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紐約"彼岸"雜誌總編輯宣樹諍先生在拙作"中國--一個普通家庭的故事"序言中所說,上了年紀的人往往對看虛構小說的興趣日淡,反而對寫實回憶錄興趣日增。近年來,我也很少看小說,除非是有名的或得獎的看了幾本。寒先生的這本"還鄉"卻令我愛不釋手,看到半夜,原因是它讓我尋回了很多遙遠的記憶,也讓我知道很多不知道的事情。儘管寒先生在"後語"裡說,希望讀者不要將它看成是自傳或自傳體小說,但我深信,如果沒有親身經歷過是絕對無法寫得如此真實的。
這本大作就是寒先生的"狂飆年代三部曲之一:"還鄉"",故事大意是:1947年初,主人翁"詮仔"七八歲時全家第一次從泰國回鄉,國共兩黨鄉親共處一堂,談笑風生。第二次回鄉,是1951年冬,全家從縣城被民兵押回鄉下鬥地主,娘親(伯母兼養母)自縊身亡。"詮仔"生父原是國民黨軍醫,"解放"時被中共接收,派往朝鮮戰場,停戰後分配到廣州某醫學院當講師,將"詮仔"接出廣州讀書。可惜好景不長,1956年"肅反"被寃枉成國民黨特務判刑,"詮仔"及母親被趕出校園。為求生存也為自己及兒子的前途,任職護士的母親不得不改嫁一個北方土共,當時的市衛生局長。第三次返鄉,是1957年他隨同學去原來居住的大學校園裡看大字報,看到許多向共產黨提的意見,其中有些要求平反寃假錯案,他想起了自己受冤屈的父親,一時衝動,給毛澤東和周恩來寫了兩封申訴信,為父親喊寃。誰知這兩封信被轉回學校,至使他當年高中畢業被取消畢業資格,送回原籍監督勞動。其母為了兒子的前途,費盡心思請求後夫通過他在縣教育局當局長的共黨"戰友"走後門將"詮仔"的戶口遷回廣州,搞到各種證明文件讓他考大學。結果也考上了,但卻終日提心吊膽,生怕被人查出。第四次回鄉,是1961年 "三年困難時期"接到家鄉電報,趕回鄉下見即將餓死的祖母最後一面。當時,連本是魚米之鄉的珠三角農村,都餓孚遍野、慘不忍睹。祖母過世後,"詮仔"感到十分孤單,既沒有爹,也沒有娘。父親不知道被送到何處"勞改"?母親又改嫁一個他根本瞧不起的土共,從此母子疏離。大學期間,"詮仔"一方面小心翼翼,生怕再次被剝奪畢業資格;一方面又放縱自己,跟香港學生黑市炒賣、學跳舞、因而認識了校花劉小姐。兩個自視清高的人經過很多曲折終於走到了一起,他這才知道劉小姐被上司歌舞團長,另一個土共霸佔的不幸遭遇。劉不甘受辱正在辦離婚,趁這個團長帶團去北京演出的機會,約"詮仔"雙宿雙飛到鼎湖山共渡了三天"婚姻 "生活,在雙方的人生中留下了最美好的回憶。可是,樂極生悲,從鼎湖山回來後,接獲勞改場一紙通知,父親已經死亡,既無遺骸也無骨灰,遺物只有一把牙刷。畢業分配時,"詮仔"再次遇到麻煩,被批判資產階級思想,幾乎再次重演悲劇。為表示"積極上進",他表決心要求分配到邊疆,以便"重新做人",卻出人意料地被分回原籍。於是,有了1962年第五次回鄉,故事就在這次回鄉中結束。至於他回鄉以後,將會遇到什麼?將會發生什麼?我們只有等待寒先生三部曲的第二部問世了,我作為一個讀者翹首以待。
依筆者淺見,這本書最大的優點也是最成功的地方是不容置疑的真實感,它所敘述的故事,無論你是否同時代同經歷,都會感到十分可信和親切。比如說,五十年代初,筆者只有六七歲,有一天放學回家,看見走廊上站著一個揹槍的民兵,從鄉下來廣州抓我外婆回鄉鬥地主,印象十分深刻,所以看到書中類似的情境,深有同感。關於抗戰勝利到大陸"解放",國共兩黨之間的分分合合,明爭暗鬥到解放軍入城睡在路邊的情景......,書中也寫得十分逼真,我雖然沒有經歷過,但也彷彿身歷其境。至於共黨掌權後"肅反鎮反"濫殺無辜的恐怖情景,作品通過幾個家庭的遭遇,真實地重現了那段血腥的歷史。除了上面提到的主人翁"詮仔"的生父,以為自己一生中"只有救人,沒有殺人,總不會有罪吧?"又以為"只要有人,就需要醫生",況且被接收後主動報名去朝鮮戰場效力,總算有點小功勞吧!誰知蒙寃入獄,枉死勞改場。被冤屈後,家屬不斷上訴,不但毫無結果,兒子反被開除學籍。直至"同案犯"之弟在海外學業有成,陪同西哈努克訪京,向周恩來面陳其兄之冤案,得以平反,惠及"詮仔"生父時,他早慘死,得來一張令人哭笑不得的錯判"糾正書"......。另一家周姓鄉親,在南京中等法院當推事,解放前夕回鄉任教,曾勸說過同學國民黨縣長棄械投降,還以為自己"有功",不料"解放"沒多久,"肅反鎮反"就和這個當縣長的同學一起被槍斃了,留下孤兒寡婦受盡了苦難,青春美麗的女兒幾乎被土改民兵姦污,為求擺脫色魔,迫不得已嫁給一個大齡的土共駐軍團長。袤袤大陸,像這樣的悲慘故事不知凡幾!
