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美國的升值壓力將比以往更為沈重。中國不該只是防守,及早採取建設性的舉措,方可避免摩擦的擴大
在首份國情咨文中,歐巴馬總統對政策方向做了顯著調整——至少字面上看是如此。歐巴馬表示,將全力以赴增加就業機會,五年內實現出口翻番即是手段之一。如果這一政策得以實施,那麼,美國很可能會與中國擴大出口的策略發生衝突。這場可能以中國的匯率政策為「風暴眼」的交鋒,或將在今年11月美國中期選舉之前爆發。
美國調整政策方向
歐巴馬政策轉折的觸發點,是民主黨在馬薩諸塞州參議員席位爭奪戰中的失利。這一選舉結果對於民主黨來說影響重大。在100個參議院席位中,民主黨佔有60個。由於共和黨一直不願與歐巴馬總統合作,他推行任何一項實質性政策,就需要民主黨保住這60個席位。
毫無疑問,民主黨在馬薩諸塞的失利,是民眾對歐巴馬政府的一次抗議。選民們希望藉此發出信息,即他們認為美國正沿著錯誤的道路前行,而歐巴馬政府並沒有解決他們最為關心的就業問題。在歐巴馬執政的第一年,政府一直糾纏於救助華爾街金融機構和醫療改革這類問題。華爾街救助計畫非常不得人心,而醫療改革方案的推進,卻選擇在一個錯誤的時間點。
在應對金融危機中,歐巴馬政府延續了小布希時期的政策,即維持現行體系。而作為一屆全新的政府,歐巴馬政府並非必須如此。自然,為了挽救經濟,政府不能讓金融體系遭受毀滅性打擊。但是,該如何行動是個問題。政府可以在金融體系整體受挫後,再對其實施國有化。這樣,就可以建立起一個新的金融體系,脫離製造泡沫的舊制。然而,全盤拯救現有的金融體系,歐巴馬政府給其金融改革製造了一個敵人。怎麼能指望那些受益於現有制度缺陷的人,去修正這些缺陷呢?
在以往的金融危機中,造成泡沫的「大人物」紛紛被檢控,並被送進監獄。美國民眾期望,此次金融危機後,那些人物也應「示眾」。但是,總統反而與他們共進大餐,低聲下氣地求他們支持金融改革計畫。美國人的眼睛是雪亮的:這不過是一場鬧劇。如果歐巴馬政府不願意做出改變,他們會投票給那些願意的人。
除了救助金融體系,歐巴馬政府將剩餘的精力花在醫療改革上。歐巴馬政府在其最初的醫改方案中,打算同時解決醫療費用和覆蓋範圍兩個問題。但是,由於對削減醫療費用的反對不斷增強,政府不得不做出妥協。最終,這演變為擴大覆蓋範圍和增加醫保費用。增加的費用將通過提高中產階級的稅收來彌補。醫保改革加劇了社會分化,成為引發中產階級不滿情緒的因由。
與此同時,美國經濟最大的問題——失業率不斷上升,卻成了歐巴馬政府議程中的第三項內容。華爾街已經恢復了元氣,從接受政府救助變為重發巨額獎金,只用了短短一年的時間。但失業率一直維持在10%左右的高位,如果加上未充分就業者,失業率將超過17%。納稅人的錢讓華爾街重新開起了派對,他們自己卻在苦苦尋覓工作機會,這怎能不讓人氣憤?馬薩諸塞州的參議員補選,是他們第一次有機會表達憤怒之情。
巴馬政府正在進行重大政策調整。醫改已經變成次要問題,創造就業機會才是正道。如果歐巴馬政府無法盡快改善就業狀況,到11月美國中期選舉時,民主黨的席位有可能大幅減少。
歐巴馬脫困之道
歐巴馬的困境是,華盛頓的政治構架不會讓其任何實質性措施獲得通過。這並不新鮮。參議院的投票規則意味著,執政黨的政策想獲得通過,必須得到反對黨的支持。而反對黨只願意支持自己倡導的法案。
因為政府不能管得太多,美聯儲不得不承擔起更多的責任,以應對當前的經濟問題。不過,美聯儲惟一的辦法就是印鈔票。這是美聯儲總體上傾向於採取寬鬆貨幣政策的原因,儘管美國經濟很容易出現通脹。過去20年,較低的大宗商品價格和全球充沛的勞動力供給壓低了通脹水平。美聯儲貨幣政策的通脹效應並未顯現。現在,這兩個因素都出現了逆轉,通脹即將到來,這將限制美聯儲寬鬆貨幣政策的空間。不用太久,美聯儲就可能不得不加息。2012年,儘管美國經濟仍然疲弱,聯邦基金利率可能會達到5%。
當美聯儲被通脹捆住了手腳,而美國政府又陷入兩黨相互掣肘的局面,美國惟一的政策選擇就是擴大出口。如果美國經濟重新開始增長,赤字可能再次增加。國際貿易對美國經濟增長的貢獻很可能仍是負值。由於沒有推動需求增長的內在動力,美國必須改變外部環境,讓貿易拉動經濟增長。
美元貶值是美國擴大出口的一個選擇。但是,當美聯儲開始緊縮貨幣政策時,美元並不會下跌。因為貶值並不是出路,美國可能靠貿易政策來增加出口。中國是最明顯的目標,人民幣實質上釘住美元的做法,很可能再次成為關注焦點。
在危機中,儘管美聯儲將利率降到零,人民幣釘住美元增加了金融體系的穩定性,這使美元不至於完全崩潰。現在,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已得到恢復,美聯儲開始準備提高利率。人民幣和美元掛鉤,對於維持美元穩定性已不那麼重要,實際上,這一做法可能使美元過於堅挺,而美國並不希望看到這一情況。讓人民幣和美元脫鉤,現在符合美國的利益。
