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年史」中的空白頁
在書店裡購買了一本《偉大的歷程--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書,作者是顧亞奇、常仕本、章曉宇。這三位是《大國崛起》、《復興之路》這兩部電視劇的撰稿人。
這本書一反「當代人不修史」的習慣,以紀年史的方式記錄了從一九七六年到二OO八,年在神州大地發生的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歷史歷程。但是,在這本號稱「以真實為最重要原則」的書中,在一九八九 ─ 一九九六年這一篇,沒有記錄發生震驚世界的「六四」天安門事件,而這個事件對後來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本質性的影響。
沒有記錄「六四」天安門事件,這是筆者意料中的事情,但是,十分出乎筆者意料的是:在這本三十年的「紀年史」中,竟然也沒有記錄,這個讓中國四代領導人最引以為傲的「長江三峽工程」。
鄧小平一生的兩大錯事
從表面上看,三峽工程和「六四」天安門事件,是兩件沒有關係的事件。是李銳先生,第一個把三峽工程和「六四」天安門事件聯繫在一起。李銳先生說:鄧小平一生幹過兩件大錯事,一是「六四」天安門事件,一是三峽工程。
一九八二年,鄧小平給三峽工程開了綠燈,表態說:我贊成(三峽工程的)低壩方案,看準了就不要動搖。一九八四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成立三峽工程領導小組,由李鵬出任組長;這也是中共的老一輩,準備把政治權力轉交給下一代的一個開端,也是利益集團利用權力豪奪經濟利益的一個開始。
一九八四年國,務院原則批准了三峽工程。但是這個決策遭到海內外的強烈反對,特別是全國政協委員的強烈反對,因而發生了眾多政協委員大鬧政協大會的事件!雖然,反對的最主要理由是三峽工程沒有經過工程可行性論證,還只是在科學技術層面上挑戰中央決策,但是其核心是希望中國走上民主、科學決策的道路。
這畢竟是對共產黨絕對領導的第一次挑戰,這一點,鄧小平看得很清楚。在一九八六年,趙紫陽視察三峽地區回來後向鄧小平匯報時,表現出擔心三峽工程,可能在全國人大投票時無法得到多數票的憂慮。鄧小平一語道破:三峽工程決策是政治問題,上三峽工程會有問題,不上三峽工程問題更大!
一九八六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進行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這是中國自一九五八年大躍進之後,第一次重新引進工程可行性論證機制,也是作為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重視、尊重科學」的具體表現。這不是鄧小平思維的轉變,而是出於黃河三門峽工程失敗的教訓,鄧小平不想一人承擔錯誤決策的罪名。
知識份子在三峽工程上的叫號
從一九八二年到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這段期間中,三峽工程反對派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在三峽工程決策上向鄧小平的獨斷專行叫號。這段時間他們組織考察,在報刊雜誌上發表文章,出版書籍。
三峽工程反對派包括了社會最廣泛的階層:有科學工程技術人員、文藝工作者、作家、退居二線黨政領導人、學生、工人、農民和一般的市民。三峽工程反對派,希望共產黨能良性地走上民主決策的道路,他們中間的大多數也不是以反對派的身份出現,而是以「緩建派」的身份出現。
一九八九年二月二十八日,戴晴女士主編的《長江,長江》一書正式出版,並在北京召開發布會。政治評論家吳國光為《長江,長江》撰寫序言:稱中國知識界在三峽問題上的發言,可以說是重大的歷史性行動,它好比是向傳統政治體制及其權威扔下一隻白手套,意味著:叫號,也就是挑戰:你對民族負責嗎?
利用六四打壓三峽工程反對派
不久,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學生、市民向鄧小平發出了更響亮的叫號。學生的請願活動,使得原計畫的三峽大壩工程可行性報告成果匯報大會流產,報告未能如期在此時上報國務院。
當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學生,被軍人坦克趕回校園之後,中共於一九八九年七月十四日,以「天安門動亂」幕後黑手之名,將《長江,長江》一書的主編戴晴女士抓入了秦城監獄!並以株連九族的方法,通過鎮壓「六四」民運,打壓三峽工程反對派。
彙集了三峽工程反對派意見的《長江,長江》,被指「為動亂與暴亂作輿論準備」而被列為禁書,從書店與圖書館撤下,並被焚燒銷毀!《長江,長江》書中文章的作者以及被採訪者,要在政治上接受審查!
自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至一九九八年長江洪水期間,中國媒體只發布過一篇反對三峽工程的文章,這是錢偉長寫的,《從海灣戰爭看三峽工程》。事發後,錢偉長專程到三峽壩址道歉!
三峽工程成為黨內鬥爭分水嶺
一九八九年七月二十二日,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把長江三峽壩址作為上任後,第一個出訪視察目的地。當月二十五日回京立即前往醫院看望李鵬,談及視察長江的印象,認為必須讓三峽工程上馬。至此,三峽工程便成為中共黨內鬥爭、站隊劃線的分水嶺。
胡耀邦、趙紫陽在下臺之後,都表示在位時對三峽工程的保留態度,面對鄧小平對三峽工程的支持,他們的辦法只是拖,推遲三峽工程的決策。
一九九二年二月二十日至二十一日,江澤民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作出建設三峽工程的決策。但是政治局常委會,對於三峽工程是否能在全國人大獲得半數通過,仍然沒有把握。江澤民自告奮勇地要到兩會的黨員幹部會議上,去做動員報告。
三月十八日,江澤民在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會議期間,舉行「兩會」黨員負責幹部大會,針對三峽工程講了兩個多小時。江澤民說:黨中央和他都對三峽工程投了贊成票,要求「兩會」黨員代表以及委員,同黨中央在思想、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支持三峽工程。興建長江三峽大壩工程,是中國共產黨第三代領導人,立志實現毛澤東「高峽出平湖」的宏願。
一九九二年四月三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了三峽工程,贊成票一千七百六十七票,反對、棄權和未按表決器的一共八百六十六票,贊成票佔三分之二,這和全國人大中中國共產黨黨員代表比例基本一致。這是用黨的決定和黨的紀律,左右全國人大的決策。
三峽水庫蓄水後問題浮現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八日,三峽工程實現大江截流,當時的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和當時的總理李鵬,率領中央到地方的高官到場祝賀,聲勢浩大。
二OO三年六月三峽水庫開始正式蓄水。三峽水庫蓄水之後,長江三峽工程的問題逐漸浮現出來...。
經常被問及的問題是:長江三峽工程,是否會成為第二個黃河三門峽工程?
筆者的回答是:黃河三門峽工程的歸宿是立斬,長江三峽工程的結局不是立斬而是凌遲:慢慢地死,長期地受罪...。
第一個問題是:在三峽水庫上游建設水庫大壩,並不能解決三峽工程的淤積問題。第二個問題是:到二OO九年,滑坡和岩崩的地質災害點,已升至九千三百二十四處,而且災害點的增加將持續百年!
而最令人擔憂的是:如果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和岩崩在三峽庫區同時出現,就會像四川大地震時一樣,如果大震發生,災害後果將超過五.一二大地震!
現在上天在凌遲三峽工程,中國人將長期受其害,這凌遲之痛苦能夠忘記嗎?
(本文來自《爭鳴》爭鳴7月號 —— 「六四」和三峽工程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