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又名荷花、芙蓉、芙蕖、菡萏等,象徵清正、純潔,是我國人民喜愛的名花,被譽為「花中君子」和美的化身。蓮文化品位高潔,含義雋永,源遠流長,在儒家君子人格、佛家佛性與修行、道家修真養性等方面都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無論是民間也好,文人墨客也好,修行人也好,都讚美蓮花,賦予它各種各樣的美好含義,反映出人們對美好理想和崇高氣節的嚮往和追求。
一、花中君子
蓮天生麗質,出污泥而不染,其自生或栽培在池塘或水田內,花有深紅、淺紅、粉紅、淡黃、純白等多種顏色,有凌波仙子之雅號。每當夏季來臨,青翠的蓮葉在碧波上搖曳,而萬綠叢中的蓮花則展現出迷人的風姿。它既有春的美麗,蓮花、蓮葉,皆可觀賞;又有秋的果實,蓮子、蓮藕,春華秋實,為人讚嘆。而蓮子受硬殼的保護可以在土裡埋幾百年甚至上千年而不壞,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長壽的種子。
蓮不像浮萍那樣隨波逐流,無論置身於名園佳苑,還是植根於湖塘池沼,它不畏炎夏風沙,不懼晚秋嚴霜,始終如一的直立、盛開著,默默的散發著芳馨。蓮之美麗在於它的高潔和給予,北宋周敦頤說:「蓮,花之君子者也」。「君子」一說,乃是借花喻人,「君子喻於義」、「君子成人之美」、「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君子與小人的分別在於是否有高尚的道德,而君子則是理想道德人格的典範。周敦頤為官幾十年,淡泊名利,一心為民,蓮之品格正是他不肯阿諛權貴的寫照。他寫的《愛蓮說》流傳千古:「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將蓮比作花中的君子,使蓮具有象徵君子美好品德的意義:「出淤泥而不染」象徵君子身處污濁環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隨俗浮沉的品質;「濯清漣而不妖」象徵君子的莊重、質樸,不譁眾取寵,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徵君子的正直不苟,豁達大度;「香遠益清,亭亭淨植」象徵君子的感化力量和美好的姿質。讀《愛蓮說》使人產生激濁揚清、蕩滌塵垢的精神力量。
二、文化意象
蓮是我國古典文學的重要題材,意境令人回味無窮,心馳神往。文人墨客寫蓮、讚蓮、詠蓮、畫蓮,留下了浩如煙海的詩書畫文。我國最早的詩歌集《詩經》中就有「灼灼芙蕖」、「山有扶蘇,濕有荷華」之句;屈原在《離騷》中寫道:「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與之相依相融,以表達自己的清淨心境;李白寫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讚美蓮的純真,他寫的「心如世上青蓮色」表達了自己不肯「摧眉折腰事權貴」的節操;白居易寫的「似彼白蓮花,在水不著水」,讚美蓮的高雅脫俗;孟浩然寫的「看取蓮花淨,方知不染心」,讚美蓮的聖潔。
蓮不僅入詩入文,同時也入聯入畫入飾。風景名勝有蓮的地方,多有以蓮為題的佳聯,如「荷花送香氣,山月含清輝」、「萬荷倒影月痕綠,一雨洗秋山骨青」。眾多的丹青高手畫蓮之妙繪精品,難以勝計。如宋代滕昌佑所畫《水墨荷蓮圖》、佚名畫家所畫《出水芙蓉圖》;元代王冕所畫《荷花圖》;明代陳洪綬所畫《墨荷圖》等,以不同的藝術手法,從不同的審美角度描繪蓮花冰清玉潔、天然淡泊的氣息。蓮飾早在春秋時就有,當時鑄以荷紋的青銅器,與龍、螭等一起構成華貴紋飾,後來也成為各種建築裝飾、雕塑工藝及生活器皿上最常用的圖案紋飾和造型。蓮也是優美的舞蹈素材,如周代人們祭祀天地時跳的「荷花舞」,以蓮花象徵祥和潤澤。這個舞蹈,動如行雲流水,極具輕柔飄逸之態;靜又似芙蓉出水,含苞待放,表達了人們對天地神明的敬畏和天下清平的景象。
