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終於達成協議,拿出7500億歐元救助希臘。歐美股市一度聞風上揚。利好消息是希臘不會破產。
其實,「破產」這個詞用於國家會引起歧義。企業也好,個人也好,如果還不起債,那就必須申請破產。如不願申請破產,債主會要求法院對其強制清算。企業破產還有可能重組,而清算就是被拆賣,相當於被抄家。但國家不同,國家欠債不還,不能強行拆賣國家,國家享受主權豁免,除非得到有關國家的認可,法院對其沒有管轄權。國家之間討債只有一個辦法:用武動粗。歷史上,此類事可以舉出不少,但換在今天,就不能蠻幹了。今天所謂的國家破產,也就是賴賬,而且賴了便賴了,唯一的後果就是以後舉債比較難。阿根廷就因為賴了不少債,國際上舉債的利率通常是7%或8%,但若阿根廷出來舉債,不管是國家舉債還是企業舉債,利率便高達20%左右。
歐盟救希臘,主要是救歐元,救他們自己。德、法的銀行中有不少希臘的債主。歐元還直接關係歐盟的命運。歐盟被視其為二戰後歐洲避免大亂的成功範例。法國總統薩科奇威脅過,如果德國總理默克爾放棄歐盟的救援計畫,法國將退出歐盟。結果德國妥協。無論如何,歐元和歐盟是德國成為歐洲超級大國的重要支撐點。
美國人也欠了很多債。有種演算法,兩年內美國的債務將達到其國內生產總值的140%,那還只是聯邦政府的債務,不包括州政府欠的債。但美國不需要賴債,美元仍是許多國家的外匯儲備貨幣,所以開動印鈔機,稀釋美元即可。美國還有很強的企業。有句行話,說美國有市場縱深。所謂市場縱深,就是有錢的意思。
日本人欠的債也不少,但主要是欠內債,所以壓力較小。20世紀末賺了不少錢,現在淺斟低吟,靠吃老本日子過得還不錯,有半個寓公的意思。日本為什麼不著急?美國人、中國人都為他們著急,批評日本朋友搞通貨緊縮。我覺得,日本人真是不用著急。龜兔賽跑,跑在前面的人總會犯錯誤,而這個時候珍惜財富要比創造財富更加重要。
各國政府爭相發放救助資金,你追我趕、熱火朝天,後果堪憂。2008年9月,美國政府提交總額7000億美元的金融救援計畫,要求政府賦予廣泛權力購買金融機構不良資產,以阻止金融危機加劇。同年,日本政府有2750億美元刺激方案,而且向每一戶四口之家提供600美元。斯坦福大學經濟學教授約翰•泰勒撰文驚呼,「央行正在失去其信譽。」
通貨膨脹這隻猛虎已悄悄到了門外。中國居民消費價格(CPI)4月同比上漲2.8%,創下2008年11月以來的新高。北京房價同比漲14.7%,漲幅連續10個月擴大。5月,北京四環五環間期房均價首破2萬,四環內期房均價3.4萬元。這種非理性房價並不完全是貪婪造成的,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恐嚇,人們害怕貨幣貶值。畢竟,為刺激經濟海量貸款,錢要有個去處。糖果都交到了孩子的手裡,你讓別吃,那是不太可能的。還有,美國那麼多的壞賬,不用通貨膨脹來稀釋能行嗎?也不只是美國的問題: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政府公開表明,他們保證遏制通貨膨脹。政治家們可以有許多許諾,但沒有表示要遏制通貨膨脹。
最要命的是,歐美各國金融救護計畫和經濟刺激計畫,是一種傾向掩蓋了另一種傾向。金融救護計畫和經濟刺激計畫都是要保增長。增長固然重要,但對西方國家來說,更重要的是節衣縮食:好日子時候的錢有很大一部分是虛高,而實際增加的那部分大多已被銀行家們分走了。西班牙要削減公務員薪酬的5%,總理還出來做思想工作,要公營部門的僱員識大體、顧大局。歐巴馬也不敢真讓美國人過緊日子,他一直安慰大家,對年收入25萬美元以下的家庭,他是不會加稅的。金融救護計畫也好,經濟刺激計畫也好,並不解決根本問題,只是把問題往後推,推給下一代。
節衣縮食自然是件難事,希臘還因此激成事變,鬧出人命。可能是因為貧富不均,難以服眾。大難臨頭,卻仍然不能同舟共濟,前途如何會光明?金融救助不是定點救助,錢最後轉了一圈,又到了富人那裡。今年首季,高盛盈利3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翻了一倍。美國救助了華爾街兩年多,可救來救去,也沒救出什麼名堂,有時候還越救越糟。美國經濟仍然舉步維艱,甚至還有可能重新陷入衰退。那些銀行被救活之後,又繼續害人。而那些真正需要救助的中、小企業,卻仍然無法拿到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