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膽:錢學森應當是"兩彈兩星"元勛

作者:苦膽 發表:2009-11-06 07:1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享譽海內外的傑出科學家"和"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錢學森,於2009年年10月31日逝世。一時,國內外評價他的輿論蜂擁而來,褒貶不一,反差頗大。而國內談得最多、最集中,也最概括的一條,就是錢學森為中國的"兩彈一星"做出了巨大貢獻,是當之無愧的"兩彈一星元勛"。

錢學森為中國(其實是中共)所作的這種貢獻,對於中華民族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歷史自有公論。說錢學森回國後殫精竭慮於"兩彈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兩彈"中的一彈是原子彈,後來演變為原子彈和氫彈的合稱;另一彈仍是指導彈。"一星"則是指人造地球衛星),這是不爭的事實。不過,既然是對一個人行事的概括,就不能以偏概全,特別是對一位世不二出的科學家行事的概括,就更應當尊重真相,實事求是。與其說錢學森是"兩彈一星"元勛,不如說他是"兩彈兩星"元勛--還有一"星",就是他迎合毛澤東的"大躍進",鼓噪放糧食高產衛星。

"大躍進"初期,本為力學巨擘的錢學森,居然"論證"起"糧食畝產萬斤"的課題來。以他的社會地位與在科學界的威望,出言吐語的份量和作用,時人豈敢小瞧。據說錢學森曾有三次關於"糧食高產"的"論證",給放高產衛星提供"理論根據",其中最有名的是那篇談利用太陽光能來提高農作物產量的《糧食畝產量會有多少》(原載1958年6月16日《中國青年報》)。這篇"科普"文章提出了一個高論:"通過農民的創造和農業科學工作者的努力,將會大大突破今天的豐產成績。因為,農業生產的最終極限決定於每年單位面積上的太陽光能,如果把這個光能換算農產品,要比現在的豐產量高出很多。現在我們來算一算:把每年射到一畝地上的太陽光能的30%作為植物以利用的部分,而植物利用這些太陽光能把空氣裡的二氧化碳和水分製造成自己的養料,供給自己發育、生長結實,再把其中的1/5算作可吃的糧食,那麼稻麥每年的畝產量就不僅僅是現在的2000多斤或3000多斤,而是2000斤的20多倍!"大科學家在痴人說夢,這種發昏章第十一,為毛澤東倡導的"大躍進"推波助瀾,在當時實質上起到了導向的作用。之後,濫放高產衛星的浮誇風愈演愈烈,後果極為嚴重。餓死幾千萬人的慘劇,能說跟錢學森毫無瓜葛?

在強調錢學森是"兩彈一星"元勛的時候,可別忽視了他鼓吹放高產衛星,為"大躍進"所作的"貢獻"。所以,說錢學森是"兩彈兩星"元勛,比較確切。這接近於對一位具有中國特色的科學家的客觀、公正的概括,也是對歷史的負責。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新世紀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