美國對中國的匯率政策施壓,始於實施貿易保護主義措施。最近,美國為輪胎、家禽、鋼管等行業設立了一系列保護性關稅。當失業問題關係到歐巴馬政府的前途時,它至少要做些事給人看。已實施的保護性措施僅涉及幾十億美元的貿易額,相對於從中國的進口只是很小一部分。這不足以明顯降低美國的失業率。但是,這有助於改善政府的公眾形象。歐巴馬政府很可能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強化貿易保護主義舉措。
美國的貿易政策今後可能會從改善政府形象的工具,變為刺激經濟擴張的重要手段。由於貨幣和財政政策空間有限,這是減少美國失業的惟一辦法。
歐巴馬政府提出的讓美國出口翻番的目標並不會自然實現。過去五年,美國的出口只增加了三分之一。而信貸泡沫破裂後,全球經濟疲弱很多。即使今後五年美國的出口能夠增加三分之一,離歐巴馬的目標仍有6000億美元的差距。若要縮小這一差距,中國是顯而易見的目標。美國將要求人民幣大幅度升值,並向消費驅動的經濟轉型。
更沈重的壓力
上世紀80年代,美國經歷了和今天相似的困難。它逼迫日本將日元升值1倍。為了減輕日元升值的負面效果,日本央行採取了寬鬆的貨幣政策,導致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房地產泡沫。日本泡沫破裂後,美國經濟轉型完成,開始了新的增長,這輪上升週期隨著2008年美國房地產泡沫破裂告一段落。
美國很可能故伎重演,政策重點將是要求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1倍。由於中國出口部門利潤率已經很低,匯率大幅升值對中國經濟將造成巨大影響。中國很可能選擇像日本當年一樣的貨幣政策。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已經不小,房地產股的過高估值,很可能早已超過中國GDP總量,並高於美國房地產泡沫高峰時期的水平,但仍遠低於當年日本的水平。日本房地產泡沫達到頂峰時,房地產股票的估值是GDP的3倍。中國的房地產泡沫還有翻番或放大3倍的可能。
當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時,它已經是一個高收入國家。中國目前仍是中低收入國家,人均收入只是日本的十分之一。如果如此巨大的房地產泡沫出現在中國,當它破滅時,中國很可能經歷像日本過去20年一樣的停滯,並且是在低收入水平上。中國承受不了這樣的災難,這會使中國永久地墜入低收入國家的陷阱。
但是,拒絕建設性地回應美國的壓力也不明智。如果難以從中國的增長中受益,美國沒有理由持續成為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今年美國或會有更多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措施。在11月美國中期選舉之前,國會很可能通過一項議案:如果人民幣不升值30%,就對所有中國商品加征30%的懲罰性關稅。
中國現在應該積極應對,採取能使中美經濟均受益的舉措。首先,隨著中國的比較優勢由廉價勞動力變為廉價資本,中國可以向美國公司開放資本市場。這可以減少中國國內泡沫的壓力,同時給美國經濟以必要協助。這在美國金融體系陷入困境時,顯得極為重要。這也可以使中國的投資者有更多的選擇,能夠從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成功中獲益。
因此我認為,籌劃中的上海國際板市場應盡早推出。最先上市的,應該是那些在中國的美國公司,譬如寶潔、可口可樂、百事、星巴克、通用汽車等。
第二,中國應該降低一些進口商品的關稅,以使美國經濟受益。譬如,中國是世界最大和增長最快的汽車市場,許多跨國公司已經在中國進行生產。
但是,中國的關稅和稅收體系,對於想要把生產放到中國的跨國公司仍是巨大的阻礙。如果看不到美國對中國大規模的汽車出口,美國工會就不會支持與中國的貿易。如果中國開放汽車市場,美國工會對待中國的態度也有可能轉變。這將減少歐巴馬政府逼迫人民幣升值的動力。
第三,美國的農業部門對美國政壇影響巨大。中國對美農產品開放市場,也許是個明智的選擇。當然,這會對中國自身的農業部門造成壓力。更多的財政支持可以抵消這一政策的負面影響。歸根到底,中國的農業問題源自過低的勞動力與土地之比。城市化是其出路所在。通過改革戶籍制度,賦予農民土地所有權,中國將可加快城市化進程。
中國的匯率政策必將再次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現在已是烏雲壓城。來自美國的升值壓力將比以往更為沈重。除非中國能夠妥善處理,否則,兩敗俱傷的貿易戰將不可避免。中國此次不該只是防守,及早採取建設性的舉措,方可避免摩擦的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