時至今日,回過頭來看上世紀四十年代末那場改朝換代,再看看新朝治下六十年的斑斑劣績,相信很多人會認同這是一場中華民族反智的悲劇,我個人則越來越感到不過是一群以毛澤東為首的土匪,打著"革命"的旗號,遇上千載難逢內憂外患的亂局,誤打誤撞僥倖得手的荒誕故事(放在其他年代或放在其他國家都不可能發生,更不可能成功)。可是這場天翻地覆的巨變,卻引來了無數的人間慘劇!社會的巨變除了導致上面所說的許多慘死的寃魂之外,最大的表徵莫過於女性不幸的婚姻,對此,筆者有很深的體會。拙作"中國--......"就詳細描述了我表姐和妹妹的婚姻悲劇。這些婚姻悲劇是社會巨變的副產品,它發生在中國大陸的每個角落。 "還鄉"裡面也很自然的出現了若干對悲劇婚姻:"詮仔"生母無奈求生的離婚改嫁、周小姐被逼得走投無路時的慌不擇路、劉小姐半虛榮半被迫的委身求全......都寫得十分的動情和淒楚。政治大風暴捲起生活的漩渦,沉溺其下的就是時代的不幸者,其中弱女子的遭遇尤令人慨嘆。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同樣,青春對於每個人也只有一次,書中描述的這些女性,其精神和肉體飽受摧殘給她們帶來的不幸不亞於被奪去生命的男人。
寒先生是大學中文系科班出身,又比我年長,而我不過是半路出家的工科生後輩,本來沒有什麼資格寫書評,但若以讀者的身份談談讀後感,我又覺得義不容辭,因為我希望每一本好書都應該擁有最廣泛的讀者。我覺得"還鄉"這本小說的故事情節和時代背景絲絲入扣,非常真實自然,看不出任何虛構的痕跡,人物之間的關係也鋪陳合理,使人覺得彷彿在讀一本寫實回憶錄;作者使用穿插回憶的倒敘手法,卻不像有些現代派印象派那樣天馬行空,大幅度大範圍的時空倒置,因此看來更似平鋪直敘,既打破了後者的沉悶感,又避免了前者誇張的動感,讀來引人入勝。作品的文字非常簡樸平實,沒有半點矯揉造作,令讀者看得很舒服;作者還採用了一個新的手法,就是在對話中大量使用粵語加註普通話,既可以讓作品處處洋溢濃郁的嶺南風味,生動活潑的方言又恰如其分地表現了人物的性格,又可以讓全體中國人都看得懂,雖然有些麻煩,但看來還是很成功的,起碼讓我這個廣州人讀來感到十分親切,相信其他讀者會有同感。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再偉大的文學作品也有不足之處,況且,文學作品和其他藝術一樣,都是見仁見智的,只有用心地去閱讀過欣賞過才能體會到每一件藝術品的價值。
看寒先生的"狂飆年代三部曲之一:"還鄉",不禁讓我想起五六十年代在廣州讀中學的時候看中共官方"廣東省作家協會主席",去過延安的老共歐陽山名噪一時的"一代風流"長篇系列小說。看第一卷"三家巷"寫上世紀二十年代廣州一條小巷裡資產階級、地主階級和工人階級三家人不同的政治取向及他們子女之間的愛情故事,寫(人造)美男周炳和美女區桃,有很濃郁的嶺南風味,很吸引我們這種入世不深的少年學生。可是看到第二卷寫毛澤東式農村鬥爭"苦鬥",就很乏味了。當時雖然年少,但已隱約感到作者用長篇巨製來展現歷史宏圖的企圖,侷限於共產黨的文藝政策和作者本身的能力而並未能實現,可能是志大才疏,力有不逮,也可能是頭上戴著"文藝為政治服務"的緊箍咒而無從發揮,總之給人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現在回想起來,不過是馬屁文學而已。據說文化大革命後八十年代,這位"老革命文學家"被"解放"後,還堅持寫完後三卷,相信再沒有多少讀者願意去讀這種黨八股文學了。那時我已離開大陸,連書名都不知道,即使知道,也絕不會再花時間看這些無聊的書了。寒先生的"狂飆年代三部曲"則不同,雖然只出了第一部"還鄉",但是已經在讀者面前打開了廣東歷史畫卷真實而又多彩的一頁,吸引著讀者欲觀全貌的興趣。如果有一天寒先生的"狂飆年代三部曲"能讓大陸廣大讀者有緣讀到,那才是新時代的"一代風流三部曲",那才是真正的整整一個時代廣東社會的真實記錄!當年歐某雄心勃勃的"巨著"轉眼之間成了歷史的垃圾,而當年被共產黨視為賤民的文學青年,卻能給歴史留下時代不朽的畫卷,看起來很諷刺,但卻是歷史的必然。
(註:寒山碧先生現任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組主席)
(寫於09年5月12日-14日,香港)
(www.davidyung.blogspot.com)
(首刋於"開放"雜誌09年7月號,刋出時有刪節,此處是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