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10日就谷歌事件舉行了聽證會。谷歌公司高層主管向美國國會表示,谷歌並未改變停止按中國政府要求對其中文搜索內容進行過濾的決定,如果北京要求谷歌必須審查網路搜尋結果,或者選擇退出中國市場,那麼谷歌只有撤離中國。
這是谷歌副總裁黃安娜(Nicole Wong)在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聽證會上重申的立場。美國國會就谷歌與北京的爭端專門舉行這個聽證會,本來定在2月舉行,由於美東地區遭遇罕見大雪而被迫改期,到昨天才舉行。谷歌高層主管黃安娜在聽證會上說,「谷歌的立場很堅定,即谷歌決定停止對其中文搜尋結果的審查過濾」。她表示:「即使這一選擇導致我們被迫關閉Google.cn中文搜索引擎,離開中國市場,我們還是要這麼做。」
谷歌副總裁黃安娜在美國國會聽證會的這番話,顯示谷歌已經堅定立場,不打算在網路過濾問題上繼續委曲求全向北京低頭。如果北京堅持它的網路審查制度,那就意味著谷歌最終可能選擇撤出全球人口最多的中國網路市場。
谷歌副總裁黃安娜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還強調,網際網路的公開自由,應該納入美國的外交與貿易政策,以協助信息自由流通,及保護企業與公民權益。這顯示,谷歌在解決它與北京的爭端方面,已經轉向尋求美國政府的支持,透過美國政府的外交與貿易政策來同北京打交道。因為,在迫使北京改變或收斂網際網路審查制度方面,谷歌單槍匹馬是很難打贏這場戰役的。尤其在競爭對手微軟公司一週前宣布不願步谷歌的後塵與北京鬧翻,堅持在中國拓展搜索業務之後,谷歌同北京的談判似乎變得更加困難。
正因為如此,谷歌除了呼籲美國應將網路自由納入對外政策外,還強調美國與全球其他國家,對於網路審查及管制的要求,都應該更加公開透明,以落實責任政治的原則。黃安娜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雖然不便涉及微軟向北京妥協的立場,但她有關美國應該制定全球網路自由政策的呼聲,暗示了這種必要性。黃安娜強調,「沒有單一企業可以對抗政府的網路審查」,因此美國必須將網路自由納入外交與貿易政策,以避免網路審查傷害國家、企業與公民權益。
谷歌事件已經不是一個孤立事件,它越來越引起美國對全球網路安全的重視,並且正在成為誘發美國制定保障全球網路信息自由政策的一個原因。就在國會就谷歌事件舉行聽證會的前一天,美國兩大黨國會議員聯合提出呼籲,要求歐巴馬政府正視中國網路審察的危險信號,立即採取行動確保網路自由。與此同時,美國商務代表科克也表示,美國正在考慮是否向世貿組織提出訴訟,從法律上挑戰中國對網際網路的審查。
以上背景顯示,谷歌與北京爆發爭端的事件很可能成為美國制定全球網路信息自由政策的起因。谷歌公司指出,最初發生並導致谷歌與北京爆發爭端的黑客攻擊事件,現在看來並不是單一事件,而是中國網際網路審查制度的後果。
黃安娜昨天在美國國會聽證會強調,谷歌不願繼續配合中國的網路審查,同時也在重新檢視中國區的營運。她指出,去年針對中國民運人士Gmail帳號的黑客攻擊,谷歌原本以為只是單一事件,但後來發現金融、科技、媒體、化工等業者同樣遭到鎖定,這使得谷歌做出上述決定。這也是谷歌今年1月12日與北京爆發爭端的由來。
當時,谷歌高級副總裁、公司首席法律官德魯蒙(David Drummond)在谷歌官方博客上發表文章說,鑒於谷歌中國業務數年來遭受了諸多未經報導的攻擊和監視,以及過去幾年來中國政府試圖進一步限制網際網路上的言論自由,谷歌考慮關閉在中國的運營及網站Google.cn。 當時谷歌發現,去年12月中旬的網路黑客攻擊活動,鎖定谷歌的原始碼和全球各地中國民運人士的Gmail帳號。直到現在,谷歌雖然沒有說明黑客背景,但暗示這一系列黑客攻擊事件與中國的網際網路審查制度有關。
雖然谷歌目前還在與北京談判,雙方談判還沒有走到徹底破裂的地步,但看來谷歌已經做好了撤離中國的準備。黃安娜指出,谷歌很關心它在中國「當地的數百名員工」,也理解公司本身作出的決定之「嚴重性或敏感性」,但谷歌已經決定不再配合中國的網路審查。
谷歌首席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同一天(3月10日)透露,谷歌正在與中國政府繼續談判。他預計谷歌與中國政府就谷歌在華業務未來命運所進行的談判很快就會有結果。施密特是在阿布扎比的一個媒體峰會上對記者透露以上信息的。據他說,谷歌正在與中國政府進行積極的磋商。他表示,谷歌已決定不公開談判的進展情況,不過很快會有一個結果。
這個結果會是什麼樣呢?不外乎兩種可能,要麼是中國政府作出妥協,改變或收斂它的網際網路審查制度,要麼就是谷歌撤出中國。而後一種可能性似乎更大一點。
原題目:谷歌重申不向中國政府妥協
来源:法廣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