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九日至十日,北京舉行了一個世界媒體峰會,根據中國官方新華社的報導,這一峰會是由美聯社,路透社,共同社,英國廣播公司等全球九大知名媒體共同發起,是由新華社承辦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了會議的開幕式並且發表了講話;顯示了北京對此次峰會的重視;然而,令人驚訝的是無論中國主辦方還是參加峰會媒體機構事先都沒有做預報;這一規模龐大的世界媒體峰會為何反而沒有引發媒體輿論的關注?我們請臺灣資深媒體人臺灣商業週刊主編郭崇倫先生向我們談談他對此次峰會的感想。他首先向我們介紹了此次峰會召開的前後經過。他說:
2008年北京奧運時,許多國際媒體都來到北京,中國當時同外國媒體代表召開了一個座談會,會後各方達成一致要在北京召開一個媒體峰會。可是下一次峰會有誰會主辦,也沒有人作出承諾,峰會很可能是絕響了。
北京媒體峰會最後通過了世界媒體峰會共同宣言;聲稱要推動世界各地媒體之間的彼此合作;促進各國政府機構的透明度,您認為這個共同宣言有什麼具體的意義?
外界對此次峰會有很多的批評,主要是因為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等議題都沒有被列入議事日程。至於宣言提到世界各地媒體向全世界提供真實客觀的新聞信息,主要指的是希望報導一個完整客觀的中國。從中國政府的角度來看;其實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宣傳。所以,我認為此次媒體峰會與其說是談新聞和媒體,還不如說是大陸為將來在全世界放聲造勢。當然,相對來說,外國媒體新聞中國能夠進一步開放媒體行業,但是,開放是要受到很大的限制的。雙方可能都沒有到達各自預期的目標。國外媒體當然希望能夠進入中國市場,他們之所以接受參加峰會;主要是為了同中國方面打上關係,為以後打入中國市場創造條件。而事實上,大家都知道要進入中國市場,關鍵還是政治問題,中宣部統管一切,外國媒體是否可以入境,可以同哪些中國媒體合作都要受到中宣部條條框框的限制。
那麼,此次峰會對中國方面有什麼意義呢?是為中國媒體對外發展做宣傳作用?
中國方面瞭解到目前在國際社會如果沒有話語權是很吃虧的;所以北京希望能夠打造自己的CNN,能夠搶得話語權。所以中國新華社斥資巨額營造自己的全世界電視廣播網路。但是,花錢是否就可以取得話語權;新華社這次在峰會上做東也是希望能夠搭上全世界媒體的跳板把自己打出去。但是,這是否能夠成功關鍵還在於自己的新聞是否客觀可信,如果依然只是做宣傳;恐怕就很難使人信服。
中方希望在與國外媒體的合作中;提高自己的信譽;這是否可行?
一開始中方是希望能夠搭起一個平臺。有些領域,例如經濟和體育方面還是可以合作的,雖然某些經濟信息也受到政治的影響;但是只要一涉及到政治新聞;所有新聞報導都受到中宣部的控制,外國媒體不可能自由地同中國媒體合作。
臺灣媒體從國民黨一黨專制時完全受到鉗制到進入新聞自由的民主社會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您對大陸目前的媒體現狀有什麼感想?
我在看大陸的同行同臺灣八十年代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大陸有許多媒體已經能夠秉持正義,揭發一些貪污腐化的醜聞;但是,他們的矛頭很少直接指向高層。臺灣媒體自由化是在政治自由化之前的。臺灣經濟的發展使得許多媒體由於廣告收入增加而逐漸在經濟上獨立;臺灣媒體扮演了一個催化政治民主的作用,比如說;中國時報當時的角色就非常自由;他當時很敢沖,他的銷量也因此大增;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國民黨和自由派的人士都向中國時報透露消息;這就形成了朝野和媒體共生的現象,這是推動臺灣民主化很重要的一個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