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接12張請帖 請帖達1尺多高
秀山縣是一個土、苗、漢族聚集的地方,當地人婚喪嫁娶、生男育女等「過事務」的方式,是千百年來沿襲下來的傳統民俗。然而,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至今,「過事務」在當地卻演化成一場「公害」。
在秀山縣溶溪鎮中街擺水果攤的王松華談起「過事務」就直搖頭,他說:「昨天吃了一個喜酒送脫220元、一個壽酒送脫120元,今天一處搬新房子送脫100 元,明天又有三處……一直到月底,我天天都有酒喝。開年後,全家天天在外吃酒,家裡就沒開過火,每天吃三、四個酒很平常。農曆3月12日這天日子好,我送了8處人情,出脫1000多元。」
「我擺個水果攤收入還不夠吃酒!」王松華翻起賬本說:「3月送出去4000多元,4月才過一半就送出去3000多元,今年正月到現在我送出去1萬多。去年過事務我送出去2萬多塊錢,今年這樣下去怕四、五萬都不夠。」
另一位開副食店的冉女士從抽屜裡翻出一摞請帖,足有一尺多高,這是她今年以來收到的請帖,共有156張,花去禮金24000多元。她說:「一看到下請帖的我就心慌!現在已沒錢進貨,差7萬多元的貨款了。」
據悉,該鎮一位開皮鞋店的張洪慶曾創下一天之內接12張帖的記錄,他扳著手指數著:「農曆正月吃了32臺酒,2月吃了24臺酒,3月吃了53臺酒,光3月的禮金就是6000多元。5月還沒到,就已經有10多張請帖了!」
如今,溶溪鎮居民每月禮金支出在三、四千元佔大多數,形成了借錢「過事務」的風氣。
「過事務」名目煩雜 巧立名目「過假事務」
據瞭解,當地「過事務」名目煩雜,老百姓戲稱「過事務」的花樣比過去的苛捐雜稅還多!
當地在過去過生有壽酒,結婚有喜酒,老人去世喝喪酒,娃兒滿月喝月米酒,建新房喝新居慶典酒等等。而近幾年「過事務」的名目可謂五花八門、無奇不有:孩子考上大學要喝「登科酒」,沒考上也要喝「安慰酒」;父母過生要喝「壽延酒」,死了多年就喝「祭日酒」;生頭胎要喝酒,生二胎要喝酒,生三胎還要喝酒;結第一次婚要「過事務」,二婚要「過事務」,三婚還是要「過事務」;買了房子要「過事務」,兩樓一底的房子加一層樓要「過事務」,房子外牆貼上一層瓷磚要「過事務」,把門面的木門換成卷閘門也要「過事務」……
不過,讓人們更氣憤的是「過假事務」:家裡老人明明才五十六、七歲卻偏要辦「甲子酒」,有人戲稱「這是把爹媽拿來早產」。沒錢買房,就借租別人的房子來「過事務」——一擺夜市的小販,去年在縣城買了套房,已有四家人來借她的房子來「過事務」 了。還有的,乾脆說在主城、江蘇、浙江買了房,反正大家也沒辦法去核實。
秀山縣城流傳著這樣一個笑談:平凱鎮有個單身漢,爹媽死得早,修不起房子也結不起婚,每天光是送出去,沒有收回來,可巧他養的母豬下了14個崽(一般母豬下12個崽就算多產),他也藉此請親朋好友「過事務」,以減少損失。
人們奔波於「過事務」 忙翻酒樓飯店
如今,在溶溪鎮已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人們想的就是今天該到哪裡「過事務」,明天又該到哪裡,如何想辦法「過事務」找錢,生活已雜亂無章,由於人們已無錢消費,致使當地經濟受到嚴重影響,生意越來越難做。
然而,與「過事務」相關的如酒樓飯店、賣鞭炮的、印請柬的、出租灶具、餐桌等行業,卻出現畸形的繁榮。秀山縣城的酒樓飯店門庭若市,有的酒樓一天接待三四個宴席;溶溪鎮佳麗影樓每天都有兩三家人來印請帖,一月要印6000張以上,而小小的溶溪鎮這樣的影樓有七八家;生意最火的是出租餐桌、灶具的,溶溪鎮有 10家,家家樂超市女老闆說,她認識專門出租餐桌、灶具兼賣鞭炮的肖老闆,年收入少說也有10多萬。
張貼大字報聲討過事務 盼淳樸民風回歸
溶溪鎮的人們奔波於過事務已筋疲力盡,有人在街巷貼上了聲討過事務的「大字報」,標題是《朋友,你還要臉嗎?!》,稱:「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你把請帖下,有時橫下一條心,老子不去了,但我是要臉之人,別人不要臉我能不要臉嗎……」
據悉,一位刑滿釋放的人由於他「過事務」時沒一個人來,別人「過事務」都要請他,於是想出「回執卡」一招,此招已在人們當中流傳。
溶溪鎮家家樂超市女老闆家裡有一沓「回執卡」,遇到不該去的事務,就給送請帖的人一張,上書:本人只參加婚慶嫁女、過世老人的慶典,新居落成要註明詳細地址,恕不參加其他宴請!
秀山縣與湘西交界,自古以來民風淳樸,人情醇美,以前村民吃「月米酒」,娘家人挑著兩個籮筐來,籮筐裡裝著穀子,穀子裡埋著20個雞蛋,或是挑著嬰兒衣服和背小孩的背兜來。如今人們都在企盼著這種淳樸的民風和人情的回歸。
来源:據《重慶晚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