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教育熱議(2010/04/25-05/01)


**大學生活致勝秘訣

讓所仰慕的教授成為自己的良師益友

很多學生認為教授們就像學術領域的邪惡教主,他們從象牙塔裡飛出來抓住你,用大量的論文作業、費解的教學提綱及考卷測驗、折磨你。事實上並非如此,教授們通常都很友善。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想擁有最有意義的大學生活經驗,這些教授的支持將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傑出學生,你必須讓教授成為自己的良師益友,讓他瞭解你的學習計畫、生活目標、興趣及成長經歷。

與教授保持密切關係將有助於推動你達成更具挑戰性的學業目標,也會使你得到更多的機會。教授們是學生獲得成功的守護人,是他們為學生提供了推薦信、非正式的介紹以及經驗性的建議,這些對學生來說十分重要,可以幫助你贏得獎學金、被邀參加有競爭力的課題研究計畫、得到夢寐以求的實習機會,或被提名某項獎勵。總之,教授們能幫助你得到一些通常只授予資優生的機會。簡單地說,教授們會為你在學業上獲得成功提供推動力。

與教授和樂相處並不是一項困難的工作,你完全不必擔心。教授們大多喜歡與學生交流,這通常是他們獲得對自己的教學質量的反饋意見的唯一途徑。為了建立一種有意義的聯繫,一開始的時候,你應該在辦公時間經常拜訪教授。或許你會擔心自己沒有什麼具體問題可以與教授探討,訣竅就在於你要擅長觀察,如果你找到了開始與教授談話的機會,那麼以後的機會還有很多。在你寫一篇論文時,你可以拜訪教授,與他談論相關話題,而後再次拜訪,從他那兒得到他對你的想法的意見。一旦開始下筆了,你可以請教授檢查你的論點結構。在考試之前,你可以請求教授對上課時提到的一些難點詳細講解。如果你學習的是技術方面的課程,教授將樂於與你討論家庭作業,以及那些你無法透徹理解的概念。

如果這些嘗試使你和教授之間建立起了一種良好關係,你們就可以將談話內容慢慢轉移到一般的學業意見,而不再只是與課程相關的具體問題。你要保持這種無拘無束的對話,即使是學期結束也要經常與教授保持聯繫,每過一段時間就繞到教授的辦公室,告訴他一些事情的進展情況。如果教授也教授其他你感興趣的課程,就主動選修它,對你希望結交的教授表現出你專注於學習他所傳授的知識,長此以往,他一定會希望看到你的成功。

這一方法並不是胡亂拍馬屁,不要輕信其他人的鬼點子─那些所謂的忠告。讓所仰慕的教授成為自己的良師益友是大學生一種非常自然的需求,因為你需要一個經驗豐富的人引導你度過人生中這個複雜而令人激動的階段。事實上,這是一種雙贏的關係,一方面使教授感覺到自己的影響力並獲得成就感,另一方面讓你擁有許多參與機會。與教授之間建立起這種嚴肅而良好的關係,這表示─雙方對於保障你學業方面的成功作出了鄭重的承諾。

摘錄《大學生必修的75堂課》宏道文化出版

**該請怎樣的老師教孩子學琴?

我們做家長的最關心孩子們的學習,除了學校的學習,還要給孩子們課外補習,少不了的,還要讓孩子們在業餘時間學學琴。說到學琴,最流行的當然是學鋼琴,第二位的就是學小提琴。不管是公校還是私校,都要求學生學一種樂器以上;至少是嘗試去學一種樂器。其益處是顯而易見的,不在此重複。所以稍有條件的,家長都讓自己的孩子去學學琴。

教孩子學琴的老師,有西方人的,也有咱們中國來的音樂工作者。我們的孩子應該跟西方老師學琴,還是跟中國老師學琴呢?

在做決定之前,我們需要搞清楚讓孩子學琴的目的。如果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很有音樂天賦,很想孩子將來成為音樂家,這樣的話,我們就應該請一個中國老師教琴。中國的老師都在中國國內接受教育,中國國內的教育注重基本功,所以善長基本功訓練是中國來的老師的長處。要想自己的孩子將來有朗朗那樣的成功,離開基本功的訓練是不行的。現實中,這樣的家長是少數。

有不少家長雖然不想或不指望自己孩子將來成為音樂家或演奏家,卻認為孩子學琴應該去按級考試,完成八級考試級別是最起碼的。這樣的家長為多數,畢竟衡量孩子的音樂水平似乎只有以級別為準。如果這樣的話,請中國老師也比較合適,因為大多數中國老師自身也很注重考試,他們通常認為只有考試才能顯示學生的所學,同時也顯示老師的水平。大家可能都已經聽聞,有中國來的老師只教學生練考試的曲子,一年下來,考個A是很有把握的了。

