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提倡君子應該做到"仁民而愛物",認為每個人都具備著善良的天性和良好的品德,如果能夠保持善性,努力提高自己的修養,那麼"人皆可為堯舜"。孟子一生堅信真理,對如何做人有著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論述與闡釋,他堅定不移的勸善、不言放棄的精神給人以啟迪和鼓舞。
孟子兩次來到齊國勸齊王行仁政而不被採納。當孟子第二次離開齊國時,齊國的尹士對孟子的學生高子說:"如果看不出齊王不能成為商湯、周武王那樣的君主,那就是不明智;如果知道齊王不可能,然而還是到齊國來,那就是為著期求好處。不遠千里的來見齊王,因不相投合而離開,卻又在晝邑住了三夜才走,為什麼這樣滯留遲緩呢?我對孟子這一點很不高興。"高子把這番話告訴了孟子。
孟子說:"尹士哪裡會知道我的想法呢?千里迢迢的來向齊王闡述王道,這是我自己願意的;勸諫沒有成功而離開,難道也是我願意的嗎?我是不得已罷了。我住了三夜才離開晝邑,在我心裏還是覺的太快了,我盼望著齊王或許會改變態度,如果他召我回去,我一定要利用好這個機會。等到離開了晝邑,齊王沒有派人追我回去,我這才毅然下定決心走。我雖然這麼做了,難道肯舍棄齊王嗎?齊王還是完全可以行善政的。齊王如果行善政,那豈止是齊國的百姓得到安寧,天下的百姓都能得到安寧啊。齊王或許會改變態度的!我天天期望著他能改變!我這樣的想法難道像那種氣度狹小的人嗎?向君主進諫不被接受,就怒氣沖沖,臉上顯露出不滿的表情,離開時就非得拼盡氣力的趕路,然後才歇宿嗎?"
尹士聽了這話,說:"我真是個小人啊。"
孟子聽說齊王想用武力征服天下,就第三次趕到了齊國,再次向齊王闡述王道,終於使齊王心悅誠服的放棄武力而選擇了仁政,阻止了即將發生的戰爭,使百姓得到安寧,齊國得到大治。
孟子周遊列國,弘揚道德和仁政的主張。他對學生說:"如果關愛別人可是別人卻不肯親近,那首先反問自己,自己的仁愛夠不夠?如果勸諫別人,可是沒有成功,那就要反問自己,自己的智慧夠不夠?如果有禮貌的對待別人,可是得不到相應的回答,就要反問自己,自己的真誠夠不夠?當行動未得到對方相應的反應時,不要埋怨別人,首先應當反躬自問,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當學生問孟子為何能夠不卑不亢、不畏權貴時,孟子回答說:"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義,吾何慊乎哉?"
孟子認為,人與人之間的差別不在於富貴貧賤,而在於能否保持高尚的道德,能否做到"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回歸人善良的先天本性,才能不為任何外在物慾所迷惑,這需要個人的立志和持之以恆。
今天,宇宙大法"真、善、忍"降臨人間,有識之士實踐和傳播真理、講清真相,喚醒世人心中的良知善念,使其做出維護真理的正義選擇,這是對他人的關愛和負責!
来源:明慧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