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憑藉著影片《圖雅的婚事》而奪得柏林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熊獎的中國導演王全安帶著他的新片《團圓》今年再度高調亮相柏林。這部影片甚至被選為電影節60週年的開場影片。影片講述了一個1949年到了臺灣的國民黨老兵50年後回大陸探親所遇到的家庭糾紛以及它的解決:
國民黨老兵柳燕生隨著還鄉團回到闊別了50多年的老家上海,他這次回來的最主要的目的是想把他的前妻月娥帶回臺灣安度晚年。但是月娥已經在困難時期被另一個共產黨的軍官老陸收留,並且和他共同生活了幾十年,擁有了眾多的子女後代。一方面月娥在重燃激情後想和她所愛的前夫柳燕生去臺灣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但是同時又無法面對和真正離開對自己有恩的老陸和眾多的子女們。月娥子女們的反應基本上都是非常強烈的對抗情緒,家庭環境充滿了緊張的氣氛。
耐人尋味的是衝突下的主人翁老陸卻保持了一種不能被外人理解的非常平靜的態度。按照常理來說,一個人面對著以前戰場上的敵人和今天想要搶走自己老婆的情敵,是不可能做到完全克制的。但是在這種尖銳的矛盾衝突下,歷經了種種人生風雨的老陸卻成功地避免了任何形式的直接衝突,而是以中國人幾千年來形成的一種寬容的態度和以退為進的太極手法來迎接挑戰和化解矛盾:他不僅非常平靜地接受了他的競爭者的來訪,並且還很大度地留他在自己的家裡住宿以及例外的花很多錢買食物來招待對方。包括當月娥主動提出來要離開的時候,他也表現得非常的理解和寬容。他耐心地陪著月娥去履行滑稽的先結婚後離婚的手續,甚至在家庭聚會時還為月娥開脫而不是借孩子們的嘴來譴責。
但是另一方面他也以他的方式表達了他的態度,這就是中國人特有的在餐桌上吃飯喝酒之間以一種貌似不經意的方式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他談到了他自己為了保護這個女人而承受的各種損失,談到自己的委屈,談到自己為整個家庭作出的貢獻。這樣一來,柳燕生就處在一種道德理虧的境地,完全沒有了進攻的理由和藉口,只能佩服對方這種不戰而勝的高明戰略。這實際上也是闡釋了老子的一個哲學道理:「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最後,影片中的三個老年主人翁在沒有發生任何爭執和口角的情況下圓滿地解決了一個表面上非常棘手的矛盾衝突,並且達成了大家都能接受的共識:月娥繼續留在這個大家庭中,保持著這個家庭的完整。三個老人甚至一起在餐桌上共同唱起年輕時的歌曲,影片的主題《團圓》在這時也得到了最充分的詮釋。
通過影片中女主角的經歷,導演也直接提及了在共產黨統治下一個國民黨的遺孀和她的後代的悲慘處境。巨大的精神壓力使得月娥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幾乎要跳江自盡,而她的兒子作為一個敵人的後代也一直在這個恐怖籠罩下的社會中毫無出頭之日,精神上極度的壓抑,以至於一輩子連個老婆都娶不上。對他的親生父親也是毫無感情,甚至可能有的只是怨恨,因為他的出身就讓他承受了一輩子的痛苦。
整部影片的風格是完全的現實主義表現手法,拍攝和製作也相當的簡潔,甚至沒有除了上海之外的外景地。影片的整個主題都是通過演員非常細膩的演技表達人物的內心世界而被體現出來的。在當今紛繁複雜充滿各種衝突的世界格局中,人們是否能以這種寬容與平和的方式來化解矛盾,可能是這部電影要傳達給觀眾的主要信息。也許正是這一點促使電影節的組委會把它尊為柏林電影節60週年的開場電影吧。@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来源:讀者推薦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