其實,我們大多數的家長讓孩子們學琴,並不是為了他們將來當音樂家或演奏家,而是為了讓孩子們在音樂的熏陶下,提高修養,擴展視野,使他們將來能擁有一種高質量、豐富多彩的人生。如果以此為目的話,還是請個西方人老師或者已經對西方音樂文化融會貫通的音樂老師來教自己的孩子比較合適。在我們周圍後者稀有,並大都集中在中國國內一些頂尖兒的音樂機構中,根本接觸不上。就大多家長來說,倒不如直接請西方人教音樂。西方人教音樂,不單單教技巧,更注重的是教授對音樂的理解以及如何去演繹這些理解;不單單教考試的曲子,更會介紹曲子的歷史和該曲作曲家的風格。由於孩子們學的音樂樂器是西方人的東西,西方人對自己的東西,當然比我們有著更直接的感受,而這些感受才正是我們想讓孩子們所學的,所掌握的。

我們的孩子通過學習這些樂器,從其演奏的音樂中得到的收穫才是最有用的。孩子們不是機器,也不是技工,為了考試而不斷練習出來的音樂是淡而無味的。君不見,多少孩子在考完八級以後連琴都懶得摸,因為他們早已厭倦枯燥重複豪無樂感的練琴「生涯」。而西方人老師在與孩子們討論樂理,討論樂史,討論音符所帶出的情感時,孩子們所學到的是更深層的東西。即使是考試,西方人老師也會與孩子們一起討論選用哪個曲目比較合適;這些討論也是教琴的一部分。

有著「鋼琴詩人」之稱的鋼琴大師傅聰,在驚嘆朗朗的「童子功」時,卻沒有談到朗朗的對樂曲演繹如何。許多西方聽眾也只表達對朗朗鋼琴技巧的讚嘆。我們需要朗朗這樣的鋼琴大師,我們更需要音樂帶給我們的感受。即便就為考試,我們做家長的也不要忘記,孩子們在考各級技巧的同時,還要考音樂樂理的。

**顧老師談教育

每週一言:我們要進步就需要否定自己,每一次否定都為自己提供了新的進步的空間。

(42)問:能否舉些實例幫助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避免方向性錯誤?

顧老師:我們要進步需要否定自己,每一次否定都為自己提供了新的進步的空間,有一種分配文化與貢獻文化的理論,其中的第四特徵介紹一下,貢獻文化的思考與決定:一定具有可行性,所謂手下做得通。分配文化下的思考與決定:可能有許多因素的影響使得目的性不明,可行性不夠,只是嘴上說得通,這是我們孩子教育中最通常發生的問題。

有一部分孩子父母送自己的孩子去中國受教育,九、十年級時才回到澳洲,道理上完全說得通,我們的祖籍是中國,父母希望孩子接受中國傳統文化與道德的教育,同時可以打下數學與中文的基礎,這一切從道理上講都是對的,可是到底可行不可行呢?每一種決定都有成功與失敗兩種結果,這些回國的孩子中有比較滿意的案例,同時也有不少案例讓人擔憂。

其一,語言,孩子幼年是打語言基礎的最重要階段,這一階段不在澳洲接受英文教育,使孩子的英語水平平添許多風險,特別是一種英語思考的習慣,一部分學生始終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同時,由於回到澳洲,父母一般會努力讓孩子在英語上多下功夫,數年以後,中文的水平又不能維持了,如同一個人腳踏兩隻船,最終總是要松腳回到其中的一隻船上。有一部分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回中國發展,打下一些中文基礎似乎是十分必要的,看起來十分合理,深究之下也有問題,以我們比較優秀的畢業生而言,工作幾年後工薪收入8到10萬澳元,這樣的年薪在中國卻是十分高層的職位,這個職位的要求是專業與經驗,而不是語言,這種職位配一個翻譯對公司而言合理又自然。

其二,就是價值觀的問題,中國的傳統文化與道德有許多好的讓我們溫馨的部分,然而與我們在澳洲的主流文化有某些不一致的地方在所難免,這又為孩子在未來的發展中平添了幾分困難,尤其是當自己的孩子擁有極好天賦,他們進入較高層次競爭時,這些困難有時就會決定成敗,這對我們孩子的一生的影響太大了,孩子不能發揮所長,對我們的社會又何嘗不是一種損失呢?

http://bbs.secretchina.com/viewtopic.php?f=31&t=5920



来源:看中國悉尼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