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曉明:公布調查結果 公祭遇難學生(圖)

政府應該發布有關震區每一所校舍垮塌學校 建築質量調查報告並公祭遇難學生

作者:艾曉明 發表:2009-04-25 04:0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艾曉明

今年4月14日,國新辦發表《國家人權行動計畫(2009-2010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後重建中的人權保障,成為其中的重要內容。這一行動包括"高質量地恢復、重建中小學校"以及"尊重遇難者,對地震中遇難和失蹤人員登記造冊並予以公布。"

我對國家人權行動中這些莊嚴的承諾充滿期待,我認為,去年5·12大地震發生之後,面對大量校舍倒塌、成千上萬兒童遇難,國務院以及中央政府表現出高度重視。溫家寶總理在震區多次親臨垮塌學校,包括北川縣北川中學、都江堰新建小學、聚源中學、青川縣木魚中學等;對學校建築質量存在的問題,溫家寶總理是第一現場的目擊證人。也正因為如此,媒體向全國人民一而再、再而三地傳達出這樣的信息:第一、國家已經派出專家,對垮塌學校的建築質量進行調查;第二、對於倒塌校舍背後可能存在的質量問題,將從嚴查處,決不姑息;第三、會給社會一個滿意的交待。

5·12地震過去即將一週年,人們遺憾地看到,到目前為止,尚未有任何一份有關災區垮塌學校建築質量的專家調查報告得到公布;公眾不僅難以查詢到某一學校垮塌原因的詳細信息和鑑定結論,而且也不瞭解這一調查過程到底持續了多久、經過了怎樣的程序、是由哪些單位以及責任人實施的。

5·12地震中校舍倒塌,學生遇難,這場景慘絕人寰,是中華民族在2008年經歷的一場大悲劇,經由電視畫面的直播,令所有人刻骨銘心,至哀至痛。為提高全民的防災意識、為給災區校舍重建提供科學依據、為避免悲劇的重演,公布每一個垮塌學校的調查結果,至關重要;它是給所有遇難學生亡靈的一個交代,是對遇難學生家長內心創痛的紓解(甚至有可能預防如董玉飛、馮翔等家長不堪喪子之痛而自殺這類震亡次生災害),它更是一個警示:中國將切實杜絕、永遠杜絕校舍建設的豆腐渣工程。

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我鄭重要求,有關部門公布以下信息:

1.政府各部門一共派出了多少專家去災區調查垮塌校舍的建築質量?
2.這些專家來自哪些部門?例如,每所垮塌學校的專家組是由哪些部門、哪些專家組成的?
3.這些專家在具體工作的垮塌學校考察了幾天?全部調查過程為多少工作日?
4.調查結果是什麼?具體到每所垮塌學校,其導致垮塌的原因是什麼、與地震烈度、建築結構、質量是什麼關係?
提出這些問題的依據如下--

第一,據報導,地震開始後不久,國家和四川省等相關部門在全國範圍內組織了700多位專家,對震後的房屋損毀進行全面調查,其中對學校的垮塌調查被列為重中之重。建設部高層官員於5月28日探視了從災區回來的專家,聽取匯報後,為下一步工作做出部署:即將派遣的第二批專家主要任務是對倒塌房屋進行科學鑑定。到2008年9月4日,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主任馬宗晉院士在國新辦答記者問時說:建設部門專門派出了兩千多位專家到災區進行考察。僅建設部一個部門就派了這麼多專家去考察,可以說,這個調研工作有廣泛的專家參與的;那麼,作為公民,我們有權利要求政府,敦促這兩千多位專家,對他們所調研的每所學校其垮塌原因做出具體解釋。

第二,人們也看到,四川地方媒體數家報紙在2008年6月25日同一天登出了同樣內容的報導,標題為《地震是毀房罪魁倖存者應理性看未來》, 對於校舍垮塌的原因,這是一篇定調文章,代表了政府部門認同的結論性意見。然而,出席6月24日由成都市社科院召開的"地震災害與房屋建築安全"研討會的只有二十餘位專家,除去其中的地震學、法學專家外,建築學專家不足二十人。那麼,這二十人的意見足以代表建設部門派出的兩千多位專家嗎?他們的意見,能夠作為這次垮塌學校建築質量的結論性意見嗎?如果可以的話,他們的代表性是如何產生的、經歷了什麼樣的程序呢?

