒有必然的聯繫,這種模棱兩可的說法背後,依然凸顯著深圳在戶籍方面的彷徨與猶豫,深圳的彷徨和無奈同樣折射出中國戶籍制度已然走到了十字路口。
北京「居住證」的隱患
北京市明年將逐步告別暫住證,2010年在全市推廣流動人口居住證。
令人不放心的是,北京即將推出的居住證,和原來的暫住證究竟有什麼區別。通觀報導文字,似乎僅僅「有信息服務功能」這一點區別。是什麼「信息」呢?為誰「服務」呢?仔細一看,原來不是為外來人口提供有用信息,不是為「新市民」提供服務,而是為「流管辦和北京市公安局」採集「流動人口出租房屋的信息」。嗚呼!
僅僅為了避諱「暫住證」的違憲,換個「居住證」的名堂,意義並不很大。北京委員們正在「全面建立健全重點新城建設中的人才吸引、勞動力吸收、人口疏解的長效機制」,「人才吸引要重點面對社會經濟發展急需的各種高端人才,並側重吸引京外人才;積極探索新時期重點新城內的人口居住證管理模式」,為自己考慮太多了吧。
結語
城市的健康發展,怎麼能夠不關注居住者的基本權利呢?在「暫住證」退出歷史舞臺的過程中,無奈的是「居住證」已經成為了「暫住證」的翻版,換湯不換藥。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