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中國經濟增長最新數字以及中國應對氣候和環境措施都是本週報摘所討論的問題。
中美:同床異夢的"夫婦"
最新一期的《經濟學家》雜誌有一篇分析文章,闡述中美之間的關係,就像是一對同床異夢的夫婦。
文章說雖然中美建交已經30年了,但雙方仍然迫切需要調整相互的關係。
文章說人們擔心中美之間新的冷戰、甚至熱戰的爆發,中國軍事力量的集結對美國在亞太地區構成挑戰,中國正在打造其第一艘航空母艦。
文章接著說在未來的幾年兩國之間關係還會進一步緊張,原因有二:
第一,美國和臺灣都將在2012年舉行大選;
第二,在權利定位方面中國似乎顯得越來越重要,現在人們已經在談論所謂的G2,兩大強國,即中國和美國,這暗示著中國的地位正在逼近美國。
當然有些專家認為這是一個錯覺,並且很危險。
而在地緣政治方面中國既沒有足夠的影響力也沒有意願去挑戰美國。
文章最後說,中美這兩個"同床異夢"的"夫婦"到底哪一個更強壯呢?
最終還要看哪個政府和哪種制度更經得住考驗,雖然說中國在這場金融危機以及應付新流感疫情等方面成績顯著,但在中國展示它集權力量的背後,也暴露了它令人不安的弱點。
而隨著中國變得越來越富裕,它的社會動盪也會越來越高。
中國加快其軍事現代化的步伐
中國龍再振雄威
星期五的《泰晤士報》對中國第三季度經濟增長數字進行了評論和報導。
報導說中國在第三季度的經濟增長為8.9% ,因此中國全年經濟增長保八有望。
然而,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這一數字並沒有完全反應中國的經濟增長情況,而且中國的官員可能在數字上做了一些文章。
文章還說中國目前仍然受到通貨緊縮的困擾。
同時分析人士還擔心房地產過熱,導致泡沫的可能性。
氣候與環境
星期四的《金融時報》有一篇關於中印合作應付氣候變化的文章。
文章說中國和印度同意協調努力治理氣候變化,但是兩國都清楚的表示不能接受具有約束力的減排指標以及最高排放額的限制。
兩國認為發達國家應該帶頭削減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另外,星期一的《國際先驅論壇報》報導說雖然北京的污染仍然十分嚴重,但不容否認的是北京的天空開始變得更藍,空氣比以前更清潔了。
文章說北京市政府大力加強治理污濁的空氣,其效果不僅顯現在藍天白雲中,同時也可以從最新的統計數據中看出,文章說北京最近的空氣質量是自從1998年公布的每日測量數據中污染指數最低的。
中國軟實力的較量
此外《國際先驅論壇報》在當天的另一篇文章是關於中國在法蘭克福參加書展,展示其軟實力的。
文章說中國在顯示其經濟實力的同時,也在加強努力推銷它的文化,即"軟實力"。
但是文章說雖然世界上到處充斥著中國製造的商品,由於幾十年來中國對其媒體及文化領域的控制和審查,因此使其文化產品很難被海外所接受。
儘管中國非常重視法蘭克福的書展,為此精心準備,並派出"貴賓"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參加,但卻發現此次參展的經歷卻成了媒體控制和言論自由之間的拔河比賽。
比如,一些在中國被禁的書籍《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和中國官方所推出的展品陳列在一起。
而德國舉辦方希望邀請中國異議詩人廖亦武參加書展的請求也遭到中國當局的拒絕。
中國收集流失文物資料
星期二的《泰晤士報》和《每日電訊報》對中國派出專家到世界各地收集150年前圓明園丟失文物資料的消息進行了報導。
《每日電訊報》的文章說,包括英國大英博物館在內的一些博物館可能將被要求開放它的檔案館。
文章說中國的專家將試圖尋找大約150萬件的文物,雖然中國堅持說他們此行的目的是為了給丟失的文物登記註冊,但此舉無疑會令人擔心中國可能會藉機尋回一些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