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公交燃燒致重大傷亡的事件,目前還未有定性,從當初的"自燃",變成了可能的人為縱火,在未有定論之前,空調公交卻突然成了一個問題.
報導說,沉陽緊急召開會議,準備取消空調車,將900餘輛雙燃料公交車年底前將改為汽油車.可見,在瀋陽官方看來,坐空調車還是非空調車,坐汽油公交車還是雙燃料公交車,成了要命和不要命之舉.該做法也給了我們極大的想像空間:如果成都出事公交不是空調車... ...
在我看來,空調公交車或雙燃料公交能夠上街行駛拉人載客,應該有著基本的生產標準和規範,在這些標準和規範中,除了考慮乘客的舒適度,應該也考慮了乘客的生命安全吧.沒有報導顯示成都出事的這輛公交車是非法車型或者三無產品,從而導致重大悲劇,而反倒讓人看出,其裝載百餘人的事實,讓人覺得才是災難根源.
空調車是個問題,還是裝載100人的空調車是個問題?相信答案不言自明.大城市公交,從來就沒有一個超載與否的概念,裝得下"就成了唯一標準,這樣密度的人群,在慌亂之中,還有誰能去揮動救生錘,並且進行有序的撤離?有可比性的是,與成都公交燃燒的同一天,湖北黃岡也發生了一起公交車自燃事件,不過後者卻是無人傷亡.據目擊者稱,該車自燃後,因乘客不多,迅速進行了撤離.
大不同的結局,根源在於城市公共資源的缺乏.以我居住的武漢為例,每天上下班的高峰期公交車擠進上百人已成常態.坐公交,從來就不是政府口中的舒適問題,也不是乘客聞汗臭被性騷擾的問題,而是回不回得了家趕不趕得上班的問題.成都事件,不過是公共交通資源缺乏,演變成極至的"要不要命"的問題.
重大傷亡造成的輿論焦灼,已經將事故發生的本源,變成了對空調車的否定,對雙燃料車的否定,兩者也被沉陽信口開河地進行了"處決.
各地政府口中的"鼓勵市民乘坐公交"何嘗不是一種信口開河式的執政呢?今天這座城市說,發展雙燃料汽車有利於城市環保;明天那座城市說,推動空調公交普及... ...這些信口開河的執政理念後面,從來就沒有著大力發展公共交通的實質行動,公交站場一再讓路於地產開發,公交票價年年鬧著漲價... ...市政設施的建設和發展,最終是一場斤斤計較的生意,變成一則只規劃不開工或不峻工的口頭承諾.
如此這般,悲劇何能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