蓮花還素有吉祥、清廉之喻,如「一品清廉」,古時官分九品,一品最高,蓮諧音廉,含為官清廉寓意,「一品清廉」 就是指雖然官高位顯,但更要廉潔奉公,不貪污、不受賄,這是千百年來人們對從政者道德操守的基本要求。如民間流傳的《一品清廉圖》就是一莖青色蓮花的圖案。蓮又稱荷,而「荷」「和」諧音,吉祥和合,「以和為貴」是我國的傳統理念,因此便賦予荷和平、祥和、和合、和好的寓意。如民間很常見的吉祥畫《和合二仙》,便是一人手中執荷,另一人手中捧盒,取其諧音之故。蓮葉青翠,蓮花香美,蓮藕潔白,因此人們賦予它正直、廉潔的君子之風的含義,不僅鼓勵自己潔身自好,更寄予友人以共勉,因此古代民間有春天折梅贈遠,秋天採蓮懷人的傳統。
三、與佛、道之緣
蓮花與佛、道有著不解之緣。佛家講慈悲普度,教人向善,希望和幫助他人解脫苦難,嚴戒同流合污,在身處污濁的塵世而不為其污染,保持自己的潔淨清芬。以容忍和寬宥,以慈悲心去感化眾生,使其向善,結出善果。蓮生在污泥之中,潔身自處,傲然獨立;其根如玉,不著諸色;其莖虛空,不見五蘊;其葉如碧,清自中生;其絲如縷,綿延不斷;其花莊重,香馥長遠。由於蓮花的生長特性與佛家所主張的出世人格相契合,所以經常被用來引喻為清淨、尊貴等光明的象徵,也常將蓮性比作佛性。人迷失自我如同陳淤積垢,有志者當努力修行,淨化自我,不染污穢,超凡脫俗,追求達到覺者的境界。
佛家傳說故事中,佛祖釋迦牟尼降生時,百鳥群集歌唱,天樂鳴空相和,佛祖一出世,便是站在蓮花之上,下地走了七步,也是步步生蓮。在人們見到的雕塑的佛像或畫像中,佛、菩薩或坐、或站,都在蓮花臺之上。在我國敦煌、雲崗、龍門石窟中,以蓮花為內容的藝術造型俯拾即是。諸佛或高踞蓮花座上,神態安詳;或手持蓮花,注目凝思;或乘蓮花漂行於水面。蓮花沐浴法光,既有超然世外的達觀,更有著對蒼生的悲憫與仁慈,「荷深風水闊,雨過清香發」,蓮花是佛國世界常見的莊嚴。
道家與蓮花也有很深的淵源,稱蓮花為仙花,稱藕為靈根。道家傳說中故事中有許多和蓮花有關,相傳老子一出世就能行走,一步生一朵蓮花,一共九朵。很多神仙也都是在荷滿蓮香的如詩如畫的仙境中,或端坐蓮花之上,或手持蓮花,或以蓮花為法器。很多修道名山上都有蓮花山或者蓮花峰,像華山、衡山、黃山、廬山、武夷山上都有,道家講修真養性,很多修道人選擇的環境也往往是「竹外茅齋橡下亭,半池蓮葉半池菱」。道家認為蓮象徵「出五世之濁,一無污染」,如《群芳譜·荷花》中所說:「花生池澤中最秀。凡物先華而後實,獨此華實齊生,百節疏通,萬竅玲瓏,亭亭物表」。李白的「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古風》)、陸龜蒙的「此花端合在瑤池」(《白蓮》),推崇蓮的品格像瑤池仙子,字裡行間蘊涵著仙風道骨的聖境和神韻。
蓮的品質高尚、聖潔、善良,其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正是其所具有的內在美的展現,她的美包含著神聖的莊嚴,承載著對美好未來的嚮往,感化眾生,令人珍視和敬仰。在當今物慾橫流的社會中,在道德一日下滑千里的今天,法輪大法洪傳於世,給人們帶來希望,有識之士實踐真理、傳播真理,向人們講清真相,使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了正義和善良,從而擁有光明的前程,其對真理的堅定信仰和對他人的關愛,人品亦如蓮品,正使人想到「芙蓉自天來,不向水中去」、「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