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館5月11日展示出越王勾踐劍。這把「天下第一劍」歷經兩千年鋒利不鏽,但如何到了楚墓中?到底是楚國戰利品還是楚昭王妃子的陪嫁品?成為千古之謎。
歷經兩千年鋒利不鏽
據紅網5月11日報導,1965年12月某天傍晚,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正在緊張挖掘之中。當考古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將墓主人的內棺打開,赫然發現在內棺屍首骨架的左側,有一把裝在漆木劍鞘內的青銅劍。
當考古人員將劍從劍鞘中抽出的一瞬間,伴隨著一道亮眼的寒光,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而一名開採隊員一不留神就將手指割破,血流不止。有人再用16層白紙試其鋒芒,稍一用力便將紙全部劃破。
這 把令人炫目的青銅劍長55.7厘米、柄長8.4厘米、劍寬4.6厘米。劍首外翻捲作圓箍形,內鑄有極其精細的11道同心圓圈,圓箍最細的地方猶如一根頭髮 絲。劍格向外凸出,正面鑲有藍色玻璃,後面鑲有綠松石,即便在黑暗中也散發出幽幽的寒光。劍身上還縱橫交錯著神秘美麗的黑色菱形花紋,精美異常。
最令專家們興奮的是,劍格也就是護手處有兩行鳥篆銘文。銘文共八個字,當時在現場的專家僅解讀出其中六字,它們是「越王自作用劍」。
湖北省博物館常務副館長萬全文介紹說,「而中間代表人名的兩個字,是後來經中國古文字研究專家反覆推斷,才破譯出他正是中國歷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越王‘勾踐’」。
越王勾踐劍可能是陪嫁品
越王勾踐劍如何到了楚墓中,這個謎底至今沒有揭穿。萬全文推測說:「楚國和吳越曾戰事頻繁,楚國曾俘虜了越王勾踐,很有可能當時的楚王將此劍以戰利品賞給了臣子。」
而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從墓中出土的竹簡顯示,墓主人很可能是楚懷王時的大貴族邵滑,而越王勾踐是作為陪嫁品流入楚國的。
根據記載,楚越兩國的關係自越王允常時期開始就很親密,兩國曾一度互為盟友,楚昭王還曾娶越王勾踐的女兒為妃,生下了楚惠王。因此勾踐這把珍貴的青銅劍有可能是作為女兒出嫁時的陪嫁品流入楚國,楚王后又把這柄劍賜給了邵滑。邵滑死後,這柄劍就殉葬於墓中。
三大原因確保寶劍不鏽
越王勾踐劍穿越兩千多年,卻絲毫不見鏽斑。它千年不鏽的原因是什麼呢?專家們認為,這主要是這把劍埋藏的環境條件所致。
萬全文介紹說,越王勾踐劍的含銅量約為80%-83%、含錫量約為16%-17%,另外還有少量的鉛和鐵。作為青銅劍的主要成分銅,是一種不活潑的金屬,在日常條件下一般不容易發生鏽蝕。
其 次,越王勾踐劍所處的外部環境:墓葬深埋在數米的地下,一槨兩棺,層層相套,槨室四周用一種質地細密的白色黏土、考古學界稱之為白膏泥的填塞,其下部採用 的還是經過人工淘洗過的白膏泥,緻密性更好。加上墓坑上部經過夯實的填土等原因,使該墓的墓室幾乎成了一個密閉的空間,這麼多的密封層基本上隔絕了墓室與 外界之間的空氣交換。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在完全隔絕氧氣的條件下,即使在中性或微酸性的水中,鋼鐵都不會生鏽的。
再者,望山一號楚墓處在現代荊州附近的漳河二干渠上,地下水位較高,該墓的墓室曾經長期被地下水浸泡,地下水酸鹼性不大,基本上為中性,這從該墓出土的大量精美的漆木器保存情況較好而得到證實。地下水浸泡後,墓室內空氣的含量更少。
来源:大紀元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