第三,就在這次關鍵性的研討會召開的一天之前,即6月23日,國家預防腐敗局局長馬駇還在新聞發布會上說:"一切結論要產生於調查研究之後。這次地震造成學校垮塌,原因是比較複雜的,但我想如果在調查中發現有些學校在設計或者施工當中存在著違法問題,一定會依法作出處理。對背後涉及到的貪污賄賂問題,我們也將嚴懲不貸。"如果四川方面明顯已有專家結論,為什麼沒有及時向中央政府主管部門匯報?而在之後9月4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主任馬宗晉院士就有關校舍垮塌對記者的回答依然是:"我們還在仔細地思考和調查這個問題。調查的目的,就是想要在重新建設學校,以及其他公益性的建築,應當提高我們對它的認識。"那也就是說,直到地震發生的三個多月之後,調查也並沒有結束。那麼,對每所學校垮塌教學樓的調查究竟是什麼時候結束的呢?一共持續了多久?所有的調查報告,打算何時公布於眾呢?

近期在艾未未先生發起的公民調查網上,我看到《中共北川羌族自治縣委、北川羌族自治縣人民政府信訪和群眾工作局關於遇難傷殘學生家長上訪反映問題的解答意見》,其中,就家長們提出的第二個問題"教學樓質量存在嚴重問題,要求進行鑑定",政府部門做出的解答是這樣的--

"5.12"汶川地震發生後,省政府書面邀請了清華大學建築工程設計院、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以及省內的一些權威部門,對地震災區的一些學校和其他重要設施進行了實地調查和研究,調查分析後的結論性意見是:這次"5.12"汶川特大地震,地震級別高,強度大,是造成學校受損和其他一些設施受損的主要和最重要的原因,地震災害帶來的實際破壞烈度普遍大於當時所有災區學校設防烈度的1到2度。根據專家測定,北川地震烈度高達11烈度強,超過了當時建築設防7度以上5度,破壞程度可想而知。

由於有些設施的地理位置不一樣,地震在不同地區的作用方式不一樣,一些學校、醫院和公共文化設施受損程度不一樣,但是科學研究部門和權威部門的結論意見是一致的:地震是造成這次災害,包括學校在內的公共服務設施、工礦企業等受損最主要的原因。為此,四川省建設廳已有明確規定,對"5.12"地震垮塌房屋一律不進行質量鑑定,只對未垮塌的房屋進行"可以使用"、"不能使用"、"加固使用"等鑑定。

看到最後兩行,我大吃一驚,冒出一身冷汗。在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央政府以及四川省政府官員對外發布消息時一致說,垮塌校舍的情況正在經歷調查;但從未對外發布說:"對‘5.12'地震垮塌房屋一律不進行質量鑑定,"那麼,這裡說的四川省建設廳的這一"不鑑定"的規定,是從什麼時候發布和實施的?它是否經過國務院、建設部、教育部、國家質檢總局、國家預防腐敗局等一系列上級主管部門的批准?具體來說,不鑑定意味著什麼?是指調查結束已有結論、還是不必調查、不做結論?如果調查已有結論,為什麼一直未向公眾公示,並接受公眾的討論和質詢呢?

值得注意的還有,上面說到的"一些權威部門",對地震災區的"一些學校和其他重要設施進行了實地調查和研究";我要問的是,僅僅對"一些學校"受損情況的調查,是否能說明所有學校受損情況和原因?換句話說,對"一些學校"建築質量的調查意見,如何能適用所有學校垮塌建築?

