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內外成品油價格差異"合理";2、石油石化行業的盈利"不高";3、批發價下調說明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沒有問題";4、現行價格機制是"符合國情";5、油價高"長遠有利於促進資源節約和節能減排";6、"國內油價在較長時期內一直低於國際市場"。
其實呀,千言萬語就一句:賣東西收錢的人反覆強調:這東西不貴,真不貴。你看我橫向比較也不貴,縱向比較還吃了虧,利潤更是薄的很,而且這個價格是符合國情的。即使你們消費者抱怨價格太高,其實價格高也是為人民服務。因為有利於促進環保。全世界最歪的邏輯,莫過於此。
發改委現在的狀態是這樣的:左口袋收錢,右口袋出收錢的政策。然後還要論證一下這種收錢的政策具有中國特色。這當然具有中國特色,全世界也只剩下中國還在用這種模式以及這種模式下的邏輯。
作為消費者,當我們覺得商家A的商品要價太高,我們無需指責他,而是另選商家B、商家C、商家D......。但是,但我們覺得中國的油價太高,卻沒有其它選擇,因為石油行業幾乎都被中石油和中石化壟斷了。所以說,消費者對"油價太高"的抱怨,本質上是對壟斷的抱怨。
發改委價格司的職責和目標到底是什麼?按照經典教科書上講,壟斷企業之所以備受指責,在於他們在面臨向下傾斜的需求線的時候,可以生產的更少,從而"逼"出一個更高的價格。而這個價格,卻可以達到它自身的利潤最大化。但它的"利潤最大化",卻是以整個社會的"無謂損失"為代價的。這種無謂損失是由於成交量過小導致消費者得不到,廠商得不到的社會性福利損失三角形。發改委價格司的職責和目標,理論上講,就是幫助壓低這種壟斷價格,盡量減少這種"無謂損失"的。壟斷情況下,他們根本就不會有壓低成本的動力,開個會都會花掉上億,買個燈,都會花掉上千萬。
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發改委價格司卻將屁股坐到壟斷企業一邊,不但不努力壓低壟斷高價,反而為這種高價格辯護。他們強調油價高"長遠有利於促進資源節約和節能減排",在我看來,也是顛倒了邏輯:實際上,為了節能減排,發改委應該要求煉油企業向市場提供標號更高,價格更低的油。而發改委要求"節約資源",更是搞錯了對象:私人用油,無須任何旁人"教育",一定會節約用油;而公家用油,你價格再高,他們也無需節約,因為不是他們自己掏腰包。
其實,我根本不關注油價本身的高低,而是關注形成油價的機制。"壟斷"實際上就是形成由中國特色油價的機制,這種機制導致三個結果:價格高、稅費高、成本高。而要達到降低油價的目標,我的看法是:唯有將中石油和中石化拆分為N家企業,讓他們之間形成競爭。唯有如此,那麼,壓低成本的事情,才會內化為每個企業自身的動力。而用不著任何別人去裝模作樣地"調查"其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