提出上述問題的原因還在於,地震部門目前已經公開了5·12大地震的烈度圖,而四川全省的垮塌學校分布,並非都集中在地震烈度最高的地區;更不必說,即使在垮塌學校內,同樣有屹立不倒的校舍。這表明,每棟教學樓倒塌原因是不一樣的,即使都和地震有關,也不能一概而論。僅以什邡市部分垮塌校舍的情況為例,根據《財經》記者報導:"此次地震中發生垮塌的紅白小學教學樓、鎣華仁和小學教學樓均為市教育局計財股自行找人設計;湔氐中學使用的是通用圖,具體哪一套圖紙不詳;由於上述教學樓均繫上世紀80年代及90年代初工程,教育系統為節約經費,均未作地質勘查。"

這裡的"未作地質勘察",任何一個略有建築學訓練的專業工作者都知道,後果何其嚴重。在完全不考慮地質條件的情況下建房,它與校舍倒塌的結果是什麼關係?它與進行了地質勘察的校舍建築,可以不加區別嗎?如果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混淆是非,災後重建如何確保實施《國家建築管理條例》之"第五條從事建設工程活動,必須嚴格執行基本建設程序,堅持先勘察、後設計、再施工的原則"?

需要再次強調的是:我希望公布每一所發生了教學樓垮塌(包括學生宿舍樓垮塌)的學校其建築質量調查報告。為什麼呢?讓我以前述北川縣縣委縣政府文件為例。在這份給遇難學生家長的解答裡,引述的答覆與家長所提問題明顯是有出入的--

答覆裡說的是:專家們對"地震災區的一些學校"的"調查分析結論性意見";但是,請注意,北川家長所要求的不是地震其他災區、不是這些地區的"一些學校 ",也不是其他任何學校,而是對北川中學垮塌教學樓進行質量鑑定。毋庸置疑,北川震害嚴重;由此可以推論,北川中學的垮塌教學樓,純粹是由地震引起,其中不存在任何有關建築材料和施工質量的問題;但是,假設與推測不能代替事實,也不等同於調查結果。惟有公開、公正和科學的調查研究,上述推測才能得到論證,形成有科學價值的結論,並且產生公信力。

然而,根據這份文件的回答,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裡可能隱藏著一個我不敢相信的、危險的、甚至是爆炸性的結論:北川中學的垮塌教學樓,沒有經過任何建築專家的質量鑑定!並且,根據四川省建設廳"不鑑定"的規定,它也不可能再得到質量鑑定!我接下來的一個推論是,建設部派出兩千專家到四川調查房屋倒塌,居然沒有一位專家去過北川中學做鑑定?!如果連北川中學這個造成了一千三百多學生遇難的特大校舍垮塌個案都沒有得到調研,專家們"地震是毀房罪魁"的結論,究竟是怎麼得出來的?

目睹北川中學垮塌悲劇,四川省教育廳副巡視員林強在去年的5月23日上書四川省委宣傳部及2008奧運火炬傳遞四川組委會,請求轉讓其火炬手及觀摩北京奧運會資格;在接受《南方週末》採訪時他說:"時至今日,我們還沒有積極對校舍倒塌進行系統分析和總結,還沒有積極對悲劇責任主動調查取證,更沒有積極對死難者家屬道歉"......"孩子們的亡靈需要一個說法,家長和整個社會期待一個說法。"

時間過去了整整11個月,5·12週年祭即將來臨。在《國家人權行動計畫(2009-2010年)》已經公布實施的今天,在垮塌校舍建築質量開始調查即將一週年之際,我想重申林強的觀點,真相比榮譽更珍貴。不久前,什邡市政府提出,將要在5月11日發起"地震寶寶抓週祈福活動",同時倡議成立"國際受災兒童紀念日"。響應這一倡議,並且,和這一倡議更為契合的活動應該是,在這一天,公布每一所有垮塌校舍學校的建築質量調查報告,並公祭遇難學生。

2009年4月23日

作者簡介:

艾曉明(1953年11月-) 中國廣州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現代文學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導師、婦女和公共問題學者。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

艾曉明是中山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教研室主任、婦女與社會性別研究中心副主任、人文教育重點項目"性別教育論壇"負責人、"婦女與社會性別譯叢"項目主持人,同時擔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理事、廣東省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會長。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新世紀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